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摘要】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预处理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镇痛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6年9月在我科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试验组给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2.5g/10cm2预处理,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以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对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疼痛值进行比较。结果:穿刺时及穿刺后的试验组无痛率分别为90%、9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穿刺成功率为96%,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有1例出现皮肤潮红,其余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预处理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中镇痛效果优于利多卡因对照组,其具有安全有效、使用简单方便等特点,在临床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分析咸阳市手足口病病原体构成特征的变迁,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2年咸阳市手足口病病例资料及咽拭子标本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送检手足口病病例咽拭子标本549份,检出肠道病毒(EV )阳性标本126份,阳性检出率为22.95%,其中 EV71阳性77份(占61.11%)、柯萨奇病毒 A组(CoxA)16型(CoxA16)阳性10份(占7.94%)、CoxA10阳性9份(占7.14%)、其他未分型 EV 阳性30份(占23.81%),未检出CoxA6阳性标本。不同病情病例EV71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高峰期及非高峰期送检标本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试剂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咸阳市2012年手足口病病原体以EV71型为主,首次检出CoxA10。重症病例EV71阳性检出率高于普通病例。在手足口病发病高峰期采样,可以提高EV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银杏提取物(EGb)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用D-半乳糖皮下注射制备衰老小鼠模型,同时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EGb治疗。六周后,用开阔行为试验检测小鼠在新异环境中的自发行为,用westernblot检测海马BDN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50mg/kg和100mg/kgEGb均可显著增加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在新异环境中的自发活动和探究行为(P〈0.05),抵御D-半乳糖对小鼠大脑学习记忆功能损伤作用(P〈0.05),并可显著提高衰老小鼠海马组织中BDNF的表达(P〈0.05)。结论EGb可显著提高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提示这种提高可能与上调其海马BDN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严重感染患者早期血D-乳酸水平的变化及其对发生感染性休克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49例严重感染患者分别于全身性感染、严重全身性感染和感染性休克3个阶段后第1天的血D哥L酸水平及16例同期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血D-乳酸水平。另外,通过比较非休克组和非直接休克组的血D-乳酸水平预测严重感染患者是否发生感染性休克。结果与对照组(1.70±0.59)mmol/L相比。全身性感染组(4.20±0.59)mmol/L、严重全身性感染组(4.52±2.16)mmol/L和感染性休克组(5.88±2.87)mmol/L的血D-乳酸水平显著升高(P〈0.01);同全身性感染组和严重全身性感染组相比,感染性休克组的血D-乳酸水平显著升高(P〈0.05)。严重感染患者早期血D-乳酸水平与其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和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无相关性(P〉0.05)。非直接发生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D-乳酸水平(5.57±2.37)mmol/L较未发生感染性休克患者(3.854-2.01)mmol/L显著升高(P〈0.01)。结论严重感染患者早期即存在血D-乳酸水平升高,但血D-乳酸水平的变化与感染的严重程度无关;血D吼酸水平可以作为预测感染性休克发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ICU脓毒症患者凝血相关参数的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收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京西院区ICU脓毒症患者100例,依据sepsis3.0标准分为脓毒症组50例和脓毒症休克组50例,监测入院24 h和72 h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记录患者入院时年龄、性别、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Ⅱ)评分、28 d生存情况等。比较脓毒症与脓毒症休克患者入院24 h和72 h凝血相关参数变化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凝血相关参数对脓毒症患者死亡的预测能力。结果 入院24 h、72 h,脓毒症组PLT、PCT高于脓毒症休克组,MPV、PT、APTT、TT均低于脓毒症休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24 h,APACHEⅡ≤22分组PLT、PCT高于APACHEⅡ> 22分组,MPV、PT、APTT、TT均低于APACHEⅡ> 22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氯胺酮对神经外科手术麻醉后痛觉缓解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在我院神经外科开颅手术的63例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观察组在缝皮时给予氯胺酮.记录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情况如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记录苏醒期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Ramsay镇静程度分级对患者进行镇静程度评价;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苏醒后疼痛水平进行评分.结果 观察组苏醒时间为(54.7±23.1)min,对照组苏醒时间为(55.8±27.3)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8.15%)与对照组(42.3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后15 min Ramsay分级(3.0±0.7)显著高于对照组(2.3±0.8)(P〈0.05);观察组苏醒后15 min、1 h 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可以明显缓解神经外科手术麻醉后的痛觉敏感,且不影响患者的拔管、苏醒时间,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7.
秦龙  李婷 《临床外科杂志》2020,28(6):557-559
目的探讨肝脏悬吊技术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 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肝脏悬吊技术组(LST组)30例和肠钳组(IC组)30例,比较两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肝脏副损伤及肝功能异常情况、淋巴结清扫数目及吻合口并发症等。结果 LST组和IC组病人手术时间分别为(240.0±9.0)分钟和(256.2±7.9)分钟,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2.2±14.9)ml和(98.0±12.6)ml,肝脏副损伤(包括肝破裂出血及肝包膜下血肿)分别为3.3%(1/30)和20.0%(6/30),肝功能异常分别为6.7%(2/30)和26.7%(8/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22.1±3.0)个和(20.8±3.1)个,吻合口瘘分别为6.7%(2/30)和3.3%(1/30),吻合口狭窄分别为3.3%(1/30)和10.0%(3/30),吻合口出血分别为3.3%(1/30)和6.7%(2/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中使用肝脏悬吊技术可以更好的显露手术视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降低反复暴露肝脏导致肝功能异常及肝脏副损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在小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恢复期时小肠上皮细胞中骨形成蛋白-4(BMP4)促进肠黏膜屏障功能恢复的机制。方法 28只6~8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采取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24只小鼠用于I/R操作,余下4只小鼠进行假手术(SO)操作。I/R后分别于6、12、24、48 h时随机抽取4只小鼠处死用于观察小鼠小肠黏膜的形态学变化并检测其空肠上皮细胞中BMP4 mRNA表达的变化,另外8只小鼠分配用于肠黏膜损伤恢复期(根据预实验结果,选择I/R后24 h时作为观察时间点)的实验观察。对I/R后恢复期即I/R后24 h时的小鼠腹腔内分别注射浓度为30 ng/(m L·kg)的重组人BMP4蛋白(I/R-24 h-BMP4组)和生理盐水(I/R-24 h-NS组),对不注射任何液体的小鼠作为对照组(I/R-24 h-空白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每组随机分配4只小鼠,然后检测各组小鼠空肠黏膜组织跨膜电阻抗(TER)的变化,同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小肠上皮细胞中BMP4蛋白、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ZO-1)、Notch信号通路蛋白(Notch1、Jagged1)及磷酸化Smad6蛋白(p-Smad6)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在小鼠小肠I/R后24 h时,小肠黏膜绒毛上皮层损伤明显减轻、水肿减轻、肠绒毛少部分断裂、脱落。与SO小鼠比较,I/R后6、12、24、48 h时空肠上皮细胞中BMP4 mRNA表达呈逐渐增高趋势。小鼠I/R损伤后恢复期即I/R后24 h时发现,给予外源性BMP4蛋白刺激后,I/R-24 h-BMP4组空肠黏膜组织中TER值、BMP4、occludin、ZO-1、Notch1、Jagged1、p-Smad6蛋白表达均较I/R-24 h-NS组和I/R-24 h-空白组升高。结论从本研究初步研究结果看,在小肠I/R损伤后恢复期,空肠黏膜屏障通透性增大、BMP4表达增加,其可能是通过激活Notch信号通路(Notch1、Jagged1)和Smad经典信号通路(p-Smad6)与促进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ZO-1)表达增加来促进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恢复,从而减轻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09.
近年随着国内外内镜技术及微创理念的不断发展,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逐步应用于外科手术中,是目前外科发展趋势中的创新技术,代表了目前最先进的手术理念与技术发展,已广泛应用于泌尿外科、心脏外科、胃肠外科等手术中。虽然在甲状腺外科的应用较晚,但机器人甲状腺手术结合了传统手术与腔镜手术的优势,不仅避免了患者颈部永久性瘢痕,还克服了腔镜手术的技术局限性,可提供放大的三维高清图像、稳定的手术视野及精细灵活的操作,越来越多的被外科医师及患者所接受。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手术尚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一定的挑战与障碍。本文现对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手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0.
纤维胆道镜治疗术后胆管残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后胆管残石的纤维胆道镜取石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89例术后胆管残石非手术治疗病例资料。结果89例均经过T管窦道行胆道镜取石治疗,其中82例胆道取石术后经影像检查肝内、外胆管无残石;5例肝右叶前支胆管少量泥沙样残石,经T管反复冲洗后恢复正常,2例肝右叶前支、后支胆管,左叶胆管膜状狭窄部内有残石胆道镜无法进入,经注入溶石剂后恢复正常。结论纤维胆道镜经T管窦道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是治疗残余结石的首选方法,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