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秦煜  余雨枫  陈旭  秦梦  谭蕾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2,(2):139-142,后插18,封3
目的 探讨中药熏药联合功能锻炼对促进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范围为建库至2021年3月.检索所有关于中药...  相似文献   
42.
异基因MHC Ⅰ修饰对骨髓细胞的免疫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异基因MHC Ⅰ修饰对骨镑细胞的免疫学特性的影响,探讨MHC Ⅰ类分子在诱导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由逆转录病毒载体pMSCV介导,将BALB/C小鼠的MHC Ⅰ类分子H—2D^d基因导入C57BL/6小鼠的骨骼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后基因的表达。MTT法检测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测定BALB/C小鼠NK细胞对H-2D^d修饰后C57BL/6小鼠骨髓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的C57BL/6小鼠骨髓细胞对BALB/C小鼠脾细胞的刺激强度或应答程度,与未转染和空载体病毒感染的C57BL/6小鼠骨髓细胞相比都显著减弱。BALB/C小鼠NK细胞对转染H-2D^d基因后的C57BL/6小鼠骨髓细胞的杀伤显著降低。结论:在骨髓移植中用受者MHC Ⅰ分子修饰供者骨髓细胞可能诱导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43.
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Schwann细胞的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建立应用于神经组织工程的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的 Schwann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 ,采用联合酶消化法对 SD乳鼠后根神经和股神经运动支的 Schwann细胞进行了培养 ,并经抗 S10 0荧光染色鉴定和双抗体夹心间接 Elisa法测量两种 Schwann细胞培养基中 NGF的表达。结果表明 ,两种培养细胞经荧光染色证明均为 Schwann细胞 ,细胞纯度均超过 95 % ,光镜观察未见形态学差异 ,但 NGF的表达量和表达模式均有显著性差别 (P<0 .0 5 )。提示 ,本实验方法可以获得高纯度的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的 Schwann细胞 ,两者的生物学功能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44.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大鼠胫骨骨折愈合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煜  吴岚晓  裴国献 《中国临床康复》2005,9(6):202-203,i009
背景:近期很多研究表明,神经系统的营养和支配对于骨发育和骨折愈合修复过程具有的作用。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骨折愈合及其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的随机对照实验。单位:一所军医大学医院的创伤骨科和血液科。材料:SD大鼠胫骨横行骨折髓内针内固定模型共16只,随机分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只。干预:术后实验组每隔1d皮下注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然后分别在第2,3,4,5周取动物胫骨进行结果观察。主要观察指标:两组骨折愈合情况大体比较、生物力学测试和电镜观察。结果:大体观察可见术后2周两组骨折均为结缔组织连接,可见明显的活动;3周时实验组已呈编织骨性愈合、而对照组仍有较明显的骨折端活动;4周两组均呈骨性愈合,但实验组的骨痂较小.成角畸形较小;5周时实验组骨折线已消失,骨折塑形好,对照组骨折端仍呈较大骨痂。大体测量骨折矢状面成角,在第3,4,5周实验组分别为(25.00&;#177;1.82)&;#176;.(24.75&;#177;2.50)&;#176;,(23.25&;#177;3.77)&;#176;,对照组分SU为(32.00&;#177;2.45)&;#176;.(33.00&;#177;5.72)&;#176;,(29.25&;#177;2.22)&;#176;(P&;lt;0.05)。生物力学测试中,各个阶段实验组抗折应力均优于对照组(P&;lt;0.05)。结论:早期、不间断的应用BDNF对骨折愈合修复过程中的各阶段均可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5.
背景近期很多研究表明,神经系统的营养和支配对于骨发育和骨折愈合修复过程具有的作用.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骨折愈合及其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的随机对照实验.单位一所军医大学医院的创伤骨科和血液科.材料SD大鼠胫骨横行骨折髓内针内固定模型共16只,随机分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只.干预术后实验组每隔1 d皮下注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然后分别在第2,3,4,5周取动物胫骨进行结果观察.主要观察指标两组骨折愈合情况大体比较、生物力学测试和电镜观察.结果大体观察可见术后2周两组骨折均为结缔组织连接,可见明显的活动;3周时实验组已呈编织骨性愈合,而对照组仍有较明显的骨折端活动;4周两组均呈骨性愈合,但实验组的骨痂较小,成角畸形较小;5周时实验组骨折线已消失,骨折塑形好,对照组骨折端仍呈较大骨痂.大体测量骨折矢状面成角,在第3,4,5周实验组分别为(25.00±1.82)°,(24.75±2.50)°,(23.25±3.77)°,对照组分别为(32.00±2.45)°,(33.00±5.72)°,(29.25±2.22)°(P<0.05).生物力学测试中,各个阶段实验组抗折应力均优于对照组(P<0 05).结论早期、不间断的应用BDNF对骨折愈合修复过程中的各阶段均可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缝线“8”字捆扎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 收集该院2017-01~2018-12收治2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2例获得完整随访。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膝关节稳定性、Lysholm膝关节评分、膝关节活动度。结果 22例患者术后获得12~20个月(平均14. 8个月)随访。所有患者未出现切口感染、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末次随访时X线显示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后抽屉试验阴性率(阴性21例,阳性Ⅰ度1例)较术前(均为阳性,Ⅰ度6例,Ⅱ度12例,Ⅲ度4例)明显提高(Z=6. 026,P 0. 001);末次随访时Lysholm膝关节评分为(87. 27±4. 88)分,较术前(35. 45±5. 52)分明显提高(t=32. 235,P 0. 001);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为(123. 55±3. 93)°,较术前(44. 64±6. 26)°明显增大(t=48. 951,P 0. 001)。结论 关节镜下缝线“8”字捆扎固定治疗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具有手术切口小、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以及近期临床疗效满意的优点。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总结直视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固定骶髂关节脱位的解剖学基础、生物力学稳定性以及初步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12具(24侧)福尔马林固定的尸体标本,测量骶骨翼上缘L_4、L_5神经根前支和闭孔神经至骶髂关节的距离。采用6具新鲜尸体骨盆标本建立骶髂关节脱位模型,比较本固定法与传统后路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和前路钢板固定的稳定性。同期采用本固定法手术治疗17例Tile C型骨折患者,随访疗效。结果①L_4、L_5神经根及闭孔神经分别距离骶髂关节(20.24±1.12)mm、(23.80±1.43)mm、(16.26±2.07)mm;②本固定方式与后路经皮骶髂关节螺钉的稳定性无显著性差异,但优于前路钢板固定;③临床治疗17例患者,平均随访2.2年,根据Matta功能评定标准,功能恢复均为优良。结论该固定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同时可避免神经损伤、临床效果好、操作简便,便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48.
进入九十年代,因特网(Internet)有了飞速发展,其最大优势在于交流。创伤骨科医生迫切需要获得快速、高效的信息,但因特网对于初学者来说会觉得无从下手,有所了解后面对过量信息又会感到束手无策。众多的创伤和矫形外科站点中大部分信息量较小,且多重复。不过专门的创伤和矫形外科因特网站点链接已经建立,其中OWL(Orthopedic Web Links,骨科网络导航,http://bone.yeah.net/)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站点链接。OWL由加拿大的一位外科医师于1995年发起,1998年建立了第一个创伤和矫形外科门户站点,现在已拥有超过3000个链接,由全世界大批矫形外科医师共同维护。OWL的目标是将创伤和矫形外科领域的信息资源进行一步到位的处理,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9.
雪旺细胞与周围神经组织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0.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促许旺细胞生长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索促进许旺细胞增殖的方法。方法 将原代大鼠许旺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通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及^3H-TdR渗入等方法,观察IGF-1对许旺细胞的作用。结果 IGF-1能使培养的许旺细胞增殖加快,提前进入平台期。许旺细胞的增殖与IGF-1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现量效关系,同时IGF-1的作用并不导致许旺细胞的肥大。结论 IGF-1对许旺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