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1篇
临床医学   1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生物衍生骨支架材料的体外细胞相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38,自引:18,他引:20  
目的 评价不同处理方法制备的生物衍生骨支架材料的细胞相容性。方法 将支架材料,即复合型完全脱蛋白骨(CFDB)、部分脱蛋白骨(PDPB)和部分脱钙骨(PDCB)与人胚骨膜来源的成骨细胞体外复合培养,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镜、流式细胞仪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观察支架材料的细胞相容性。结果 三种材料上皆有细胞附着生长,三种材料对细胞增殖影响大小为PDCB>PDPB>CFDB;三种材料对成骨细胞的细胞周期影响较小,未见异倍体细胞;三种材料对成骨细胞ALP活性的影响大小依次为PDCB>PDPB>CFDB。结论 CFDB、PDPB及PDCB无细胞毒性、无致瘤性,皆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以CFDB为最好。三种材料皆可用于骨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52.
洪瑛  高培  秦廷武 《护理学报》2009,16(3):49-51
目的 测试模拟手术中安置Maytleld头架固定头部,在标准固定位置(距离耳廓上缘2.5 cm)和固定磅数(60磅)时Mayileld头架固定颅骨的稳定性,从而为Mayfield头架固定系统在颈椎后路手术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模拟术中头部承受压力和术前、术中行手法牵拉复位两种情况,分别测定Mayileld头架在标准固定位置和固定磅数时,压缩,拉伸受力的情况,得出压缩/拉伸受力与位移的曲线以及最大位移时受力大小.结果 Mayfield头架固定系统在尸头上模拟手术中应用测得,在受力后移动3 mm状态下能承受的最大平均压力为63.71 N,最大平均拉伸力83.21 N.结论 在颈椎后路手术的体位摆放中,Maytleld头架在标准固定位置和固定磅数固定头部,去除头部重力(一般为35.28 N),完成颈椎后路手术的一般操作压力不超过28.43 N,即3 kg,牵引复位力量不超过47.93 N,即5 kg,都不会影响Mayileld头架固定头部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3.
转化人胚腱细胞在PLA和PLGA表面上的粘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为了定量研究转化人胚腱细胞在聚乳酸和聚乳酸与羟基乙酸共聚物85/15表面上的粘附特性,我们采用微管吸吮技术测定了单个THETC与PLA膜和PLGA85/15膜表面的粘附力学特性。结果显示,THETC与PLA膜和PLGA85/15膜表面的粘附率和粘附力明显大于膜表面裱衬牛血清白蛋白实验组,同时小于膜表面裱衬聚赖氨酸实验组,而且PLGA85/15膜更易于THETC粘附。表明BSA能抑制THETC在聚全  相似文献   
54.
组织工程学的医学伦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组织工程学研究与临床应用的医学伦理学问题。方法 从组织工程学研究的基本技术路线,包括种子细胞、人工材料、体内植入等方面阐述存在的伦理学问题及其对策。结果 异种与异体细胞和人工材料体内植入需要充分保护病人的知情权,保障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论 需尽快制定相关标准,完善政策法规。  相似文献   
55.
周期性机械牵张对离体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有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包括对离体成纤维细胞本身的影响 ,如对这些细胞的增殖、分化、细胞在载体上的排列等方面的影响 ;还包括对离体成纤维细胞某些功能的影响 ,这些功能涉及细胞对胞外基质、细胞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合成与分泌等。通过对上述诸方面的最近研究进行综述 ,认为特定的周期性机械牵张可以对成纤维细胞在植入体内前先进行体外活化 ,使其达到较好的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56.
组织工程肌腱保存过程中细胞存活率研究方法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组织工程肌腱保存过程中细胞存活率研究的方法. 方法采用碘化丙啶(PI)将第4代人成纤维细胞的死细胞染色,双苯并咪唑染料(Ho)染色活细胞后经适当波长紫外光激发,分别产生红色荧光和蓝色荧光,利用流式细胞仪区分活细胞和死亡细胞;将组织工程化肌腱种子细胞悬液4 ml(6.0×105个/ml)平分成两管,其中一管反复冻融,将细胞冻死;另一管不冻.再将两管细胞按不同比例混合,采用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研究其量效关系;并用荧光摄影,图像分析,即刻及2小时荧光标记到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结果荧光染色流式细胞分析可反映加入冻融死细胞比例与存活细胞的量效关系,即细胞存活率与未冻融细胞和冻融细胞比例分别成正、负相关,相关系数r=0.970(P<0.05);荧光摄影后图像分析也显示了同样的量效关系,r=0.982(P<0.05);荧光标记后2小时检测比即刻检测细胞存活率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荧光显微镜可直接观察组织工程化肌腱上的细胞. 结论 PI和Ho荧光染色后流式细胞仪分析及荧光摄影是组织工程肌腱保存过程中细胞存活率研究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57.
学术背景:肌腱损伤后传统的手术治疗虽然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但其功能重建结果往往不令人乐观。随着组织工程化肌腱的发展,利用组织工程技术修复肌腱缺损已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目的:对种子细胞、支架材料、工程化肌腱的构建以及动物实验的方法和检测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检索策略:由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EBSCO以及google scholar引擎中1990-02/2007-05关于组织工程化肌腱的文献,检索词"tissue engineering,engineered tissue,tissue-engineered tendon,scaffold,implantation in vivo,seed cells",检索词被分别组合进行检索,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1990-02/2007-05关于细胞和支架材料的文献,检索词"组织工程,工程化组织,种子细胞,支架,体内植入,组织工程化肌腱",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中文。纳入标准:重点选取与构建组织工程化肌腱以及体内植入修复肌腱缺损相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排除标准:关于配子、胚胎和组织工程化骨、血管等的文章。文献评价:①文献来源有RCT,循证医学系统综述、汇总分析、个例报道、经验交流。②共检索到214篇关于细胞和支架材料以及体内植入的文献,其中与本实验关系密切的文献14篇,间接相关45篇,最终纳入35篇符合标准的文献。资料综合:目前运用于组织工程化肌腱的种子细胞主要有间充质干细胞、胚胎干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多用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及二者的共聚物作为支架材料。在复合物的培养方面,提出细胞-支架材料复合物体外构建过程中引入动态的机械力牵拉,可使修复后的肌腱具有更好的生物力学强度。组织工程肌腱植入体内后的检测方法除大体观察和组织学检测外,其力学性能检测也是必要的,且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研究中。结论:组织工程化肌腱可以成为一种较好修复临床肌腱损伤的方法,但需要探索最适的种子细胞、支架材料、培养条件以及植入体内后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8.
大鼠运动力竭后中性粒细胞粘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多形核中性粒细胞模拟为一各向同性的均质粘弹性球形固体。利用球谐函数法求解大鼠运动力竭前后中性粒细胞在小变形条件下的蠕变问题。理论计算所得的大鼠运动力竭前后中性粒细胞表面位移响应与微管吸吮实验结果吻合较好。本文结果显示大鼠运动力竭后中性粒细胞弹性模量K1 、K2 和粘性系数 μ分别比运动前增加 118%,59%和 71%,提示力竭性运动对中性粒细胞粘弹性有明显影响。文章还对中性粒细胞蠕变问题的时效关系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59.
培养软骨、肌肉和骨蜡移植修复生长板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比较培养软骨、肌肉和骨蜡移植修复生长板缺损作用,证明实验动物模型的可靠性。方法 24只6周龄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手术造成右侧胫骨近端生长板内侧1/3-1/2缺损,未作处理的左侧胫骨为正常对照。分别将培养软骨、肌肉和骨蜡植入生长板缺损处,手术后第8周行双下肢X线摄片和组织学检查,观察胫骨近端发育及生长板缺损修复情况。结果 肌肉和骨蜡植入组胫骨发生明显内翻及短缩畸,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生长板缺损部位由大量致密新生骨充填。培养软骨植入组胫骨发育良好,明显优于肌肉和骨蜡植入组(P<0.01)。移植软骨再生修复生长板缺损,恢复其组织结构和生长功能。结论 在6周龄兔胫骨近端内侧生长板1/3-1/2缺损移植实验中,培养软骨可有效修复生长板缺损和防止胫骨畸形,而肌肉和骨蜡无此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60.
生物衍生组织工程骨植骨的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44,自引:17,他引:27  
目的 总结生物衍生组织工程骨用于骨科临床的初步结果。方法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月 ,用同种异体骨膜来源的成骨细胞 1× 10 6 / ml与生物衍生骨支架材料构建的组织工程骨 ,经体外培养 3~ 7天后 ,植入修复 5 2例各种类型的骨缺损 ,其中骨囊性病变 7例 ,陈旧性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 2 2例 ,新鲜粉碎性骨折伴骨缺损 15例 ,脊柱骨折后路植骨融合术 4例 ,牙槽骨植骨 3例 ,足跗中关节植骨融合 1例。植入组织工程骨总量为 349g,平均每例植入6 .7g。结果 术后全部病例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 10~ 2 8个月 ,平均随访 18.5个月。除 1例术后伤口乙级愈合外 ,5 1例均为甲级愈合。除 2例植骨延迟愈合外 ,其余 5 0例均在 3.0~ 4 .5个月内愈合。有 6例进行了 CD3、CD4、CD8及 ICAM- 1和 VCAM- 1检测 ,均未发现明显异常。结论 生物衍生组织工程骨具有良好的成骨能力 ,尚未发现明显排斥反应及其它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