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胃双重超声造影(DCEUS)联合血清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MIP-1)与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检测对胃癌术前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685例胃癌患者术前行胃镜和DCEUS检查并进行术前分期,同时运用ELISA法检测术前血清MIP-1与VCAM-1水平,根据术后病理分期,比较DCEUS与DCEUS联合MIP-1与VCAM-1检测对胃癌术前分期判断准确性。结果:DCEUS对胃癌T分期判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T1 93.10%(92.05%)、T2 67.47%(65.50%)、T3 78.62%(80.47%)、T4 91.41%(90.70%),总准确率为80.15%;对N分期判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N0 90.55%(80.99%)、N1 63.57%(73.87%)、N2 88.40%(92.50%)、N3 82.35%(73.68%),总准确率为82.92%;对M分期判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M0 99.29%(84.82%)、M1 71.48%(98.43%),总准确率为88.61%。血清MIP-1和VCAM-1水平与胃癌组织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病理分期均有关(均P0.05)。DCEUS联合MIP-1、VCAM-1检测对T分期判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T1 93.10%(92.05%)、T2 87.95%(94.19%)、T3 95.07%(92.33%)、T4 91.41%(90.70%),总准确率为92.41%;对N分期判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N0 98.43%(96.90%)、N1 89.15%(94.26%)、N2 95.22%(95.22%)、N3 92.65%(89.36%),总准确率为94.16%;对M分期判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M0 99.76%(97.68%)、M1 96.20%(99.61%),总准确率为98.39%。DCEUS联合MIP-1、VCAM-1检测对判断胃癌T、N、M分期的准确率均明显高于DCEUS(均P0.05)。结论:胃癌的病理分期与血清MIP-1和VCAM-1表达密切相关,DCEUS联合术前检测MIP-1和VCAM-1血清水平,有利于提高胃癌术前分期判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三仁汤加减治疗湿热内蕴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临床疗效。方法:104例湿热内蕴型F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联合乌灵胶囊,观察组患者给予三仁汤,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治疗结束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主要证候积分,同时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浆中胃动素和促胃液素的水平变化,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38%(47/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5%(37/52)(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主要证候(脘腹痞满、饮食减少、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腻、困倦及恶心呕吐)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中医主要证候积分显著下降(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胃动素和促胃液素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胃动素和促胃液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内,观察组复发率为4.26%(2/4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92%(7/37)(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三仁汤加减治疗湿热内蕴型FD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主要证候,同时提高胃动素和促胃液素的水平,降低FD的复发率,用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3.
国内1998~2007年手足口病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为数据源,对国内1998~2007年手足口病的文献年度变化、核心作者、机构分布、期刊分布、主题分布进行计量学分析.以了解我国手足口病的文献分布特点和研究现状,为相关学科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变应性鼻炎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机制及疗效.方法应用鼻中隔矫正术和(或)双下鼻甲黏膜部分切除术治疗变应性鼻炎(AR)200例,其中A组46例,行鼻中隔偏曲治疗;B组56例仅行双下甲黏膜部分切除术;C组98例用以上两法联合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年A、B、C组的显效率分别为76%(35/46)、73.2%(41/56)和77.6%(76/98).术后随访3年,3组的显效率分别为69.6%(32/46)、64.2%(36/56)和70.4%(69/98).结论 鼻中隔矫正术和(或)双下鼻甲黏膜部分切除术是治疗AR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5.
内镜下扩张治疗食管贲门狭窄86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院自1996年1月至2000年12月在内镜直视下,采用Savary-Gilliard扩张器,对86例食管、贲门部狭窄患者进行了138次扩张治疗,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86例中男63例,女23例,年龄5~82岁,平均(57.6±5.7)岁。食管癌术后50例,贲门癌术后15例,食管癌术后复发3例,贲门癌术后复发3例,晚期食管癌9例,贲门失弛缓症术后2例,腐蚀性食管炎2例,硬化剂治疗后瘢痕狭窄2例。86例患者均以吞咽困难为主诉,病程15 d ~10年。本组病例均经食管吞钡X…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枳术宽中胶囊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西药组40例采用莫沙比利5 mg,每日3次,口服;中药组40例采用枳术宽中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联合组40例采用枳术宽中胶囊联合莫沙比利联合治疗。三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三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三组有效率比较,联合组优于西药组、中药组。结论:枳术宽中胶囊联合莫沙比利可明显提高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7.
念珠菌性食管炎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色念珠菌是口腔中正常菌种,其生长受其他共生菌的制约.近年念珠菌性食管炎检出率较高,一般认为多在应用抗生素、激素状况下以及恶性肿瘤状况下发生.本文对我院2005年3月至2007年3月胃镜检查诊断的念珠菌性食管炎进行内镜及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8.
梗阻性黄疸中血清CA19-9升高的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梗阻性黄疸疾病血清CA19-9升高的临床意义。按病因分类,采用电化学发光法于入院时、解除梗阻二周内,检测血清CA19-9,并对恶性病因者三个月后随访复查。病因不同,血清CA19-9升高程度各异,依次为癌性病因>可能恶变的病因>良性病因。差异具显著性意义(P<0.01)。血清CA19-9的变化对梗阻性黄疸良、恶性鉴别及疗效考证、预后评估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肺显像评价肺血栓栓塞症(PTE)疗效的意义.方法:对67例PTE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1月、6月行肺血流灌注显像,比较治疗前后肺段改善的情况.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周与治疗后1月、6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月与治疗后6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溶栓或抗凝治疗越早疗效越好,溶栓窗口期在发病1月内,1月后的治疗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比较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应用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伴有HBV复制的失代偿肝硬化患者86例,随机分为3组,A组29例,拉米夫定100mg/d,B组31例,阿德福韦酯10mg/d,C组26例为对照。治疗12周、48周、96周分别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治疗24周、48周、96周,Child-Pugh评分分别为:A组8.6±1.1,6.3±0.6,6.6±0.8,6.3±0.7;B组8.8±0.7,6.4±0.9,6.1±0.9,6.1±0.7;C组9.0±1.1,8.5±1.1,9.1±1.1,9.0±1.0;血清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A组0,96.6%(28/29),93.1%(27/29),89.7%(26/29);B组0,67.7%(21/31),93.5%(29/31),100%(31/31)。C组0,3.8%(1/26),3.8%(1/26),0。结论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治疗HBV所致失代偿期肝硬化,可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降低Child-Pugh评分,长期服用安全、耐受性好,两者之间疗效无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