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深低温停循环(deep hypothermic circulatory arrest,DHCA)技术是新生儿、婴幼儿复杂心脏手术中常用的灌注技术,它不但为外科医师提供清晰无血的手术野、减少心房内插管,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停循环所造成的脑缺血损伤.  相似文献   
52.
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三种手术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7月至2002年9月,我院共收治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CAVSD)35例,分别采用一片法、二片法和简化一片法进行矫治。现将此3种手术方法的结果、利弊以及适应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3.
目的总结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pulmonary atresia with intact ventricular septum,PA/IVS)的个体化外科治疗策略和中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151例PA/IVS患儿的临床资料。将患儿分为两组:一期根治组26例,其中男17例、女9例,平均年龄(14.7±13.2)个月;分期手术组125例,其中男72例、女53例,平均年龄(6.4±6.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结果。结果全组术后随访1~11年,死亡18例,失访19例,1年、5年和1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0.2%、87.0%和85.2%。其中,一期根治组死亡2例,分期手术组初期手术后死亡12例,初期手术后已行终期手术的患儿死亡4例,三尖瓣Z值(P=0.013)和右室重度发育不良(P=0.025)是影响PA/IVS患儿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期手术最后完成终期手术58例,终期手术(含一期根治)占55.6%(84/151)。全组中期随访手术再干预共5例,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心功能分级仅2例为Ⅲ级,余均为Ⅰ~Ⅱ级。结论依据不同患儿右心室发育程度、就诊年龄以及有无冠状动脉畸形等制定个体化的外科治疗策略,可明显提高PA/IVS患儿的手术成功率,早期完成右室减压手术有利于提高双心室修补机会。  相似文献   
54.
婴儿大型室间隔缺损并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的早期手术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婴儿大型室间隔缺损(VSD)并发肺炎和呼吸衰竭早期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手术时机和适应证以及术中和术后处理。方法 1999年10月~2004年1月,我院收治大型VSD并发肺炎和呼吸衰竭29例婴儿,19例进行带机早期手术治疗,10例行内科保守治疗。结果 手术病例中,18例婴儿手术成功、脱离呼吸机出院,术后主要并发症有肺不张、气胸、气管再插管,无全身感染、肺动脉高压危象以及严重低心排病例;1例婴儿死于气管狭窄,病死率5.3%。内科保守治疗病例中,8例在治疗途中因心肺衰竭死亡,病死率80Uo;2例好转撤离呼吸机出院。结论 把握手术时机和适应证,防治术中和术后肺损伤,带机早期手术治疗可提高和改善大型VSD并发肺炎和呼吸衰竭婴儿治疗效果和预后。  相似文献   
55.
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的分期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PA/VSD)姑息手术方法选择、二期根治手术时机及方法.方法 2004年4月至2008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50例PA/VSD患儿进行二期根治手术.初期姑息手术体肺分流7例,其中改良Blaloek.Taussig分流术5例,中央分流术2例;流出道重建43例,其中心包补片扩大10例、心包管道4例和Gore-tex管道连接29例.手术间隔时间7-49(20±10)个月.二期手术体肺分流切断7例;所有患儿进行VSD修补、但补片开窗6例;心包加宽流出道和肺动脉成形42例,更换外管道8例;主肺侧支动脉(MAPCAS)单源化1例,结扎或心导管封堵4例,保持开放或旷置4例.结果 早期死亡2例,病死率4%;术后残余分流3例,残余梗阻3例,完全传导阻滞1例,手足徐动症1例,急性肾衰竭3例.随访3个月~4年,无死亡和并发症发生.结论 依据患儿肺动脉形态和临床状况个体化选择姑息手术方法.二期手术保证右心室流出道及肺动脉血流通畅、右室高压患儿VSD补片开窗以及对MAPCAS恰当处理,是降低PA/VSD分期手术病死率和并发症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6.
冠状动脉异常二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是一种少见的心血管畸形,发生率不到先天性心脏病的0.5%。它系指全部或部分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而不是主动脉根部发出,其中以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最常见,占90%,右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等其他类型更为罕见。我科收治左、右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各1例,现报告如下。[例1]患者,男,13岁。患儿于生后7个月因反复呼吸道感染并发心力衰竭而被诊断为“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长期服用地戈辛。13岁来我院检查,体检杂音不明显,心电图示左心房增大,STT无改变;X线胸片示C/T…  相似文献   
57.
目的为了探讨未成熟心肌保护的方法,研究低温、多次和单次灌注高钾晶体心脏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能量代谢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4只新西兰幼兔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低温组(Ⅰ组),多次灌注组(Ⅱ组):多次高钾晶体心脏停搏液灌注和单次灌注组(Ⅲ组):单次高钾晶体心脏停搏液灌注。建立离体工作心模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分光光度法检测未成熟心肌缺血前、后心肌高能磷酸化合物、三磷酸腺苷(ATP)、磷酸肌酸(CP)和糖原含量,并检测缺血前、后的心功能。结果缺血再灌注后,Ⅱ组ATP,CP和糖原保存最差,分别为4.0±0.4μmol/g干重,5.8±0.4μmol/g干重和639±40μg/g干重,Ⅰ组和Ⅲ组则相应分别为6.1±0.3μmol/g干重,8.8±0.5μmol/g干重,732±37μg/g干重(P<0.01)和6.0±0.4μmol/g干重,9.0±0.5μmol/g干重,776±50μg/g干重(P<0.01);心功能方面,Ⅲ组均优于Ⅰ组和Ⅱ组(P<0.01)。结论单次灌注高钾晶体心脏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能量代谢和功能的保护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8.
方法 1985年~1997年,233例法洛四联症(TOF)经圆锥干手术纠治。方法包括(1)利用膜部而不是三尖瓣隔瓣准确修补室间隔缺损(VSD)。对多数(86%)存在心室间膜样瓣(MF)的病人,隔缘肉柱后下分支肥厚肌肉包裹着传导系统束支的右侧面,因此MF离传导系较远,可被安全地用于修补VSD;当无冠瓣和三尖瓣前瓣存在纤维连续时,将心室漏斗褶和室间膜部隔分开,可经右房将数针缝线沿着对应于三尖瓣前瓣环部分的区域  相似文献   
59.
单次灌注高钾晶体心脏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能量代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探讨未成熟心肌保护的方法,研究低温,多次和单次灌注高钾晶体心脏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能量代谢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4只新西兰幼兔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低温组,多次灌注组;多次高钾晶体心脏停搏液灌不和单次灌注组:单次高钾晶体心脏停搏液灌注。建立离体工作心模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分光光度法检测未成熟心肌缺血前,后心肌高能磷酸化合物,三磷酸腺苷,磷酸肌酸和糖原含量,并检测缺血前,后  相似文献   
60.
“爱必肤”(EPIGLU)是一种以 2 乙基氰丙烯酸酯为主要成分的组织粘合剂 ,作为对传统针线缝合技术的一次革新 ,“爱必肤”替代缝线缝合已被成功地用于皮肤切割伤、撕裂伤和皮肤肿瘤切除术后的伤口粘合 ,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1,2 ] 。目前尚未见其应用于小儿心脏直视术后胸部皮肤切口粘合的相关报道。本研究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爱必肤”粘合伤口及传统缝线缝合技术进行比较 ,旨在评价“爱必肤”对近远期皮肤伤口愈合的影响 ,为其进一步推广提供可行性依据。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我院于 2 0 0 2年 1~ 4月收治因先天性心脏病而行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