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腭裂术后异常语音的康复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岩 《医学信息》2006,19(8):1469-1470
目的 探讨腭裂术后异常语音患者正确的语音训练方法。方法 58例腭裂术后语音异常的患者,按不同年龄组及严格筛选腭咽闭合情况分二组。A组5~10岁腭咽闭合完全的患儿22例、边缘性腭咽闭合的患儿14例;B组:10~18岁腭咽闭合完全的患儿11例、边缘性膊咽闭合的患儿7例。均进行3~6月系统的语音训练及语音清晰度的评价。结果 A组:优,34人;良,2人。B组:优,13人;良,5人。结论 年龄组越小腭咽闭合功能越好,语音康复训练的时间越短,语音清晰度越接近正常人。  相似文献   
22.
祝岩 《医学信息》2006,19(7):1256-1257
颌面部为全身最暴露的部分之一,故创伤是该部位的常见病。据统计颌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3.2%,近年来颌面部外伤引起骨折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主要表现为复合性与多发性。CT、三维CT成像及微型钛板等在骨折的诊断和治疗中起了较大的作用。现将我科1999年6月~2005年6月收治的236例颌面部外伤引起骨折的原因、发病率及临床表现和治疗等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23.
目的比较硝酸甘油(NTG)、维拉帕米(VP)和罂粟碱(PA)3种药物对人桡动脉的解痉作用。方法收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桡动脉标本,采用组织浴槽方法,分别比较3种药物成分对离体痉挛桡动脉的治疗作用和经过药物预处理后桡动脉发生痉挛情况。结果在对痉挛状态桡动脉的舒张能力方面,VP、NTG和PA溶液均可以在11min内使桡动脉完全舒张,但在最初的3min内,NTG的舒张效果明显好于其他2组。舒张曲线显示舒张能力依次为NTG>VP>PA。在桡动脉预处理抗痉挛试验中,VP与NTG和PA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冷藏24h后,VP仍能预防血管痉挛(P<0.05),而NTG和PA组几乎没有作用,后二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3种药物最终都能不同程度地预防和缓解桡动脉的痉挛,应用NTG缓解治疗已经痉挛的桡动脉效果比较明显;应用VP对桡动脉进行预处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桡动脉的痉挛。  相似文献   
24.
为比较硝酸甘油(NTG)、维拉帕米(VP)和罂粟碱(PA)3种药物及硝酸甘油与维拉帕米混合液(VG)对人桡动脉的解痉作用,收集手术后多余的人桡动脉标本,采用组织浴槽方法,分别比较上述4种药物成分对离体痉挛桡动脉的治疗作用和经过药物预处理后桡动脉发生痉挛情况。结果表明,在对痉挛状态桡动脉的舒张能力方面,VG、VP、NTG和PA溶液均可以在11min内使桡动脉完全舒张,但在最初的3min内,VG和NTG的舒张效果明显好于其它两组。舒张曲线显示舒张能力依次为VG>NTG>VP>PA。在桡动脉预处理抗痉挛试验中,VG与VP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二者与NTG和PA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冷藏24h后,VG和VP仍能预防血管痉挛(P<0.05),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而NTG和PA组几乎没有作用,后二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从采用药物预防痉挛的角度及考虑治疗的时效性来看,硝酸甘油与维拉帕米混合液似更适合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桡动脉的处理。  相似文献   
25.
<正>肥胖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最常见的病因之一,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治疗OSAHS目前是国际上公认的有效疗法之一,但其手术成功率较低,腭咽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辅助治疗风湿性瓣膜病(气虚血瘀型)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1年4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外科接受治疗的风湿性瓣膜病(气虚血瘀型)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术前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100ml,1次/d)辅助治疗,连用1周。对照组仅用同剂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给予同样时间的治疗,待两组患者均符合手术适应证后择期行瓣膜置换术。记录两组患者入院时、住院后1周、出院时的观察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NT-proBNP值,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h),ICU监护时间(h)及总住院天数等。结果辅助治疗1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LVEF分别是(0.49±0.04)%和(0.47±0.02)%,观察组与对照组的NT-proBNP分别是(2256.9±951.8)pg/mL和(3039.3±929.1)pg/mL,观察组与对照组的NT-proBNP降低率分别是(47.9±24.9)%和(19.4±2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呼吸机辅助时间分别是(46.7±31.7)h和(72.5±46.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CU监护时间及患者总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虽然观察组平均数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辅助治疗气虚血瘀型风湿性瓣膜病有确切疗效,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患者围术期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27.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易行、稳定有效、易于重复的心肌缺氧模型。 方法:实验于2000—01/03在中国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完成。选用出生5-7d,清洁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即缺氧组和对照组,每组5只。将缺氧组大鼠5只喂养于含低浓度氧气的混合气体(气体成分:体积分数为0.07 O2,体积分数为0.05 CO2,体积分数为0.88 N2)中5h,对照组不予处理。观察缺氧前后呼吸频率、活动状态、心肌颜色、心率、心律等的变化,分别测血气、心肌组织ATP酶、心肌含水量,观察心肌细胞线粒体等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 结果:实验大鼠1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大鼠缺氧前后呼吸频率、活动状态、心肌颜色、心率、心律变化:实验前呼吸平均112次/min。缺氧组置于缺氧环境1min后呼吸频率明显增快;3min后呼吸急促;缺氧30min后呼吸平均178次/min;120min后呼吸次数无明显增加(150-220次/min);缺氧5h后开胸见心率快而不易数清,心肌收缩无力,节律不十分规则,偶有二联律出现,心肌及血液颜色呈暗红色,血液类似静脉血。对照组大鼠直接开胸取血时可见窦性心律250次/min,心搏有力,血液颜色鲜红。②两组大鼠血气分析和电解质测定结果:缺氧组pH,PaO2,PaCO2,SaO2,HCO3^-低于对照组,缺氧组K^+高于对照组(pH为7.27和7.37,PaO2为3.95和13.56kPa,PaCO2为3.20和5.00kPa。SaO2为65%和99%,HCO3^-为19.6和21.9mmol/L,K^+为5.3和4.5mmol/L,P〈0.05)。③两组大鼠心肌组织ATP酶活性:对照组高于缺氧组(0.57,0.42μkat/g,P〈0.05)。④两组大鼠心肌组织CK-MB含量:对照组与缺氧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⑤两组大鼠心肌组织超微结构改变:对照组可见线粒体分布均匀整齐。排列紧密,双层膜结构清晰,无明显肿胀?  相似文献   
28.
病人 女 ,34岁。面部肿胀 ,头晕、头胀偶伴憋气 1个月。查体 :头颈部肿胀 ,浅表静脉扩张淤血 ,颈静脉怒张。未触及震颤 ,未闻及血管杂音。心脏超声未见异常。X线胸片示双肺影清 ,未见实变影 ;上纵隔增宽 ,双侧膈面光滑 ,心胸比率 04 2。磁共振成像平扫显示前上纵隔上腔静脉处一椭圆形异常信号 ,T1WI呈稍高信号 ,T2 WI呈中等信号 ,境界清楚 ,大小约30cm× 4 0cm× 70cm ,上腔静脉受阻 ,几乎闭塞。三维成像示病变灶位于血管腔内 ,提示血管腔内占位性改变。临床诊断 :上腔静脉综合征 ,上腔静脉肿瘤。2 0 0 2年 12月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上腔…  相似文献   
29.
背景桡动脉作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桥血管,由于术中易痉挛、内膜损伤,术后早期出现内膜异常增生、血管再次痉挛等,可影响手术效果.目的比较硝酸甘油、维拉帕米和罂粟碱3种药物及硝酸甘油与维拉帕米混合液对人桡动脉的解痉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脏血管外科.对象选择2006-09/11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脏血管外科30例应用自体桡动脉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冠心病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48~74 岁.患者及家属均签属知情同意书.方法①收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人桡动脉标本,共95个血管环应用于实验,分为5组硝酸甘油组、维拉帕米组、罂粟碱组、维拉帕米+硝酸甘油组和对照组.实验分成两部分,分别进行痉挛缓解实验和痉挛预防实验.对照组仅浸泡在Krebs-Ringer血管保存缓冲液中,不加入任何药物成分.②药物来源硝酸甘油购自Solo Pak Laboratories,Franklin Park,IL;罂粟碱购自Eli Lilly & Co,Indianapolis,IN;维拉帕米与其他药品均购自Sigma,St.Louis,MO.③有30个血管环应用于痉挛缓解实验,采用组织浴槽方法,用终浓度为1×10-3 mol/L的去氧肾上腺素,刺激血管环收缩痉挛.接着分别加入4种血管舒张药,维拉帕米和硝酸甘油的浓度均达到30μmol/L,罂粟碱浓度达到0.1%.记录血管环所产生的收缩力.缓解率=(刺激后静息张力-初始静息张力)/初始静息张力×100%.④其余60个血管环进入痉挛预防实验.首先将各组血管环分别在4种上述浓度的不同组血管舒张药液及对照组溶液中浸泡30 min.预处理后将血管环随机分成常温组和冷藏组,每组30个血管环.其中冷藏组血管环置于4℃Krebs-Ringer血管保存缓冲液中,放入4℃冰箱保存24 h.观察桡动脉发生痉挛情况.主要观察指标药物作用前后血管环静息张力的变化(收缩程度和舒张缓解率).结果①在对痉挛状态桡动脉的舒张能力方面维拉帕米+硝酸甘油、维拉帕米、硝酸甘油和罂粟碱溶液均可以在11 min内使桡动脉完全舒张.但在最初的3 min内,维拉帕米+硝酸甘油和硝酸甘油的舒张效果明显好于其他两组.舒张曲线显示舒张能力依次为维拉帕米+硝酸甘油>硝酸甘油>维拉帕米>罂粟碱.②在桡动脉预处理抗痉挛实验中常温条件下,维拉帕米+硝酸甘油与维拉帕米对1×10-3 mol/L去氧肾上腺素即时刺激参加实验的血管环产生的收缩力相近[(0.47±0.06),(0.49±0.08)g,P>0.05],两组与硝酸甘油组和罂粟碱组比较,差异明显[(0.81±0.22),(0.87±0.26)g,P<0.05].冷藏24 h后,维拉帕米+硝酸甘油组和维拉帕米组血管环产生的收缩力分别为(0.86±0.11)和(0.90±0.13)g,差异不明显(P>0.05);硝酸甘油组和罂粟碱组及对照组分别为(4.82±0.87),(5.00±0.53),(5.10±0.67)g,明显高于前述2组(P<0.01).硝酸甘油组、罂粟碱组与对照组血管环产生的收缩力相近(P>0.05).结论几种药物成分最终均能不同程度地预防和缓解桡动脉的痉挛,但从采用药物预防痉挛的角度及考虑治疗的时效性,硝酸甘油与维拉帕米混合液更适合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桡动脉的处理.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心室延迟破裂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心室迟发破裂的1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行主动脉瓣、二尖瓣置换及三尖瓣成形术,手术经过顺利,术后6h出现心包及纵隔引流管有大量血性引流液。患者被立即转运至手术,开胸探查证实为左心室Ⅲ型破裂,行修补术抢救成功,术后顺利出院。结论高龄、左心室偏小和体重较轻是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心室延迟破裂的危险因素,术中操作粗暴则增加了左心室破裂危险性。左心室延迟破裂一旦明确诊断应急诊手术修补,有可能挽救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