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157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目的 总结靶向药物结合手术治疗双侧同时性肾细胞癌的成功经验.方法 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靶向药物(舒尼替尼)结合手术共治疗双侧肾癌患者3例.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40 ~59,平均48岁.1例患者因腰背部酸痛就诊,2例体检发现双肾占位,经B超、CT等影像学检查后确诊.肿瘤位于肾上极3枚,中极1枚,下极2枚;左肾3枚,右肾3枚.肿瘤直径2.0~5.5 cm,平均3.5 cm.3例均分期行保留肾单位手术,间隔8~10周.分期手术间隔时间内均服用舒尼替尼治疗.结果 手术顺利,术中出血约为200 ~400 ml,平均300 ml,患者均未输血.术后病理分期均为T1期,3例患者病理结果均为透明细胞癌.手术间期服用舒尼替尼后,所有的肿瘤都有一定程度的缩小或病灶稳定.术后均未发生尿瘘、再出血、伤口感染.3例随访5 ~11个月,平均9个月.无1例出现肿瘤局部复发及转移.结论 靶向药物辅助手术治疗双侧同时性肾细胞癌,能够降低肿瘤分期,增加保留肾单位手术的成功率,并可使原先需根治性肾切除的肾癌患者接受保留肾单位手术.  相似文献   
32.
超声引导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附192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评价经直肠超声(TRUS)结合彩色多谱勒血流图象(CDI)对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指导作用.方法依据TRUS结合CDI选择穿刺点,采用个体化方案对192例PSA>4ng/m1、可疑前列腺癌(PCA)的患者,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对其中12例PSA持续升高者行重复穿刺.结果 (1)PSA4~10ng/m170例,PCa9例(12.9%)、其中7例CDI有异常血流;阴性61例、其中9例CDI有异常血流.(2)PSA11~150ng/m1122例,PCa47例(38.5%)、其中37例CDI有异常血流;阴性75例、其中14例CDI有异常血流.CDI在PCa与穿刺阴性间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重复穿刺者12例中发现PCA5例.结论依据TRUS结合CDI采用个体化方案的前列腺穿刺活检术,能提高PCa检出率和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33.
含有血液凝固因子的纤维蛋白粘合剂,具有止血、闭锁瘘孔、组织粘连固定等作用,在临床各科广泛应用。作者报道了用本法治疗睾丸鞘膜积液。作者从1991年6月至1992年2月,对9例睾丸鞘膜积液,1例精液囊肿应用纤维蛋白粘合剂进行治疗。方法是采用18~22G规格的穿刺针,穿刺抽尽积液,注入纤维蛋白粘合剂1~3ml,1个月后观察积液有无,作为有效与否的评判标准。结果:10例中4例1个月后积液未再发生,(40%),为有效。6例无效,其中2例于2个月后再行手术治疗,术中见睾丸鞘膜内有纤维蛋白凝块,鞘膜壁无异物及炎症反应。副作用,仅部分病例有短暂的阴囊疼痛。  相似文献   
34.
回收式自体输血在嗜铬细胞瘤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随着外科手术的不断发展,血源紧张、医疗用血长期供不应求的矛盾日益尖锐.由异体输血引起的传染性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的传播,免疫抑制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产生,即便是经现代技术正规检验的血液,仍不能完全避免上述疾病发生的可能性[1].大量实践证明,自体输血在解决血源紧张和减少输血传染病、输血并发症方面具有突出的优越性,我科1999年2月~2003年5月,在12例嗜铬细胞瘤患者手术中采用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5.
36.
对肾、肾上腺肿瘤患者而言,术前充分了解患肾血管情况及肿瘤供应血管情况,明确肾静脉、下腔静脉内有无癌栓形成,肿瘤与周围脏器、大血管、以及脏器供应血管间的关系,对选择手术径路、确定手术方案、提高手术安全性十分重要。既往采用超声、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MRI等影像学手段,了解肿瘤与其周围毗邻间的关系,但这些检查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PDGFR)和类肝素酶-1(HPA)在肾上腺皮质癌(A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经手术治疗且具有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的肾上腺皮质肿瘤存档石蜡标本37例,其中良性组20例,恶性组(ACC组)17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良、恶性肾上腺皮质肿瘤中IGF-2、VEGFR-2、PDGFR和HPA的表达情况。结果 IGF-2在ACC组中呈高表达(76.47%),在良性组中表达低(5.00%),ACC组与良性组之间IGF-2的表达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VEGFR-2在ACC组中呈高表达(76.47%),在良性组中表达较低(25.00%),ACC组与良性组之间VEGFR-2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PDGFR在ACC组中表达的阳性率为(17.64%),在良性组中为(20.00%),PDGFR在ACC组中的表达与在良性组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HPA在ACC组中的表达为(94.12%),良性组中为(15.00%),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GF-2、VEGFR-2和HPA在ACC中的高表达为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在ACC中的应用,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提高对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inverted papilloma of the bladder,IPB)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1995年1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具有完整临床和随访结果的36例IPB患者的资料.结果 36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1例患者同时合并有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1例在内翻性乳头状瘤中合并有尿路上皮细胞癌成分,术后27例行定期膀胱内灌注化疗,9例仅作定期随访,其中1例同时合并有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者术后3年复发.结论 IPB是一种预后良好的良性肿瘤,诊断有赖于病理检查,TURBT是治疗该病的标准方法,术后应行膀胱内灌注化疗及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39.
目的:提高恶性副神经节瘤(MPGL)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2011年1月诊治的12例MPGL患者的临床资料。高血压10例(83.3%),腰腹部疼痛3例(25.0%)。血浆游离变肾上腺素类物质(MNs)和24h尿儿茶酚胺(CA)升高者分别为100.0%(12/12)和83.3%(10/12)。B超、CT、MRI和131I-间碘苄胍扫描(131I-MIBG)定位准确率分别为83.3%(10/12)、91.7%(11/12)、80.0%(4/5)和88.9%(8/9)。1例行放射治疗,11例行开放手术治疗。结果:原发性肿瘤9例,复发性肿瘤3例;单发性肿瘤8例,多发性肿瘤4例。根据肿瘤的中心定位:腹主动脉旁6例,下腔静脉后2例,膀胱2例,肾门2例。根据术中所见确诊恶性5例(41.7%)。病理检查11例,确诊恶性8例(72.7%)。肺转移1例,肝转移1例,骨转移1例,局部淋巴结转移3例.广泛淋巴结转移2例,2个或多个脏器同时发生转移2例。9例随访4~84个月,平均39个月;复发4例,再次手术;因多发浸润及远处转移死亡2例。结论:病理难以区分副神经节瘤的良恶性,需结合影像学检查、生化检查及术中所见。根治性肿瘤切除是治疗MPGL最有效的方法,肿瘤复发时再次手术仍然有效;无法手术者可用放化疗控制高血压及延缓疾病进展。长期随访观察肿瘤的转移情况是确诊疑似病例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40.
目的 分析肾上腺囊肿和血肿等非肿瘤性囊性病变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9年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泌尿外科经过手术切除的肾上腺肿块标本共1 250例,收集其中46例(3.68%)经过病理检查证实的单纯性肾上腺囊肿和血肿的病例进行重点分析。术前患者均进行了内分泌功能检查和影像学(B超、CT、MRI和腹部平片加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术后进行病理诊断。结果 46例患者术前内分泌功能检查均无异常。术前影像学诊断30例(65.2%)为肾上腺囊肿,16例(34.7%)肿块性质不能确定。术中显示,肿块大小3.0 cm×2.5 cm~7.6 cm×8.7 cm;其中单纯肿块切除41例,肿块加肾上腺部分切除5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8个月~9.5年,均未见复发。结论 单纯性肾上腺囊肿经临床、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后大多可明确诊断,但部分肾上腺囊肿和肾上腺血肿易误诊为肾上腺实性肿瘤。具有症状的肾上腺囊肿或者性质不明的囊性肿块应行探查;无法明确病变性质的囊性肿块,需按静止性嗜铬细胞瘤做术前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