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14篇
基础医学   36篇
临床医学   122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39篇
特种医学   8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29篇
综合类   79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探讨白介素6/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IL-6/STAT3)通路在冷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胆管上皮细胞(BEC)再生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P 1 h组、CP12 h组(供肝分别冷保存1、12 h后行原位肝移植术)和anti-IL-6组(CP12 h组术前1 h给予抗IL-6中和抗体0.5 ms/kg,术后每日给予相同剂量直至观察结束).术后1、3、7、14 d,分别采用ELISA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肝组织IL-6浓度及BEC再生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ER法、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BEC内IL-6 mRNA以及磷酸化STAT3(p-STAT3)、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表达水平,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浓度,并进行肝脏组织学检查.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P1 h组术后IL-6、p-STAT3及cyclin D1表达水平略增加,血清GGT、ALP仅有轻度、短暂的升高,BEC损伤及再生均不明显.CP 12 h组术后BEC损伤严重,血清GGT、AIP明显升高,至术后14 d恢复正常,肝组织及BEC内IL-6含量增加、BEC内p-STA13和cyclin D1蛋白表达上调,BEC再生明显.经anti-IL-6中和抗体处理后,CP 12 h组IL-6以及p-STAT3和cyelin D1表达降低,BEG再生明显抑制,术后14 d仍可见细胞损伤及ALP、GGT的升高.结论 IL-6/STAT3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参与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胆管上皮细胞的再生过程,对肝移植术后的胆道功能恢复有利.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2、IL-6、IL-8、IL-10)表达与亚临床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检测15例亚临床排斥反应患者(亚临床排斥反应组)血清细胞因子,并与23例无排斥反应患者(无排斥反应组)和2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肾移植患者术后4个月肾移植患者血清IL-2、 IL-6、 IL-8、 IL-10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IL-6、 IL-8、 IL-10与正常照组和无排斥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 P <0.05);亚临床排斥反应组干预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明显降低,均达到正常值,其中IL-6、 IL-8、 IL-10与干预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术后IL-10与IL-6、 IL-8的动态检测,对于及早发现亚临床排斥反应和干预疗效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1月内血肌酐水平及肌酐下降率(CRR)对移植肾长期存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3年1月在我院首次尸体供肾移植患者166例,分别以术后1月内可达到的血肌酐最低值及术后30d肌酐下降率两种方式进行分组,观察每种方式不同组别之间1、3、5年的移植肾功能及存活率差异,以及急性排斥反应(AR)、DGF等发生率。结果:不同组别之间尸体供肾的冷/热缺血时间、淋巴毒实验及免疫抑制剂方案无明显差异,而移植肾长期存活率、DGF发生率及AR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移植后1月内血肌酐水平及CRR水平均可预测移植肾长期存活率,使用CRR可信度更高。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结节性硬化症伴巨大肾血管平滑肌瘤(AML)的临床诊治特点和自发性肾破裂出血的治疗措施。方法:报告3例结节性硬化症伴多发性双肾AML的临床诊治资料。3例均为女性,年龄16~26岁,均有典型的智力低下、面部皮脂腺瘤体症,2例因腰部剧烈胀痛伴休克入院,1例因腹胀并癫痫发作入院。3例均经CT检查证实大脑钙化结节灶。结果:1例行DSA肾肿瘤栓塞治疗,1例行肾切除术治疗,1例经抗癫痫药物治疗稳定后行肾切除治疗。3例均成功治愈出院。结论:结节性硬化症合并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肿瘤巨大、症状严重、存在潜在破裂出血及可疑癌变者,可行根治切除或部分切除,破裂出血者宜首选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  相似文献   
55.
2例男性冠心病或心肌供血不足患者用藻酸双酯钠治疗(剂量不详)出现阴茎异常勃起.例1,35岁冠心病患者用藻酸双酯钠静脉滴注治疗.第7天患者出现阴茎异常勃起,持续32 h后入院.患者经阴茎海绵体穿刺放血,用去氧肾上腺素+低分子肝素+生理盐水行阴茎海绵体冲洗,3 d后阴茎勃起消退.例2,41岁患者因心肌供血不足用藻酸双酯钠静脉滴注治疗.第3天患者出现阴茎异常勃起,持续72 h后入院.患者经阴茎海绵体冲洗及阴茎头体分流术后症状未改善.之后,再次行阴茎头体分流术加阴茎海绵体扩张术.次日阴茎勃起完全消退.  相似文献   
56.
亲属肾移植供体术后早期肾功能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分析亲属肾移植供体术后早期肾功能的变化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9年8月间85例亲属肾移植供体术前、术后血肌酐(Cr)、肾小球滤过率(GFR)的临床资料。我们选用99Tcm-DTPA肾动态显像检测GFR。并观察15例捐赠者术前、术后1月内肾脏体积的变化。结果 85例捐赠者平均年龄45.3岁。术前血Cr平均值为:(64.3±13.5)μmol/L。术后第1天血Cr平均增加(36.8±20.6)μmol/L。术后第10天血Cr平均为(89.9±18.1)μmol/L。捐赠者术前GFR平均为(137.6±28.1)ml/min,术后1月GFR平均(73.99±20.45)ml/min,减少了(43.8±14.3)%;术后3-6月GFR平均(89.75±18.2)ml/min。肾脏体积(15例):3例〈30岁,术前平均为5.2cm×5.5cm×10.9cm,术后1月平均为4.7cm×4.9cm×10.6cm;12例〉30岁,术前平均为4.66cm×5.08cm×10.6cm,术后1月平均为5.48cm×6.02cm×11.65cm。结论活体肾移植供体术后血肌酐会出现明显增高,波动幅度在50%左右,在术后第10日即可缓慢下降;〉30岁捐赠者术后肾脏体积短期内即可出现明显代偿性增大,〈30岁者术后肾脏体积短期内代偿性增大不明显。  相似文献   
57.
探讨硼替佐米联合阿霉素、地塞米松组成的PAD(bortezomib、doxorubicin and dexamethasone)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用PAD方案治疗15例复发、难治性MCL,分析其疗效及影响因素,同时观察不良反应。PAD方案治疗4~6个疗程:硼替佐米(1.3 mg/m2,d1、4、8、11,快速静脉注射)、阿霉素(10 mg/d,d4~6,静脉注射)和地塞米松(40 mg/d,d4~6,口服,每21天为1个疗程)。结果:80%(12/15)患者达PR及PR以上疗效,其中CR 26.7%(4/15,均经PET-CT证实),PR 53.3%(8/15)。无病进展时间(PFS)13.5(3.5~25.1)个月,中位生存时间(OS)35.6(6.3~42.8)个月。PAD方案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Ⅲ~Ⅳ级血小板减少(33.3%),Ⅱ级乏力(26.7%),Ⅱ级周围神经炎(13.3%),带状疱疹病毒感染(20.0%)。结论:PAD方案可有效提高难治性MCL患者疗效,不良反应多轻微可控。   相似文献   
58.
目的:胆道并发症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肝移植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课题拟进一步明晰认识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病因并确立早期防治措施。 方法:①对象: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全军器官移植中心于2002-04/2007-09完成的254例原位肝移植患者中,术后发生胆道并发症者33例,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②方法:胆管重建方式为胆总管端端吻合术。并发胆漏者,予置管充分引流;吻合口狭窄者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或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球囊扩张术,必要时放置胆道支架;非吻合口狭窄者行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联合胆道镜治疗,严重者行二次肝移植术。 结果:18例胆漏患者均通过腹腔引流、鼻胆管引流治愈;9例吻合口狭窄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或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球囊扩张术治愈,其中3例放置了胆道支架;6例非吻合口狭窄患者中,2例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联合胆道镜治疗后痊愈,2例接受了二次肝移植,2例恢复不佳。 结论:改进手术方法、缩短移植物冷热缺血时间及保护胆管血供可降低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合理选择治疗方法,处理得当患者可长期存活。  相似文献   
59.
异种移植系指不同种类动物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移植给人类。WHO对临床异种移植的最新定义是:将动物器官(组织、细胞)或体外接触过动物器官(组织、细胞)的人体体液、细胞、组织,移植或输注人体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器官移植已成为治疗器官功能衰竭的最有效的方法,然而器官短缺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因此,人们一直在探索利用动物器官解决人类器官短缺的问题。但是,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60.
器官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4  
综述器官移植免疫耐受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重点阐述诱导和维持免疫耐受的机制和方法。介绍一些具体方案,包括建立异基因骨髓嵌合体,阻断T细胞活化第二信号和转基因技术诱导移植免疫耐受。并对临床免疫耐受的前景和现实问题进行了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