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0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自动毫安控制技术在颈部CT扫描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扫描中X轴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对图像质量、辐射剂量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方法:对照组(25例)用固定管电流100—220mA扫描。自动管电流组分别选择噪声指数NI10和NI12.5扫描,管电流分别为80-480mA和80~369mA.测定并记录特定兴趣平面噪声,记录管电流平均值。由2住有经验的影像专业人员分别评价图像。结果:所有图像都能满足诊断要求。与固定管电流比较,头颈平面噪声无明显差异,颈肩平面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辐射剂量NI10组(94.8±17.9)和NI12.5组(74.8±18.3)明显低于固定管电流组(130.4±43.1)。结论:在多层CT颈部扫描中,Z轴自动mA技术与固定mA相比,其图像质量没有明显的差异,但自动管电流组辐射剂量却分剐降低了27%(NI10)和43%(NI12.5)。噪声指数应根据所要显示的组织结构、病灶大小及性质等选择。  相似文献   
62.
探讨了在多层螺旋CT中飞焦点采集和共轭采集2种数据采集的方法和原理,使用这2种技术能得到数据的加倍采集,有效提高CT数据采样率1倍,从而使64排螺旋CT的探测器获得了128层采样数据,为CT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图像,为螺旋CT拓展了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3.
电子束CT血管三维重建技术与冠状动脉成像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目的 分析电子束CT(EBT)三维血管重建技术对冠状动脉及其狭窄的最佳显示方法。方法 对 40例分别行EBT冠状动脉增强扫描及常规冠状动脉造影 (CAG)的病例图像行回顾性三维重建。重建方法主要是最大密度投影法 (MIP)、曲面重建法(CPR)、多平面重组法 (MPR)及容积再现法 (VR)。所有三维重建图像由 2名不知CAG结果的医师按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及右冠4支血管进行分析 (分支血管未包括在内 ) ,狭窄程度以 >5 0 %为标准与CAG结果对照。结果 MIP及CPR成像清晰 ,对 48支正常冠状动脉的评价准确率达 91.7%和 93 .8% ,对 5 9支狭窄 >5 0 %血管的评价准确率分别为 83 .1%和 88.1%。VR法重建立体效果好 ,但图像易造成正常血管狭窄的假象 ,48支正常血管中有 2 9支显示狭窄改变。对有狭窄血管的程度也较CAG夸大了约 10 %~3 0 %。MPR重建图像粗糙 ,无法评价冠状动脉。结论 MIP与CPR是显示冠状动脉及其狭窄的最佳三维重建方法 ,诊断准确性高 ,VR可作为补充显示方法 ,MPR可不采用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MinDose技术在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中的辐射剂量及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连续选取120例患者进行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将患者随机分成A1和A2组,每组60例.A1组ECG-Pulsing预设窗外管电流降为最大管电流的20%,A2组窗外管电流应用MinDose技术降为4%.然后对A1和A2组的图像质量、图像噪声、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有效剂量(E)进行评估.结果 A1和A2两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6±0.3和4.5±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P>0.05).A1和A2两组平均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分别为(40.2±9.6)和(36.4±9.1)mGy,有效剂量(E)分别为(9.1±2.2)和(8.1±1.9)mS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2.7,P<0.05).结论 应用MinDose技术不仅可以明显降低辐射剂量,而且能满足诊断要求.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radiation dose and image quality of MinDose techniques in dual-source CT coronary artery angiography.Methods 120 consecutive patients undergoing cardiac CT scan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into 2 groups: Group A1 with the tube current reduced to 20% of the normal tube current outside the pulsing window,and Group A2 with the tube current reduced to 4% of the normal tube current outside the pulsing window (MinDose).The image quality,noise,volume CT dose index (CTDIvol),and effective dose (E) of these two groups were evaluated.Results The mean score of imaging quality of Group A1 was (4.3 ± 0.3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Group A2 [(4.5 ±0.4),t=0.16,P>0.05].The value of CTDIvol of Group A1 was (40.2 ±9.6) mGy,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Group A2 [( 36.4 ± 9.1 ) mGy,t = 3.2,P < 0.05].The E value of Group A1 was (9.1± 2.2) mSv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A2 [( 8.1 ± 1.9) mSv,t = 2.7,P < 0.05].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the MinDose technique not only reduces the radiation dose to the patient,but also meets the requirement of diagnosis.  相似文献   
65.
目的 对比分析婴幼儿先心病双源CT(DSCT)前瞻性心电触发血管造影中,Flash(大螺距扫描)与序列扫描两种模式的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方法 60例临床拟诊先天性心脏病并进行DSCT前瞻性心电触发扫描的患儿纳入研究并随机分为2组,A组30例采用Flash扫描模式, B组30例采用序列扫描模式。比较两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以及CT图像质量,并以手术或心脏造影(DSA)结果为标准,比较两组诊断符合率。结果A、B两组CTDIvol分别为(0.32±0.10)和(1.40±0.43)mGy(t=13.32,P<0.05); DLP分别为(6.46±1.92)和(17.91±4.80)mGy·cm(t=7.97,P<0.05);E分别为(0.19±0.05)和(0.45±0.12)mSv(t=16.64,P<0.05);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03±1.15)和(3.13±1.38)(t=3.55,P<0.05);A、B两组总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和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畸形检出率(91%)高于B组(75%)(χ2=7.72,P<0.05)。结论 在婴幼儿先心病DSCT血管造影中,采用Flash扫描模式时畸形检出率高于序列模式,且有效辐射剂量降低。  相似文献   
66.
本文回顾了CT技术的发展过程和当前水平,认为CT技术的发展已经步入了低剂量成像时代.并提出在应用CT低剂量技术的时侯应遵守ALARA( As Low As Reassenable Achievable)原则.由于当前CT低剂量技术种类繁多,本文在举例归纳说明的同时,认为放射科医生应该树立良好的学习意识以更好地掌握和使用CT低剂量技术.  相似文献   
67.
本文研究了8031单片机控制的医用压力注射器系统,系统采用一片8031单片机作为主机,以最少的硬件组成,实现了系统的实时控制。系统所具有的机电仪一体化结构为影像医学诊断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现代化器械,经临床验证,该装置能快速、均衡地注射造影剂,适用于任何部位的增强CT动态扫描检查,不仅可免除医务人员因X线照射所造成的不必要的伤害,而且可大大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8.
目的分析研究CT设备中硬盘的工作原理,提高CT数据安全和硬盘的寿命。方法通过对不同型号和厂家CT机所使用的硬盘多年的维护、保养和管理,从硬盘的结构原理、环境要求、故障种类和应用管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硬盘的损坏按大类可以分为硬损坏和软损坏。硬损坏包括磁头组件损坏、控制电路损坏、综合性损坏和扇区物理性损坏4种。软损坏包括磁道伺服信息出错、系统信息区出错和扇区逻辑错误。硬盘因电源电压不足、主板电池电压不足、参数错误、硬盘0磁道被破坏、硬盘出现坏道等将导致无法正常启动。结论硬盘是CT设备中保存信息资源的重要外部存储设备,只有正确的维护和使用才能降低故障率,保证硬盘发挥最佳的性能,才可以保证CT数据安全和硬盘的寿命,提高开机率。  相似文献   
69.
多层螺旋CT主动脉低剂量与常规剂量扫描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主动脉低剂量扫描的可行性及不同体重条件下满足诊断的最低mA量。方法研究分两步,初步筛选58例扫描70例次各种可疑主动脉病变或术后随访病例,随机抽取10例为常规剂量350mA扫描,低剂量组按体重分为〈65kg,65~75kg,〉75kg三组,分别采用管电流为50、100、150mA,其余扫描参数同常规剂量组;记录单次加权CT剂量指数(weighted CT dose index,CTDIvol)、扫描长度和平均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e,DLP)。对不同低剂量组的主动脉图像满足诊断率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第二步筛选60例各种夹层动脉瘤,针对不同体重组采用高一个50mA等级的低剂量扫描(100、150、200mA),记录并分析相应CTDIvol和DLP,评价图像质量及满足诊断率。结果初步研究采用50、100、150mA的CTDIvol仅为常规剂量350mA的11.3%、29.0%和42.7%,各组DLP值与常规剂量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50mA组的诊断符合率仅为60%。第二步研究采用100、150、200mA的CTDIvol为常规剂量的29.0%、42.7%和57.3%,各低剂量组DLP与常规剂量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各组满足诊断率均达到100%。轴位及各种三维重建图像显示良好。结论适当的主动脉低剂量扫描可以替代常规剂量扫描。夹层动脉瘤应采用略高于其他主动脉病变的管电流。低剂量200mA可普遍适用于各主动脉病变的扫描成像与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应用迭代重建进行肠道低剂量CT增强扫描的可行性.方法:首先通过水模预实验确定最佳低剂量扫描参数,然后搜集80例拟行肠道CT增强扫描且体质量指数(BMI)<25 kg/m2的患者,随机纳入常规剂量滤过反投影(filtered back projection,FBP)重建组和低剂量正弦图确定迭代重建(sinogram affirmed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SAFIRE)组.由2位放射科医师采用盲法对2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测量图像噪声、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及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记录2组的容积CT剂量指数(volume CT dose index,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ose-length product,DLP),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ffective dose,ED).最后对2组患者的各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相比,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各兴趣区的图像噪声、SNR和CNR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低剂量组辐射剂量(5.31±0.87)mSv显著低于常规剂量组(9.37±1.89)mSv(P<0.001).结论:联合应用低剂量CT扫描和迭代重建技术进行肠道CT增强扫描能够在显著减少辐射剂量的同时,获得与常规剂量FBP重建相近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