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0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探讨PACS系统病毒防护的方法与价值。方法建立和建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各类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采用软硬件相结合的防护措施,防止PACS系统的病毒感染。结果与先前相比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使PACS系统的病毒感染率降低了80%,从而确保其安全、稳定地运行,准确、高效地为医院与科室服务。结论措施对局域网络的安全防范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52.
电子束CT诊断肺动脉栓塞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评价电子束 CT(EBCT)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与优势。方法 :对 2 0 0 2 - 0 5~ 2 0 0 3- 0 4经 EBCT确诊的 9例肺栓塞的 CT征象进行分析 ,探讨其诊断价值。结果 :左、右两侧段以上肺动脉发生栓塞的几率相近 ,右侧5 2 .6 % (71/ 135 ) ,左侧 4 9.6 % (6 7/ 135 ) ,右侧略高。但左侧闭塞的段以上肺动脉有 19支 ,右侧仅 4支。各叶段以上肺栓塞的发生率以下叶最高 ,达 6 1.1% (6 6 / 10 8) ,其次为上叶的 4 5 .8% (33/ 72 )和中叶及舌叶的 4 0 .7% (2 2 / 5 4 )。左、右中间肺动脉的栓塞率为 5 0 % (9/ 18)。 36 0支亚段肺动脉中有 115支栓塞 (31.9% ) ,其中明确的栓塞 76支 (包括 2 6支闭塞 ) ,可疑 39支。肺栓塞的 EBCT直接征象 :管腔内中心性或偏心性充盈缺损及“轨道征”、“漂浮征”和完全闭塞 (闭塞血管管径大于正常管径 )。间接征象 :偶可见“马赛克征”和梗死灶 ,多数见局限性肺纹理稀疏。另外还有胸水、肺动脉及右心轻度扩张等。结论 :电子束 CT扫描速度快 ,运动伪影小 ,对段以上肺栓塞能清晰显像并准确诊断 ,可作为肺栓塞的首选无创性检查方法。局限性是空间分辨率低 ,对亚段以下肺动脉栓塞的评价并不十分可靠。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双源CT大螺距扫描结合正弦图迭代重建(SAFIRE)技术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低辐射剂量成像中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96例心脏超声或临床拟诊复杂先心病患儿,随机分为A组、B组,每组48例,2组均行双源CT大螺距并前瞻性心电触发扫描。A组管电压采用80 kV,管电流按体质量分别设置,采用滤波反投影(FBP)重建;B组管电压与A组相同,管电流根据体质量设置为A组的50%,采用SAFIRE。分别测量并记录两组图像中升主动脉、降主动脉、主肺动脉及左心室的平均CT值及噪声(SD),并计算SNR及对比噪声比(CNR),由2名影像学医师以5分法主观评价图像质量。记录两组患儿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值,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 两组患儿相同层面CT值、SD、SNR及CNR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图像的主观图像质量中位数评分均为4分(Z=1.02,P=0.31),图像质量评分评价者间一致性极好(Kappa=0.84,P<0.05)。A组、B组ED分别为(0.18±0.05)mSv、(0.09±0.03)mSv(P<0.05),B组ED较A组降低约50%。结论 对先心病患儿采用双源CT大螺距扫描联合SAFIRE技术的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且可降低扫描剂量。  相似文献   
54.
CT技术发展进入低剂量成像时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回顾了CT技术的发展过程和当前水平,认为CT技术的发展已经步入了低剂量成像时代。并提出在应用CT低剂量技术的时侯应遵守ALARA(As Low As Reassenable Achievable)原则。由于当前CT低剂量技术种类繁多,本文在举例归纳说明的同时,认为放射科医生应该树立良好的学习意识以更好地掌握和使用CT低剂量技术。  相似文献   
55.
目的评估锁定加压接骨板(10ckingcompressionplate,LCP)联合同种异体骨打压植骨治疗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5年4月至2009年10月采用LCP联合同种异体骨治疗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患者l6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11例;年龄24~87岁,平均67岁。高能量损伤4例,摔伤12例。术后随访时间为13~54个月,平均28个月。随访中采用的评估措施包括术后颈干角、Neer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以及Constant—Murley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无肱骨头塌陷、肱骨头坏死或螺钉穿人关节内等并发症,所有患者骨折均获得临床及影像学愈合。末次随访患者平均Constant评分为(83.2±7.9)分;术后颈干角为(129.1±7.6)。(109°~146°),Neer评分为(92.2±8.4)分(81~100分),平均主动屈曲活动度为(149.5±8.9)。,伸直活动度为(47.3±3.7)。,内旋活动度为(40.7±2.9)°,外旋活动度为(65.8±5.3)°,外展活动度为(135.6±5.9)°;VAS疼痛评分为1分。结论LCP联合同种异体骨打压植骨治疗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当有骨质疏松或粉碎骨折合并很大骨缺损时单纯应用LCP并不能提供稳定的固定。在移位性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中,同种异体骨打压植骨是一种安全的技术方法,可维持肱骨近端骨折内侧柱的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56.
1 临床资料 患者 3(男 2 ,女 1 )例 .年龄 2 9,34及 41岁 .1例无任何症状 .2例表现为腹痛及腹部不适 .扫描使用西门子 Somatom AR.C CT扫描仪及 PQ60 0 0螺旋 CT扫描仪 .先以 8~ 1 0 mm层厚 /距肾上腺定位扫描 ,静脉注射造影剂 50~ 75 m L后 ,再以 5 mm层厚 /距扫描直至肾脏 .3例均行 CT平扫及增强扫描 ,3例均位于右侧 ,最大径分别为 4.3,4.8,4.5 cm,均表现为椭圆形等密度肿块 ,边界清晰 ,密度均匀 ,平扫 CT值 2 5~ 48Hu,增强后轻度或未见明显强化 ,CT值 30~ 56Hu,2例平扫时可见轻微细点状钙化 .2 讨论 节细胞神经瘤为起源…  相似文献   
57.
柯达M7B型自动洗片机典型故障二例石明国故障一:胶片不干。故障分析:引起胶片不干的主要原因有:(1)设定干燥温度低;(2)干燥组件中湿度高;(3)风量不足;(4)定影液疲劳。该机胶片烘干主要靠电热丝R_1(2500W/17Ω)加热,经鼓风机通风管道对...  相似文献   
58.
怎样为CT机选择不间断电源石明国一、问题的提出在CT扫描系统中,计算机系统、磁盘存贮系统等的可靠稳定运行成为提高开机率的前提,而不间断电源(UPS)已成为保护这些设备的重要工具,因而成为CT机上必需的设备之一。可怕的数据破坏者——电源停电或间断,是对...  相似文献   
59.
由《现代医用影像学》杂志社主办,中华医学会西安分会、西安市医学影像中心、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医学影像中心、西安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影像中心联合协办的全国影像医学学术会议暨新技术研讨会于1997年4月6日~11日在古城西安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7所医科大学、高等医学院校及省、地、市、县级医院的专家、教授、中青年学者、科主任、医师、技师等230余位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大会由窦克非主任主持.中华医学会西安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世德致开幕词,著名放射学家直季平教授致欢迎词,陕西省肿庙医院商志周院长到会祝贺.本次会议收…  相似文献   
60.
臭氧治疗术在复杂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臭氧(O2-O3混合气体)治疗术在复杂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0例,选择椎间盘内负压11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复发5例,伴椎管狭窄10例,伴腰椎退行性变、腰椎骨质增生、小关节退行性变30例,伴侧隐窝变窄4例,伴腰肌劳损10例,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臭氧治疗术,盘内注入臭氧量2~3ml,椎旁间隙注入臭氧量5~8ml,O3浓度为(30~40μg/ml)。合并腰肌劳损者,根据病理解剖特征,采用20ml一次性注射器抽取臭氧,对疼痛组织内行浸润注射,隔日1次,3次为一疗程。结果通过对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及70例复杂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后的对比,显示80%患者术后症状立即缓解,术后1周有效率达95%,随访3、6个月有效率可达96%。结论正确的临床诊断,准确的手术操作,以及合理的将臭氧联合应用于软组织损伤性疼痛中,可明显提高复杂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