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0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数字化干式打印成像技术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激光打印机拥有无与伦比的成像质量 ,但由于其成像后的胶片需要经过化学药水冲洗 ,洗片机的结构复杂 ,故障率高 ,且需经常清洗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使用不便。更为严重的是 ,废弃的显、定影药水 ,甚至胶片冲洗用水中均含有重金属银和化学物质 ,会污染环境。面对全球越来越严格的环保要求 ,人们又开始设计一种新的免冲洗的成像设备———医用干式打印机。医用干式打印机的设计目的就是为了取消洗片机带来的不便和减少污染。同时保留激光打印机的优质影像 ,如柯达DryView870 0 /85 0 0干式激光打印机、AGFA的Drystar3 0 0 0干…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电子束CT(EBCT)血管造影对下肢动脉病变的扫描和三维成像方法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8例可疑下肢动脉病变的患者行电子束CT连续容积增强扫描(CVS)和三维重建成像。三维重建方法主要应用最大密度投影法(MIP)、曲面重建法(CPR)和容积再现法(VR)。结果:动脉硬化闭塞症12例,正常5例,其中1例为正常胫后动脉受肿瘤压迫而致狭窄症状。外伤致假性动脉瘤1例, MIP、CPR及VR法均可显示髂外动脉至踝以上下肢动脉主干,MIP与CPR成像最清晰,VR成像血管边缘欠清晰,可夸大狭窄的程度。结论:电子束CT是快速、无创的下肢动脉疾病检查方法,有较好的诊断准确性和应用前景。限度是空间分辨率低,对三级以下分支血管显示欠佳和扫描长度受限制。  相似文献   
43.
磁共振成像已经成为临床医学影像学检查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对各种严重疾病具有早期诊断、疗效评估与监控能力.本文从高清成像、精准量化和功能测量三个方面概括磁共振成像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4.
磁共振成像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磁共振成像技术在磁体、梯度、射频、计算机及图像重建4大硬件系统和软件方面的新进展,以及这些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应用多源射频系统作为磁共振信号的激励和采集系统,有效地解决了3.0 T固有的抗电效应和SAR问题,可使图像质量更佳,速度更快,为乳腺和肝脏成像提供更好的诊断图像。各种特殊功能软件的研制及临床应用充分展示了MRI在提前预知疾病、及早发现疾病、全面评估疾病、进行疾病治疗等全方位应用方面的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分别应用T2WI、DWI以及综合应用这2种成像序列对前列腺癌(PCa)侵犯精囊腺(SV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PCa患者行MR前列腺常规和DWI扫描,所有患者经前列腺癌根治术证实,其中21例伴有SVI。分析PCa癌灶、SVI和正常精囊腺(SV)的MRI表现,比较其ADC值。采用5分制评分,将所得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采用SPSS11.5分别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比较各组方法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PCa癌灶、SVI和SV的ADC值分别为(0.940±0.122)×10^-3 mm2/s、(1.025±0.186)×10^-3 mm2/s和(2.798±0.248)×10^-3 mm2/s,SVI的ADC值明显低于SV(P〈0.05),而PCa癌灶和SVI的ADC值之间无明显差异(P=0.20)。分别应用T2WI和DWI诊断SV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明显低于联合应用2种成像方法(P〈0.05)。结论:SVI的ADC值明显低于SV;联合应用2种成像序列诊断SVI优于单独使用T2WI或DWI。  相似文献   
46.
目的:评价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0例前列腺癌(PCa)骨转移患者DWI和ADC图表现,分别测量前列腺癌、骨转移灶和正常骨的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患者均行同位素全身骨显像检查。结果:30例PCa骨转移患者MRI共检出骨盆转移灶57个,PCa癌灶和骨转移灶在DWI上呈高信号影。前列腺癌、骨转移灶和正常骨的ADC值分别为(0.930±0.091)×10^-3 mm2/s、(0.926±0.110)×10^-3 mm^2/s和(0.218±0.098)×10^-3 mm^2/s。PCa骨转移灶的ADC值明显高于正常骨(t=3.081,P〈0.05),但与PCa癌灶的ADC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09,P〉0.05)。结论:DWI有助于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以枢椎椎弓根峡部内上壁为解剖标志的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57例成人枢椎行三维CT重建,在三维重建图像上测量枢椎左右侧椎弓根的中部宽度L1和高度L2;以枢椎椎弓峡部内上壁为标志横断面确立左右侧的最外侧模拟进钉点B和最内侧模拟进钉点A到峡部距离;测量最佳进钉点S(经过枢椎椎弓根中部宽度连线的中垂线与峡部后侧皮质交点)到峡部内壁距离,分别测量A、B、S点横断面进钉角度最大置钉角度区间;冠状面上测量S点距离峡部内上壁距离;测量S点进钉最佳内倾角及上倾角。选择2007年10月~2011年7月收治的33例患者采用枢椎椎弓根峡部内上壁为标志实施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其中新鲜齿状突骨折13例,陈旧性齿状突骨折10例,横韧带损伤伴寰枢椎脱位7例,寰椎骨折3例。观察手术中与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相关的并发症,术后三维CT重建观察螺钉的位置。结果:CT横断面测量进钉点A、B、S到峡部的距离为1.75mm、9.01±0.62mm、5.77±0.53mm,S点置钉角度区间与A、B点置钉角度区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冠状面上S点距离峡部内上壁距离为4.30±0.49mm;S点进钉内倾角为30°、上倾角为26°时为最佳进钉角度。临床共置入枢椎椎弓根螺钉66枚,术中显露良好,未出现椎动脉、静脉丛损伤出血及脊髓、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术后三维CT复查显示所有枢椎椎弓根螺钉均未误入椎管或椎动脉孔,术中测量枢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横断面上与枢椎椎弓峡部内壁水平间距为5.44±0.72mm,冠状面上距离峡部内上壁为4.50±0.52mm,与术前S点测量值相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枢椎椎弓根与峡部存在恒定位置关系,以枢椎椎弓峡部内上壁为解剖参照行枢椎椎弓根置钉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8.
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复合蒂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7年4月-2004年12月,我科应用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复合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12例,术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9.
电子束CT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 概况电子束CT(electronbeamCT ,EBCT) ,又称超高速CT(ul trafastCT ,UFCT)。是美国Boyd博士于 1 983年开发并应用于临床的新型CT成像设备。与常规CT采用机械旋转的X线球管及检测器机架不同 ,EBCT应用先进的电子束技术产生快速旋转的扇形X线束 ,使扫描速度大大加快 ,达到了毫秒级 ,可有效消除心脏搏动带来的伪影 ,获得清晰的心血管图像 ,并实现了CT电影成像和血流成像 ,是CT技术的重大革新 ,开创了心血管疾病CT诊断的新纪元。我国自 1 995年引进EBCT并应用于临床以来 ,在心…  相似文献   
50.
CT扫描机架是CT采集数据的重要部件,由于其运转频繁,故障发生率也较高,而机架扫描旋转电机的速度故障,不仅影响DAS系统收集数据,严重时会导致整个系统不能工作。对于GE9800CT机,当运行M级初始化程序时,AXIAL CONTROL ON信号检测,AXIAL POT反馈输入及机架供电位置确定等,均与机架旋转速度有关。只有M级初始化成功后,方能进行轴位扫描。其基本工作过程是:在AXI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