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41.
42.
已知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作为细胞因子,与免疫应答及炎症反应有着重要的关系.近年来的研究揭示了这些细胞因子也参与了肿瘤的分化、发育和转移的过程.因此,我们测定了肾细胞癌患者肾摘除前后尿中上述三种细胞因子的浓度,探讨了这些因子是否可以作为肾癌诊断的瘤标.  相似文献   
43.
妊娠期输尿管结石的诊治特点(附1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妊娠期输尿管结石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15例妊娠期输尿管结石患者行B超、CT尿路造影(CTU)及磁共振尿路造影(MRU)等检查,行药物排石、双J管置入术及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等治疗.结果 B超发现输尿管结石8例;CTU检查发现输尿管结石2例;MRU检查发现输尿管结石5例;3例影像学未直接发现结石影,但B超发现肾盂输尿管扩张.10例行药物保守治疗,结石排出,其中2例行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5例介入治疗者中,4例行双J管置入术,1例在B超定位下行经皮肾穿刺造瘘术.术后所有孕妇均顺利生产,婴儿健康.结论 妊娠期输尿管结石的诊治需兼顾孕妇及胎儿的利益,尤其要考虑到可能对胎儿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经尿道2μm激光治疗高龄高危患者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86例75~95岁高龄高危BPH患者行经尿道2μm激光治疗术,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血清钠变化、手术并发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等指标,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86例患者激光治疗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42.8±177;32.2)min,留置尿管(3.2±177;2.4)d。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分别为(132±177;19)g/L和(126±177;22)g/L,血清钠分别为(142.6±177;4.6)mmol/L和(141.7±177;3.9)mmol/L,手术前后两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IPSS和QOL评分分别由术前的(21.6±177;5.2)分和(4.3±177;0.7)分降至(6.8±177;2.0)分和(2.0±177;0.2)分;Qmax由术前的(7.2±177;3.6)ml/s 升至(22.2±177;6.1)ml/s;残余尿量由术前的(160.6±177;26.6)ml降至(28.5±177;6.5)ml,手术前后各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2μm激光治疗高龄高危BPH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5.
目的总结肾上腺髓性脂肪瘤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分析21例肾上腺髓性脂肪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随访情况。患者术前均行内分泌、B超及CT检查;部分患者行MRI及131I-MIBG检查。结果21例患者均行肾上腺髓性脂肪瘤切除术,肿物直径4.5-12 cm,平均6.7 cm。病理诊断均为肾上腺髓性脂肪瘤。随访1-15年,未见复发。结论肾上腺髓性脂肪瘤是肾上腺的少见良性病变,多偶然发现,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6.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与嗜铬细胞瘤的临床鉴别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与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5北京协和医院14例节细胞神经瘤及32例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节细胞神经瘤组男8例,女6例;年龄16~63岁;肿瘤直径2·5~15cm。嗜铬细胞瘤组男14例,女18例;年龄19~74岁;肿瘤直径2~16cm。全部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切除肿瘤并经病理证实。结果节细胞神经瘤患者多无临床症状,查体时偶然发现肾上腺区占位;CT多表现为形态规则的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界光滑,质地均一,增强扫描强化不明显;24h尿儿茶酚胺在正常水平;131I-MIBG检测大部分阴性。嗜铬细胞瘤患者就诊时多有典型的阵发或持续性高血压症状;CT表现多为形态欠规则的实性、囊实性或单纯囊性占位,密度不均,增强后呈不规则明显强化;嗜铬细胞瘤内分泌功能活跃,24h尿儿茶酚胺检查显著升高;131I-MIBG检测大部分呈阳性,浓聚区域与占位病变位置相同。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与嗜铬细胞瘤在临床表现、影像学、内分泌检查和131I-MIBG等均有显著差异。通过仔细询问病史,正确的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术前基本能鉴别诊断。行开放或腹腔镜手术切除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7.
肿瘤标志物作为非侵入性的检查手段不仅可以用于肿瘤诊断和分型,对监测疾病复发和疗效判断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目前现有的检测方法没有达到理想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随着高通量技术的发展,新发现的许多膀胱癌的分子标志物如DNA/RNA类、蛋白质类和代谢产物类或多种标志物的组合为膀胱癌的检测提供了更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48.
 目的 回顾性分析29例功能静止型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以提高其诊治水平。 方法 分析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功能静止型嗜铬细胞瘤患者29例,总结患者年龄、肿瘤部位、肿瘤最大径、手术方式、术中血压变化、尿儿茶酚胺以及术前核医学检查等方面的临床特点。结果 患者血压正常,尿儿茶酚胺正常或稍高,肿瘤位于双侧肾上腺1例,右侧肾上腺13例,左侧肾上腺15例,直径1.5~14cm。腹腔镜手术切除25例,开放手术切除4例。23例术前接受药物准备,术中血压平稳,6例术前未行药物准备,其中2例术中出现血压剧烈波动。23例术前行生长抑素受体显像的患者中,有11例未见异常;11例术前行131IMIBG显像,1例未见异常。结论 对于功能静止型嗜铬细胞瘤,尿儿茶酚胺及生长抑素受体显像敏感性较低,对于CT表现可疑的,建议术前行131IMIBG显像,一旦确诊,应该在充分药物准备的基础上接受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肾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2年~2012年收治的2268例肾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年龄及病理类型分为不同的组别进行分析。结果 2 268例肾癌病例中<40岁,40~59岁和60岁以上患者数目分别为260(11.5%),1 178(51.9%),和830(36.6%)。不同年龄组间患者肿瘤大小及TNM分期无差异。但是,在有临床表现的病例中,<40岁的患者组中的症状性肾癌发生率较高;不同年龄组间肾癌的病理学类型无显著性差异。此外,比较年轻患者多采用肾部分切除术,年龄较高患者多采用肾癌根治术。结论 应重视对青年人群的健康体检,肾癌治疗的主要方式仍是根治性手术,但应重视保留肾单位手术。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输尿管癌腔内治疗(endoscopic resection,ER)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输尿管癌患者的腔内治疗过程:19例患者平均年龄65岁,其中输尿管上段肿瘤4例,中段2例,下段13例;肿瘤平均直径0.9cm,基底平均宽度0.5cm。19例患者中。13例行输尿管镜下电切除术,深达输尿管深肌层;6例位于输尿管膀胱壁段肿瘤患者行经尿道电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TUR),切除肿瘤及输尿管开口周围1.0~1.5cm正常膀胱黏膜,深达膀胱深肌层。均烧灼肿瘤基底,其中17例术后放置双J管4~8周。结果:手术均顺利,平均手术时间22.9min,平均出血量18ml,术后3天内拔除尿管出院。肿瘤分期分级:1例为TaG1,8例为T1G1,4例为T1G2,4例为T2aG2,2例为T2bG3。术后1周血Cr平均降低10.22mmol/L,BUN平均降低1.37mmol/L。随访4~67个月,无膀胱输尿管反流与肾积水,2例T2bG3患者分别于术后26个月、55个月输尿管局部肿瘤复发,再次行输尿管镜下肿物电切除术,2例于术后3年继发同侧输尿管开口附近膀胱癌。结论:低级别、窄基底的输尿管癌可选择性的行ER,手术微创、安全有效,患者恢复快,预后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