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1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研究慢性冠脉综合征(CCS)患者冠脉易损斑块的危险因素。方法:依据血管内超声VH-IVUS图像,于我院治疗的126例CCS患者被分为稳定斑块组(57例)与易损斑块组(69例),观察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并分析易损斑块的危险因素。结果:与稳定斑块组比较,易损斑块组血浆空腹血糖(FB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髓过氧化物酶(MPO)、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均显著升高,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PO、Lp-PLA2、hsCRP、FBG为CCS患者易损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23~7.544,P<0.05或<0.01)。MPO、Lp-PLA2、hsCRP、FBG单独检测及四者联合检测诊断冠脉易损斑块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6、0.914、0.889、0.610、0.991,灵敏度分别为68.1%、87.0%、79.7%、44.9%、97.1%,特异度分别为93.0%、91.2%、91.2%、87.7%、94.7%。结论:血浆MPO、...  相似文献   
102.
陈寅萤  王忠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21):3198-3202
缺血性脑血管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而且其病理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氧自由基产生、钙超载、炎症反应等多个方面。中药清开灵注射液对脑血管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因此对其药理作用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综述了近年来新型复方中药——精制清开灵注射液治疗脑缺血的药理作用的相关研究,从调节炎症反应、神经营养因子、血脑屏障和血管保护及其他4个方面阐述了其单一有效组分及组分配伍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药理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3.
多肽,蛋白质药物的微球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生物大分子药物微球给药系统的现状,包括长效注射剂,鼻腔、口服给药微球、毫微球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各剂型的释药机理,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4.
大多数复杂疾病并非是由单个致病基因引起的,而是多个基因或其产物功能紊乱所致调控网络失衡的结果.而药物则是通过作用于疾病网络中的多个靶点,对各靶点的作用产生协同效应,从而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进行干预,最终达到治疗效果.与作用于单个分子或通路的传统方法不同,高通量数据的网络分析方法从疾病和药物相关网络的构建、网络分解及亚网络生物学意义的确认3个层次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有助于更好地研究疾病病理和药物作用机制,为多组分多靶点的巾药药理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5.
106.
本研究旨在探讨穿孔素(perforin)基因PRF1突变是否为获得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发病的遗传易感性基础。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31例SAA患者及15名正常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基因组DNAPRF1外显子2(exon2)及外显子3(exon3);用双脱氧终止法测序,与GenBank报道序列核对寻找突变位点;发现突变序列克隆入M13噬菌体载体中,对所得2条染色体相应序列分别测序,以确定不同突变在染色体上的分布。结果表明:在SAA患者,发现了2处基因突变即822位C>T纯合子突变(无义突变)及907位G>A杂合子突变(Met303Val);rs885822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分布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穿孔素基因突变可能是部分SAA患者的遗传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T细胞免疫状态与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以25例ITP患者(患者组)和1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辅助性T细胞(Th)亚群、活化状态T细胞及调节性T细胞(Treg)的比例.结果:患者组较对照组CD3+CD4+/CD3+和CD4+/CD8+(Th/Tc)比例下降,CD3+CD8+/CD3+的比例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CD8+HLA-DR+/CD3+、CD8+CD25+/CD3+、CD8+HLA-DR+/CD8+及CD8+CD25+/CD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Th1/Th2的比值高于对照组,CD4+CD25+CD127dim/CD4+调节性T细胞(Tre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TP患者外周血Th、Tc、Th/Tc亚群紊乱,Th1/Th2向Th1细胞极化,Treg细胞减少参与了该病的免疫发病.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观察伏立康唑治疗血液病患者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6—2008年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住院的93例血液病患者并发IFI的临床表现及使用伏立康唑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93例IFI患者中确诊4例(4.3%)、临床诊断76例(81.7%)、拟诊13例(14.0%)。感染部位以肺部为主(87例,占93.5%),鼻腔感染2例(2.2%),血流感染2例(2.2%)、中枢神经系统和肝脏感染各1例。G试验阳性者74例(80.0%)。22例有真菌学依据,其中念珠菌12例(54.5%),曲霉菌7例(32.0%),隐球菌1例(4.5%),其他2例(9.0%)。出现影像学改变者71例(76.3%),以磨玻璃影最多(44例),其次为多发斑片状阴影(13例),不规则多发结节高密度影5例,有晕轮征者4例,有空洞形成者2例,其他改变3例。伏立康唑静脉用药时间平均14d,序贯伏立康唑口服平均20d,总疗程约34d。93例IFI患者治疗有效71例(76.4%),疗效不佳11例(11.8%),死亡11例(11.8%)。其中拟诊组有效率84.6%,临床诊断组有效率77.6%,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外周血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初治、27例完全缓解(CR)MM患者以及25例健康成年人外周血CD4+ T细胞、Tregs数量,并检测Tregs表面功能分子CTLA-4及其凋亡相关蛋白CD95、bcl-2、Caspase3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特点及疗效的关系。  结果  初治组CD4+ T细胞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比例低于对照组(P < 0.05),Ⅲ期初治患者CD4+ T细胞明显低于Ⅰ、Ⅱ期患者(P < 0.05);初治MM组Tregs占CD4+ 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CR组和正常对照组(P < 0.05),初治Ⅲ期患者Tregs占CD4+ 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初治Ⅰ、Ⅱ期患者(P < 0.05)。初治组、CR组和正常对照组Tregs的表面CD95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 > 0.05),初治组CTLA-4表达高于CR组(P < 0.05)和对照组(P < 0.01),CR患者CTLA-4高于对照组(P < 0.05),初治组Tregs胞浆内bcl-2水平高于CR组(P < 0.05)和对照组(P < 0.01),CR组高于对照组(P < 0.05),初治组和CR组Tregs胞内Caspase3的水平低于对照组(P < 0.05)。初治组Tregs占CD4+比例与骨髓瘤数量呈正相关(P < 0.05),且Tregs比例与治疗前后浆细胞下降值成反比(r=0.735,P < 0.05)。  结论  MM患者外周血Tregs水平升高,与瘤细胞负荷及疾病的分期呈正相关,与疗效呈负相关;Tregs水平增高与其抗凋亡能力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10.
产程中头位异常是影响产程正常进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我们对产程中出现的难产隐患——枕后位行膝胸卧位法进行纠正 ,使难产变顺产 ,成功率达 86 % ,效果明显。1 资料与方法我院从 1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对 36例在第二产程中发现胎方位为枕后位的正常产妇行膝胸卧位进行纠正 ,36例均为初产妇 ,年龄最大 38岁 ,最小 2 3岁 ,平均为2 7.4岁。进入活跃期后 ,因产程进展困难行内诊检查 ,确定骨产道无异常 ,无头盆不称 ,宫缩有效 ,胎儿情况良好 ,破膜后确诊为枕后位者行膝胸卧位 ,时间应控制在正常产程时限内。转位成功标志 :阴道分娩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