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恶性肿瘤病人伴胸腹水在临床上比较常见 ,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我科自 1995年 8月至 1996年 6月采用条形野照射技术 ,使用 6MV -X线直线加速器 ,治疗恶性肿瘤胸腹部浆膜腔积液 12例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全组 12例中男 4例 ,女 8例。年龄 2 5~ 76岁 ,平均 5 5 .7岁。肺癌 4例 ,乳腺癌 4例 ,肉瘤 1例 ,引起的为胸腔积液。直肠癌 2例 ,肉瘤 1例 ,引起的为腹腔积液。病理肺鳞癌 3例 ,乳腺单纯癌 2例 ,浸润癌 1例 ,湿疹样癌 1例 ,直肠腺癌 2例 ,子宫肉瘤 1例 ,右上肢滑膜肉瘤 1例 ,1例未得到病理和细胞学证实。… 相似文献
13.
复方抗生素制剂治疗放射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应用抗生素和激素制剂治疗放射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材料与方法食管癌(兜例)、中央型肺癌(19例)和纵隔肿瘤(5例)共计116例,随机分为防护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食管均包括在放射野内。复方抗生素制剂为内含抗生素(氧氟沙星)及地塞米松等成分的液体制剂。防护组在出现咽下疼痛、胸骨后疼痛及吐粘液痰时开始用药。药物为液体制剂,口服20ml/次,3次/日,连续用药至反应完全消失后3-5天。对照组则采用静脉滴注青霉素NO万U加地塞米松10mg,用药14天左右,治疗粘膜反应以自觉症状来判定疗效。自觉咽下疼痛、胸骨后疼痛完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细胞角蛋白阳性淋巴结间质网状细胞肿瘤(CIRC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组织发生、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方法 应用光镜、免疫组化染色及电镜观察1例男性患者腹膜后CIRCT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光镜下淋巴结结构大部分破坏,代之以大量呈席纹状、束状或不规则排列的梭形瘤细胞;瘤细胞胞膜不清,胞质淡伊红染,核轻度异型,核膜清晰,呈空泡状,核仁明显,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0~2个/10 HPF.瘤细胞vimentin、CK8/18、SMA和EGFR(+),CD21+35、clusterin、CD1a、desmin、S-100、CD68和ALK-1(-).电镜下瘤细胞表面有纤细的胞质突起,相互交错排列,细胞间见发育不良的桥粒样结构,单个细胞外或细胞巢间有基底膜样物质和长间距胶原围绕.结论 CIRCT起源于淋巴结辅助树突状细胞中的纤维母细胞性网状细胞(FBRC),非常少见,易被误诊为其他辅助树突状细胞肿瘤甚至转移癌,免疫组化检查是确诊的主要依据,电镜检查也极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FDC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生物学行为、治疗和预后.方法 对1例累及全身多处淋巴结的FDCS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免疫组化染色及EBV编码的小RNA原位杂交检测,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患者病变累及全身多处淋巴结,伴随全身荨麻疹和关节肿痛.瘤组织排列成束状、席纹状.瘤细胞胞膜欠清,胞质淡伊红染,胞核卵圆形,有异型,核膜清晰,呈空泡状,核仁明显,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2~4个/10HPF.瘤组织中散在少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免疫组化瘤细胞clusterin、SNA和vimentin弥漫(+),CD21+35和S-100局部(+),CD1a、desmin、CK8/18和CD68(-).EBER原位杂交(-).结论 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是罕见的起源于淋巴结和结外淋巴组织间质细胞的恶性肿瘤,诊断依赖于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阳性淋巴结间质网状细胞肿瘤(CIRC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组织发生、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方法应用光镜、免疫组化染色及电镜观察1例男性患者腹膜后CIRCT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光镜下淋巴结结构大部分破坏,代之以大量呈席纹状、束状或不规则排列的梭形瘤细胞;瘤细胞胞膜不清,胞质淡伊红染,核轻度异型,核膜清晰,呈空泡状,核仁明显,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0~2个/10HPF。瘤细胞vimentin、CK8/18、SMA和EGFR(+),CD21+35、clusterin、CD1a、desmin、S-100、CD68和ALK-1(-)。电镜下瘤细胞表面有纤细的胞质突起,相互交错排列,细胞间见发育不良的桥粒样结构,单个细胞外或细胞巢间有基底膜样物质和长间距胶原围绕。结论CIRCT起源于淋巴结辅助树突状细胞中的纤维母细胞性网状细胞(FBRC),非常少见,易被误诊为其他辅助树突状细胞肿瘤甚至转移癌,免疫组化检查是确诊的主要依据,电镜检查也极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结直肠原发性腺鳞癌的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结直肠原发性腺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组织发生、生物学行为和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在其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光镜、免疫组化标记及HPV原位杂交技术对5例发生于结肠的腺鳞癌进行临床组织病理学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男3例,女2例,平均51岁.肿瘤位于结肠肝曲、脾曲、横结肠和乙状结肠距肛门12 cm及14 cm处.主要症状为便血、腹痛、腹泻和消瘦.4例患者分别死于术后12、21、22和33个月,1例术后3个月生存.镜下癌组织有腺癌和鳞癌成分共同组成,可见两种成分的移行.鳞癌细胞表达CK5/6、34βE12和p63,而腺癌细胞均阴性表达.腺癌细胞均表达CDX-2,鳞癌细胞弱阳性或阴性表达,二者均不表达TTF-1.原位杂交显示HPV6/11和HPV16/18均阴性.结论 结直肠原发性腺鳞癌是肠道恶性肿瘤的罕见类型,组织起源尚无定论,临床预后较单纯腺癌差.HPV6/11和HPV16/18感染与结直肠腺鳞癌的发生关系还难以明确. 相似文献
19.
胃癌细胞中EphA7蛋白高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了解EphA7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等方面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方法对胃癌组织及其正常黏膜中受体酪氨酸激酶EphA7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测定。结果:对52例胃癌标本检测发现,EphA7蛋白表达水平在不同患者的胃癌组织和正常黏膜细胞中呈不同形式的分布。比较EphA7蛋白在胃癌细胞和正常黏膜细胞中的表达阳性率和强度,可将胃癌分为高表达和非高表达两组。统计学分析发现,EphA7蛋白高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有关(P=0.016)以及与肿瘤分期有关(P=0.033)。结论:EphA7蛋白表达水平在胃癌患者中分布不同。EphA7蛋白高表达在胃癌的发病和疾病进展中可能发挥着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背景与目的:受体酪氨酸激酶Eph基因家族在生长发育和肿瘤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本课题研究EphA1在胃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联系,旨在探索EphA1基因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 RT-PCR)检测胃癌组织和正常黏膜中EphA1转录子的表达.通过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查启动子区相关的CpG岛甲基化状态.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细胞的EphA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EphA1转录子在34%(19/56)的样本中表达下调,25%(14/56)的样本中表达上调,41%(23/56)的样本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phA1转录子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P=0.05)、分期(P=0.001)以及淋巴结转移(P=0.011相关.在检查的15例EphA1下调的标本中,12例检出甲基化EphA1 DNA;在5例上调的标本中,仅1例检出甲基化DNA;18例表达无差异的标本中,3例检出甲基化DNA(P=0.001).145例组织标本中EphA1蛋白表达与转录子表达的临床意义相符.随访89例患者分析生存时间发现,EphA1下调者预后比上调者长(P=0.005).结论:EphA1可能在胃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