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24篇 |
免费 | 184篇 |
国内免费 | 13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篇 |
儿科学 | 26篇 |
妇产科学 | 50篇 |
基础医学 | 90篇 |
口腔科学 | 51篇 |
临床医学 | 343篇 |
内科学 | 258篇 |
皮肤病学 | 10篇 |
神经病学 | 40篇 |
特种医学 | 102篇 |
外科学 | 186篇 |
综合类 | 844篇 |
预防医学 | 370篇 |
眼科学 | 33篇 |
药学 | 477篇 |
16篇 | |
中国医学 | 396篇 |
肿瘤学 | 14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3篇 |
2023年 | 99篇 |
2022年 | 90篇 |
2021年 | 136篇 |
2020年 | 63篇 |
2019年 | 90篇 |
2018年 | 77篇 |
2017年 | 44篇 |
2016年 | 82篇 |
2015年 | 60篇 |
2014年 | 128篇 |
2013年 | 132篇 |
2012年 | 169篇 |
2011年 | 167篇 |
2010年 | 174篇 |
2009年 | 175篇 |
2008年 | 168篇 |
2007年 | 140篇 |
2006年 | 139篇 |
2005年 | 149篇 |
2004年 | 101篇 |
2003年 | 148篇 |
2002年 | 106篇 |
2001年 | 77篇 |
2000年 | 85篇 |
1999年 | 46篇 |
1998年 | 61篇 |
1997年 | 59篇 |
1996年 | 65篇 |
1995年 | 52篇 |
1994年 | 46篇 |
1993年 | 32篇 |
1992年 | 24篇 |
1991年 | 20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20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25篇 |
1985年 | 18篇 |
1984年 | 16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19篇 |
1981年 | 14篇 |
1980年 | 9篇 |
1979年 | 6篇 |
1959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2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目的 对比分析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MDP) SPECT与18F-氟化钠(NaF) PET/CT术前诊断肺癌骨转移灶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74例肺癌患者,其中107例接受18 F-NaF PET/CT检查,167例接受99mTc-MDP SPECT检查,以病理学结果或随访结果作为标准进行分析.结果 107例肺癌术前18 F-NaF PET/CT显像中,2例骨骼病灶性质待定;167例99mTc-MDP SPECT显像中,18例骨骼病灶性质待定.18F-NaF PET/CT和99mTc-MDP SPECT术前诊断肺癌骨转移灶的灵敏度分别为100%(32/32)和87.72%(50/57),前者高于后者(P=0.046),特异度分别为98.67%(74/75)和92.73%(102/1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237,P=0.135);二者的准确率分别为99.07%(106/107)和91.02%(152/167),前者高于后者(x2=6.287,P=0.012).结论 18F-NaF PET/CT骨显像术前评价肺癌骨转移较99mTc-MDP SPECT的灵敏度和准确率高,是肺癌术前评价骨转移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993.
患者,男,52岁.于2009年12月8日无意触及颈部右侧颌下肿块,约30 mm×10 mm,无触痛,局部无红肿、热痛,无分泌物,活动度差.遂入住我院血液科.入院查体中度贫血貌,KPS 70分,颈部双侧、左侧腋窝、双侧腹股沟可触及多枚肿大淋巴结,最大约34 mm×14 mm、质硬、无压痛、活动度差.血常规:WBC 31.8×109/L,淋巴细胞3.8×109/L,单核细胞5.4×109/L,嗜酸粒细胞2.41×109/L,嗜碱粒细胞3.11×109/L,HGB 69 g/L,PLT 171×109/L.外周血细胞分类可见白细胞比例增高,原始细胞0.03,中幼粒细胞0.05,晚幼粒细胞0.06,嗜酸粒细胞0.23,嗜碱粒细胞0.13,血小板多见.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从心肌灌注模型角度出发,对13N-NH3·H2O动态心肌灌注显像的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并对不同模型进行评价.方法 对4名正常体检者行13N-NHa·H2O动态心肌灌注显像,用Carimas软件分别通过Duke模型和Michigan模型进行定量分析,比较心肌血流量(MBF)、心肌氨水摄取率(k1)、心肌氨水洗脱率(kz)等定量指标.结果 Duke模型测得心肌的整体MBF、k1均为(0.770±0.332)ml/(g·min),k2为(0.219±0.253)min-1;Michigan模型测得心肌的整体MBF为(0.825±0.401)ml/(g·min)、k1为(0.704±0.256)ml/(g·min)、k1/k2为(3.134±0.715)ml/g.两模型测得的结果线性相关且均符合相关文献的报道,但Duke模型测得心尖部位的MBF和k1较Michigan模型均偏大.结论 使用PET/CT 13N-NH3·H2O动态心肌灌注显像定量分析可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模型.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瓣膜病巨大左心室病人的临床特点,及影响手术疗效的主要因素,提高瓣膜置换术后的疗效。方法:共47例瓣膜病巨大左心室病人行瓣膜置换术,其中主动脉与二尖瓣双瓣置换35例,二尖瓣置换5例,主动脉置换7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形42例,左房折叠4例。结果:术后早期并发症14例(349/6),死亡2例(4.259/6),影响瓣膜置换手术早期疗效的主要因素是严重左室扩大,严重左室收缩功能下降,射血分数(EF)<0.40,左室短轴缩短率(FS)<0.25和严重低心输出量综合征,和围术期室颤。结论:掌握合适手术时机,注意心肌保护措施,最大限度地保留心内结构是巨大左心室病人瓣膜置换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6.
N5,N10-亚甲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心肌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N^5,N^10-亚甲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心肌梗死的关系。运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片长多态性技术检测178例心肌梗死患者及178例正常人N^5,N^10-亚甲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荧光检测仪测定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发现,N^5,N^10-亚甲四氢叶酸还原酶有3种基因型,即纯合子突变型(TT),杂合子突变型(TC)及正常型(CC),心肌梗死组TT型频率为35.4%,TC型频率为53.8%。CC型频率为10.8%。T等位基因频率为62.3%。C等位基因频率为37.7%,正常组中TT型频率为20.1%。TC型频率为55.8%。CC型频率为24.1%。T等位基因频率为32.1%,C等位基因频率为67.9%,且心梗死组TT高于正常组。正常人群中TT基因型者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明于(TC CC)基因型者,心肌梗死患者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多因素分析显示,N^5,N^10-亚甲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突变型TT可能是心肌梗死发病一个危险因素,结论提示,N^5,N^10-亚甲四氢叶酸还原酶TT基因型突变可能升高个体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N^5,N^10-亚甲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可能是心肌梗死的易感基因之一,N^5,N^10-亚甲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突变型TT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心肌梗死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7.
冠心病患者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 E(apo E)基因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 (CHD)患者的关系以及对中国人血脂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择 6 8例年龄≤ 5 5岁的 CHD患者为 CHD1 组、136例年龄≥ 6 5岁的 CHD患者为 CHD2 组及 136例健康对照者为对照组 ,测定空腹血清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水平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Hha I内切酶消化及聚丙烯胺疑胶电泳的方法确定 apo E基因多态性。 结果 :Apo E3/ 4基因型频率和 E4等位基因频率在 CHD1 组明显高于 CHD2 组和对照组 (P<0 .0 1) ,CHD2 组和对照组无差别。 CHD1 组与对照组血脂水平无差别 ,而 CHD2 组的 TC、低密度脂蛋白 (L DL - C)水平明显高于 CHD1 组和对照组 (P<0 .0 1)。不同的 apo E基因型其 TC、L DL- C浓度存在显著性差异。 结论 :Apo E基因多态性是影响 TC、L DL- C水平的重要遗传因素之一 ;Apo E4与 CHD有明显的相关性 ,即 apo E4可能是早发 CHD独立的易患遗传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8.
编者按"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但由于多种动物病原体的不断出现和变异,对我国畜禽业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在一定程度上对国民生活和健康产生了潜在影响.多种病原如细菌或病毒可造成动物腹泻性疾病,此类疾病的感染主要靶器官是消化道和胃肠道,导致动物营养吸收障碍,肠内容物增多,出现呕吐、腹泻和脱水等临床症状,幼龄动物死亡率极高.尤其是病毒性腹泻疾病因常规抗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分析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发生鼻窦炎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回顾性分析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发生鼻窦炎的影响因素。结果:153例鼻咽癌放疗后患者中有66例发生了鼻窦炎。T分期较高、鼻腔有侵犯的患者鼻窦炎发生率较高(P=0.003;OR=1.983和P=0.024;OR=2.353)。放疗中及放疗后有进行鼻咽冲洗处理的患者鼻窦炎发生率较低(P=0.000;OR=0.183)。结论:对于鼻咽癌患者,特别是T分期较高、有鼻腔侵犯的患者,加强放疗中及放疗后鼻咽冲洗可减少鼻窦炎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