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55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00篇
中国医学   55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治疗高原反应性头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以快速进藏人员为研究对象,采取区组随机法将高原反应性头痛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7例。对照组采取休息、减少活动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尼莫地平片20 mg, tid,治疗3 d于第4天进行疗效评估,随访1周。采用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定治疗效果,同时统计尼莫地平主要不良反应低血压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完成观察45例,有效率84.44%,控制率88.89%;对照组完成观察46例,有效率41.30%,控制率58.70%,两组有效率和控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血压发生率为4.3%,对照组为2.1%(P>0.05)。结论 尼莫地平对高原反应性头痛有明显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82.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法研究含藏药白狼毒方剂用药规律,为临床规范药用、新组方思路提供参考。方法:从藏医药著作中搜集明确含有白狼毒的方剂,利用Microsoft Excel 2019及中医传承计算平台(TCMICS 3.0)软件,分析含藏药白狼毒方剂中高频药物、主治疾病及药物关联规则等。结果:从《藏医药方剂大全》等藏医药著作中搜集到含藏药白狼毒方剂119首,涉及单味药材共有190味,其与白狼毒配伍频次较高的有诃子(72/119)、大狼毒(66/119)、麝香(48/119)、巴豆(41/119)、穗序大黄(40/119)、藏菖蒲(38/119)等;主治疾病共有40种,主要有瘟疫病、黄水病、消化不良病等病种;基于Apriori算法,关联规则分析,得出频次较高的核心药物组合有诃子→白狼毒、大狼毒→白狼毒、麝香→白狼毒等。结论:藏药材白狼毒味苦、性温,与清热、消炎、干黄水、胃温消食、治疗瘟疫病类药材配伍使用频率较高。组方配伍中苦味药占比较高,具有治赤巴作用,可凉温兼顾配伍使用。药味苦、辛相辅,味的十七效药性值中凉、钝、轻、糙占比较高,凉、钝对应治疗赤巴病热、锐的特性,因此多用于三因中赤巴偏盛的瘟疫...  相似文献   
383.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可供人类选择的食物种类越来越多,加上快速的生活节奏,使辛辣生冷食物更受人们的喜爱,致使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明显增加。该病主要以腹胀、隐痛为临床表现,逐渐加重导致继发严重恶性疾病。目前西医对该病没有确切疗法,但藏医学是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悠久的实践经验的一门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传统医学,在提高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改善癌前病变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优势。藏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例分析与临床研究数据同步发展,但针对该病发病原因的研究资料较少。本文从藏医角度分析近几年来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因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84.
目的 探讨铜仁市高中生视屏娱乐时间、睡眠情况与抑郁症状的现状及睡眠情况在不同类型视屏娱乐时间与抑郁症状关联中的中介作用,为青少年抑郁症状的预防及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式随机抽取铜仁市2所高中的1 14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视屏娱乐时间、睡眠情况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联。用Bootstrap法检验睡眠情况的中介效应。结果 铜仁市高中生平均每日视屏娱乐时间(ST)为(2.08±2.30) h/d, 32.3%的报告者ST>2 h/d;睡眠障碍的检出率为34.5%;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30.3%。手机/平板视屏时间长及睡眠质量差(PSQI得分高)、睡眠时长短、睡觉时点晚对抑郁症状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其回归系数β及95%置信区间(CI)分别为0.464(0.102~0.825)、1.590(1.434~1.747)、-1.451(-2.028~-0.874)、3.859(2.689~5.030)。与ST≤1 h/d组相比,ST>3 h/d组抑郁症状检出率显著升高(AOR=1.543, 95%CI:1.038~2.293,P<0.0...  相似文献   
385.
386.
目的 探讨4 500 m以上超高海拔地区脑出血患者血肿量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那曲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126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民族、病史、出血部位及入院体征等指标,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各指标与血肿量的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血肿量的影响因素。根据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预后良好组,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2组各项指标的差异,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 <0.05)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患者入院时收缩压、入院血红蛋白(HGB)、入院红细胞压积(HCT)与血肿量存在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收缩压是血肿量的影响因素(P <0.0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入院时血肿量、是否脑疝、入院时HCT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GCS评分和入院HCT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0.05)。结论 超高海拔地区脑出血患者入院时收缩压是血肿量的影响因素,收缩压越高,血肿量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