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1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2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6篇 |
临床医学 | 39篇 |
内科学 | 29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22篇 |
外科学 | 43篇 |
综合类 | 77篇 |
预防医学 | 10篇 |
药学 | 31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3篇 |
肿瘤学 | 16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16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21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12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65年 | 2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CD14+单核细胞人白细胞DR抗原在脓毒症早期检测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脓毒症早期免疫抑制状态的监测方法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36例脓毒症患者入住重症监护室(ICU)当日,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CD14+单核细胞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水平,同时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通过相关分析比较两者评价脓毒症预后的临床价值.结果 36例脓毒症患者入ICU时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30%者占16.67%(6/36例),APACHEⅡ评分为(24.17±4.45)分,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r)=0.212,P=0.687;所有患者均死亡.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40%者占27.78%(10/36例),APACHEⅡ评分为(23.50±4.30)分,两者之间r=-0.251,P=0.484;病死率为80%(8/10例).结论 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30%是免疫抑制的判断指标,对脓毒症预后的判断可能优于APACHEⅡ评分.脓毒症发病早期存在原发性免疫抑制,提示经典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CARS)假说可能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2.
目的探讨苯海拉明足三里注射联合耳穴压豆护理在化疗致胃肠道反应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112例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0例患者予以盐酸帕洛诺司琼静脉注射防治胃肠道反应,观察组62例患者予以苯海拉明足三里注射联合耳穴压豆护理防治胃肠道反应。比较两组患者围化疗期恶心和呕吐情况、体质量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围化疗期恶心、呕吐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体质量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苯海拉明足三里注射联合耳穴压豆护理防治化疗致胃肠道反应具有良好的效果,与盐酸帕洛诺司琼比较,优势在于能增加患者的体质量,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3.
164.
目的 观察健脾补肺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及毒副反应.方法 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紫杉醇+顺铂(TP)化疗联合自拟健脾补肺汤,对照组单纯应用TP方案化疗.观察和比较两组的疗效、生活质量及肝肾功能损害.结果 两组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418,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率70%,高于对照组的40%(x2=6.545,P <0.05);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减少及肝功能受损程度均小于对照组(Z=-2.516、-2.184、-2.059、-2.097,均P<0.05).结论 健脾补肺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不能提高疗效,但能减轻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5.
患者男性,21岁,因右胁肋刀刺伤入科。血压14.7/9.33kPa,脉搏86次/min,呼吸平稳。X光胸片无血气胸。疑腹腔内脏损伤急诊手术。术中见腹腔内有250ml积血,肝右叶膈面有一2.5cm入口贯通伤,出口在肝右叶脏面,出血已止,未伤及肝门,予以修补;胃结肠韧带有血肿,打开后见胰 相似文献
166.
目的 观察三七脂肝丸联合益生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及对脂肪肝指数及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92例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三七脂肝丸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三七脂肝丸联合益生菌治疗,均持续治疗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肝功能、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指标;计算脂肪肝指数(FLI)。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T)、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LI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七脂肝丸联合益生菌治疗可以明显降低脂肪肝指数,调节脂代谢,改善肝功能,提升NAFLD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7.
严重多发伤的“123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10月~1999年10月,ICU治疗94例严重多发伤,伤情用ISS法评分均值34.1分.用APACHEⅡ记分19.4分,均高于1993年郑州多发伤会议拟定的重伤员标准.其并发症MODS或MOF19例、ARDS16例、严重感染20例.疗效:治愈76例(80.8%)死亡18例(19.1%),总死亡率略低于国内有关的大宗病例的报告.治疗方法可归纳为"123疗法":一个中心,以纠正组织氧供、改善微循环灌注为中心,其中对严重创伤性休克病人应用了自研的补液速速度调节公式V=R+B,其准确率为90.2%.两个重点,一是原发伤的早期处理,此为治"本"之举,极为重要.二是充分合理的氧供,根据DO2=1.34×Hb×CO×SaO2,可在提高Hb、CO、SaO2上下功夫,针对出现的创伤性ARDS,应用自研的创伤性ARDS发生指数公式进行了测试,I=PF-(N+T+F+M+X),在测试的1103例创伤病人中准确率达89.6%.三个环节,一是各脏器功能的监测和支持,二是营养的支持,三是感染的预防. 相似文献
168.
结肠造口术是常用的一种较为简单的术式,但术后并发症并不少见。本文回顾分析188例结肠造口术后局部并发症(11种40例)的发生原因,并提出防治意见,以期唤起注意。讨论 1.肠袢回缩10例。均为外置袢式造口病例,发生在固定肠段7例,活动肠段3例。回缩的原因,3 相似文献
169.
<正>胃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恶性肿瘤死亡的第2位。在国内胃癌发病与病死率仍居首位,病死率居高不降是由于早诊断率低(I期仅10%),手术切除率低(根治切除率50%~60%),5 a生存率低,总生存率30%[1]。进展期胃癌(AGC)因其肿瘤生物学特征,即使是根治切除,局部复发率仍高达50%[2]。淋巴结转移发生率60%,复发和转移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3]。近年新化疗药物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研究出现高潮,但均未见到突出的上乘表现,并增加了患者 相似文献
170.
血管生成与胆囊癌发展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肿瘤微血管密度(MVD)与胆囊癌的侵袭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用抗人因子Ⅷ相关抗原(FⅧRAg)的单克隆抗体测定42例人胆囊癌组织中的MVD,并分析其与胆囊癌各种病理因素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MVD与胆囊癌浸润深度(P<0.05)、淋巴结转移(P<0.01)和远处转移(P<0.05)密切相关,而与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无关(P>0.05);MVD>54.82的胆囊癌患者5年生存率较低。结论 肿瘤微血管密度与胆囊癌浸润深度、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对判断胆囊癌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