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12.
目的:探讨马兜铃酸(从)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机制及小G蛋白Racl在此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以溶剂作为对照组,从以浓度10μg/mL作用于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培养24h后,WST-1法检测细胞增殖的抑制率;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核的形态变化;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Ⅲ型胶原和Racl蛋白的表达;real—time RT—PCR检测TGF—D1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Racl和TGF—β1含量,并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从可明显抑制NRK-52E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从以10μg/mL处理NRK-52E细胞24h后,TGF—β1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并且细胞外基质成分Ⅲ型胶原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此外,从也可诱导小G蛋白Racl的表达(P〈0.05)。相关分析显示,AA诱导NRK-52E细胞损伤过程中,Racl的表达量与TGF—β1的分泌水平呈现明显正相关(r=0.967,P〈0.01)。结论:从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纤维化样改变,同时伴有Racl蛋白的高表达;Racl及其介导的信号通路可能被TGF-β1的高表达所活化,进而参与从所致的胶原累积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曲古抑菌素A(TSA)诱导胰腺癌细胞PANC-1细胞凋亡机制。方法 TSA 0.1~0.6μmol.L-1培养PANC-1细胞0~48 h,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并计算IC50。TSA 0.4μmol.L-1PANC-1培养0~48 h,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变化。TSA 0.4μmol.L-1PANC-1培养0~12 h,检测胱天蛋白酶3活性。TSA 0.4μmol.L-1与PANC-1培养24 h,实时定量PCR检测c-myc,p53,Bcl-2,Bax,存活素,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TIMP-1)和Notch-1基因的表达。TSA 0.4和0.6μmol.L-1与PANC-1培养24 h,细胞免疫化学方法检测Notch-1蛋白的胞内活性形式NICD表达。结果TSA可以明显抑制PANC-1细胞增殖,12,24和48 h的IC50值分别为0.42,0.32和0.19μmol.L-1,具有量效(r=0.640,P=0.01)和时效(r=0.768,P=0.002)关系。Hoechst 33258染色结果表明,TSA 0.4μmol.L-1增加PANC-1细胞核的蓝色荧光并出现凋亡特征。TSA 0.4μmol.L-1作用4,8和12 h后,胱天蛋白酶3的活性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的1.62±0.12,2.68±0.17和(3.92±0.23)倍。PCR结果显示,TSA 0.4μmol.L-1作用24 h后,p53,c-myc和存活素mRNA表达下降,分别为对照组的(18.3±5.1)%,(24.2±0.9)%和(15.8±1.0)%,Bcl-2和Notch-1 mRNA未见明显变化,而Bax,MMP1和TIMP-1 mRNA升高(P<0.05),Bcl-2/Bax比值降低到正常对照组的(13.0±2.8)%。Notch-1活性分子NICD明显升高(P<0.05)。结论TSA可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胰腺癌PANC-1细胞凋亡,而且使Notch-1激活,促进转移相关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血管钙化的抑制作用,观察不同浓度的Res对高钙高磷诱导的人脐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hVSMC)成骨样转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VSMC细胞,通过形态学和α-SMA标记进行鉴定。用高钙高磷(钙2.5 mmol/L、磷3.0 mmol/L)培养基诱导hVSMC成骨样转化,通过茜红素染色法鉴定成骨样转化。以普通培养hVSMC作为对照组,加高钙高磷为阳性对照组,实验组为阳性对照加不同浓度的Res(5、10、20 μmol/L)干预,培养12 d后,检测各组细胞含钙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VSMC成骨样转化相关基因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骨形态蛋白(BMP-2)、骨桥蛋白(OPN)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标记方法检测BAP、BMP-2、OPN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细胞内含钙量明显升高约5倍,α-SMA蛋白表达下降,而成骨样细胞特异性标记BAP、BMP-2、OPN mRNA和蛋白质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不同浓度Res干预后后,细胞内含钙量下降,BAP、BMP-2、OPN mRNA水平降低(P<0.05、0.01);BMP-2及OPN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并与Res浓度呈负相关。结论 hVSMC在高钙高磷条件下发生成骨样转化,而Res抑制此过程的进展并与其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肾移植受者的多药耐药基因1(MDR1) C3435T和G2677T/A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对他克莫司(Tac)个体化应用及受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127例移植肾功能稳定的肾移植受者进行随访,采用引物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分析其MDR1基因C3435T和G2677T/A的SNP,并监测受者全血Tac浓度谷值.结果 91例(71.65%)接受常规Tac三联免疫抑制治疗(非辅助治疗者),另36例受者(28.35%)需要辅助药物提高Tac浓度(辅助治疗者).3435C基因型者在辅助治疗者中占68.05%,在非辅助治疗者中占48.35% (P<0.01).非辅助治疗者中,MDR1G2677T/A、C3435T各基因型的血Tac浓度/剂量[单位为(μg/L)/(mg/kg)]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3435T-G2677T/A的单倍体分析也为相同结果(P>0.05).4年随访期间,13例移植肾功能丧失,其中84.6%(11/13)的受者有MDR1 3435C基因位点,与移植肾功能正常者相比较,此基因型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需要用辅助治疗升高Tac浓度的肾移植受者,其3435C基因型出现的几率高,C基因型受者可能倾向于发生移植肾功能丧失.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α(ESRα)、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发病风险关系。方法选取189例乳腺癌患者和374名非癌女性对照人群为研究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测序检测ESRα基因rs2234693和rs9340799位点、VDR基因rs10735810位点的多态性。结果 ESRα基因rs9340799位点等位基因G在病例组的分布频率(15.08%)明显低于对照组(22.46%)(P=0.002),与等位基因A相比,经年龄校准的OR=0.580(95%CI=0.413~0.815);ESRα基因单体型CG在病例组的分布频率(13.7%)明显低于对照组(20.6%)(P=0.005),复合基因型CCGG在病例组的分布频率(1.59%)也明显低于对照组(5.61%)(P=0.025),其OR值分别为0.614(95%CI=0.436~0.864)和0.271(95%CI=0.080~0.921)。结论 ESRα基因rs9340799位点多态性与乳腺癌发病紧密相关,携带有等位基因G,单体型CG或复合基因型CCGG的个体患乳腺癌的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α基因PvuII和XbaI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收集112例BPH患者和111例健康对照人群的外周血标本,应用PCR-RFLP技术分析雌激素受体α基因PvuII和XbaI的单核苷酸变异,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和计算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PvuII和XbaI位点基因型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PvuII位点以杂合子基因型Pp占多数(占44.84%),基因型PP最少(占14.35%);XbaI位点以纯合子基因型xx为主,为64.13%;XX最少,为4.48%;比较PvuII和XbaI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BPH患者和健康对照中的分布频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雌激素受体α基因PvuII与XbaI位点间具有较强的连锁不平衡效应(D’=0.958,r2=0.398)。单体型分析显示pX在BPH患者中的分布显著高于健康对照人群(P=0.032108,OR=6.394,95%CI:0.919~44.517),提示单体型pX是BPH发生的易感因素。结论:雌激素受体α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前列腺增生发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Nrf2基因敲除对小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肾纤维化模型中炎症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实验小鼠分为4组:Nrf2野生型UUO组(Nrf2Wild-type UUO)、Nrf2野生型假手术组(Nrf2Wild-type Sham)、Nrf2敲除型UUO组(Nrf2KO UUO)和Nrf2敲除型假手术组(Nrf2KO Sham),每组6只。PAS与Masson染色分别用于检测肾组织损伤和总胶原累积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巨噬细胞标志物CD68、IRF5表达;ELISA检测iNOS水平;qRT-PCR检测促炎症基因IL-1β、IL-6和TNF-α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IRF5蛋白的表达。结果:PAS染色显示,Nrf2基因敲除没有明显引起肾组织损伤,但构建UUO模型后,其肾组织损伤明显加剧。Masson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Nrf2基因敲除可加重UUO模型中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并促进CD68阳性的巨噬细胞大量浸润,且ELISA结果显示iNOS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P<0.05)。深入研究发现,Nrf2KO UUO组与Nrf2Wild-type UUO组相比,肾组织中促炎基因IL-1β、IL-6和TNF-α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同时,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Nrf2基因敲除可增加IRF5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Nrf2基因敲除加剧了UUO肾纤维化模型中的炎症损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IRF5介导的炎症型巨噬细胞浸润,进而增加炎症因子的合成与释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5’端启动子区域rs2238136和rs2228570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前列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收集浙江地区122例前列腺癌患者和122例非癌对照人群的外周血标本,应用PCR-RFLP和测序技术分析5’端rs2238136和rs2228570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布。结果:前列腺癌患者和对照人群rs2238136和rs2228570位点的基因型分布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rs2228570位点在对照人群中杂合子基因型CT占多数,为42.3%;最少为基因型TT,为28.5%;等位基因C和T则分别为50.4%和48.4%。rs2238136位点在对照人群中以纯合子基因型GG为主,为60.0%;AA最少,仅为11.4%。比较前列腺癌组和对照组rs2238136和rs2228570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gt;0.05);VDR基因rs2238136在浙江汉族人群的分布与其他地区人群存在差异,而rs2228570位点人群间比较则差异无显著性。结论:VDR基因多态性分布存在种族差异性;VDR基因5’端rs2238136和rs222...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移植患者在接受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FK506)治疗后感染多瘤病毒(BKV)与巨细胞病毒(CMV)情况,为器官移植研究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采用FQ-PCR检测605例肝、肾、骨髓移植患者BKV和CMV的感染载量,ELISA检测患者FK506的血药浓度,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05份标本中,共检测BKV感染者79例,感染率为13.06%,CMV感染148例,感染率为24.46%,双重病毒感染者为35例,感染率为5.79%;肝移植患者感染BKV和CMV阳性率为12.61%和15.97%,肾移植则分别为13.33%和27.08%,而6例骨髓移植标本则未发现病毒感染;CMV感染阳性率明显高于BKV,而病毒感染阳性者,则其FK506血药浓度较高(P<0.05).结论 移植患者在使用免疫抑制剂FK506后易感染BKV和CMV,并且感染程度与FK506血药浓度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