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6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脊柱融合术是治疗退行性椎间盘病的传统方法,虽然其近期效果肯定,但它改变了正常脊椎的生理形态和生物力学机制,远期有椎间隙高度丢失,假关节形成,相邻节段应力集中,加速相邻节段椎间盘的退变,脊椎融合部分丧失椎间隙的活动度,故手术疗效并不十分理想[1]。如何保持节段脊椎的活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酸环境对体外培养的成人髓核间充质干细胞(NPMSCs)生物学特征的影响,探讨椎间盘退变的可能机制。方法:用胶原酶消化法从6例脊柱侧凸矫形患者手术摘除的6个腰椎间盘(Pfirrmann椎间盘退变分级为Ⅰ级或Ⅱ级)髓核组织中分离细胞,体外培养,传代并观察细胞形态。取P2代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对分离得到的细胞表型CD34、CD45、CD73、CD90、CD105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用成骨、成软骨、成脂培养液诱导培养细胞,2周后分别用茜素红、甲苯胺蓝、油红O对细胞进行染色,观察其成脂、成骨、成软骨能力。按照国际干细胞治疗协会(ISCT)有关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判定标准,对分离得到的细胞进行综合评估鉴定。在37℃、21%O2、5%CO2的细胞培养箱中用不同p H值(6.2、6.5、6.8、7.1、7.4)的DMEM10%血清培养液培养P2代细胞,1、3、5、7、9、11、13d后利用细胞增殖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力(OD值),培养3d时借助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不同p H值培养基培养28d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P2代细胞"干性维持"基因Oct4、Nanog、Jag1、Notch1及酸离子通道家族蛋白基因ASIC1、ASIC2、ASIC3、ASIC4的m RNA表达情况。结果:P0代细胞均贴壁生长。P2代细胞免疫表型鉴定显示MSCs表面分子标记CD90、CD105、CD73表达比例分别高达96%、95%、94%以上,低表达CD45、CD34、HLA-DR(均低于4%)。茜素红染色、油红O染色及甲苯胺蓝染色分别证实分离的细胞均可向骨、脂肪及软骨细胞三系诱导分化。按照ISCT有关MSCs的判定标准,分离得到的细胞即NPMSCs。细胞代谢活性测定示P2代细胞在培养后1、3d各组间细胞O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d、7d、9d、11d、13d各组间细胞O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 H值越低细胞的OD值越小。p H值7.4组的细胞凋亡率均小于其余各组,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p H值7.4组"干性维持"基因Oct4、Nanog、Jag1、Notch1及酸离子通道家族蛋白基因ASIC1、ASIC2、ASIC3、ASIC4的m RNA均明显高于p H值7.1、6.8、6.5、6.2组(P0.05)。随着培养液p H值降低,细胞的凋亡率升高,细胞干性维持基因及酸通道家族蛋白基因的m RNA表达降低。结论:低p H值的酸环境培养1、3d对成人NPMSCs增殖无明显影响,培养5d后明显抑制NPMSCs的增殖和基因表达,促进细胞凋亡,且随着p H降低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53.
腰骶部后外侧融合治疗崩裂性滑脱的远期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后外侧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的远期疗效及影响疗效因素.方法 对1992-1998年在本院行steffee钢板复位同定后外侧融合的35例患者进行研究,随访内容包括:(1)JOA评分对手术的远期疗效进行评定.(2)对术前、术后及随访过程中拍摄的腰骶部正侧位片进行测量,观察腰骶部融合情况,融合区及融合区上下方椎间隙高度,以及腰椎前凸角的改变.结果 35例患者获长期随访,随访时间4~10年,平均6.7年,手术疗效优良率为77.4%,31例病人术后达到骨性融合,融合率为91.4%,4例患者未融合,其中2例无症状,另2例患者出现假关节.腰椎前凸角由术前的41.72°减少到术后的39.23°,末次随访时为37.37°.融合区椎间隙变窄,融合区上方椎间隙变小.结论 (1)后外侧融合及腰椎前凸角的改变,可以加速邻近节段的退变.(2)后外侧融合不能有效地控制融合区椎体的运动,椎体有继续滑移的趋向,在行腰椎滑脱治疗时,应增加对脊柱前中柱的修复.  相似文献   
54.
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治疗实验性脊髓损伤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治疗实验性脊髓损伤申才良江曙董英海张巽作者单位:230022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申才良、江曙、董英海);中国科技大学地球空间物理系(张巽)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疗法(UBIO)治疗脊髓损伤取得显著效果[1,2]。...  相似文献   
55.
目的 通过磁共振成像研究退变性腰椎滑脱与软骨终板退变的关系.方法 对所有受检者的L4/L5、L5/S1椎间盘行正中矢状位T2加权磁共振扫描,测量每个软骨终板的前半倾角和后半倾角,计算出前半倾角与后半倾角的比值作为该终板的变异率.分别比较滑脱组与正常组对应阶段的软骨终板变异率的差异.结果 L4滑脱组:L4/L5椎间盘上、下终板与正常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280、-3.765,P=0.000).L5滑脱组:L5/S1椎间盘上、下终板与正常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736、-3.835,P=0.001、0.000);L5/S1椎间盘自身上、下终板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33,P=0.000).所有受检者中L4/L5椎间盘自身上、下终板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377、3.137、2.199,P=0.000、0.005、0.035).其余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腰椎滑脱可致滑脱阶段软骨终板退变,且前、后半终板的退变程度不对称:椎间盘上终板的后半终板比前半终板退变严重,下终板的前半终板退变比后半终板严重;对非滑脱阶段软骨终板的退变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固定系统(LISS)治疗胫骨复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LISS内固定系统通过间接复位、经皮插入LISS钢板治疗胫骨复杂骨折23例。结果患者获得随访5-2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6.0±2.1)个月。患肢功能情况按照Johner-Wruhs评价标准:优16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87.O%。结论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复杂骨折是一种有效微创内固定治疗方案,具有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颈椎病防治提供一定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我科住院治疗的CSM患者,排除不符合标准的患者后,共616例,采用自制调查表对其病历进行摘抄.结果 CSM患者就诊人数呈上升趋势,年轻患者的人数在增加,男性多于女性;就诊时以上下肢麻木和行走障碍(包括行走不稳和不能行走)为常见主...  相似文献   
58.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是一种因为未明的病理现象,表现为颈椎后纵韧带内异位骨形成.当骨化块压迫脊髓、神经根引起临床症状时被称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 PLL).近年来,有关颈椎OPLL后路手术治疗的文献报道日益增多,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体位复位联合后路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8月至2009年12月,采用体位复位联合后路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28例,术后随访3~26个月,平均16个月。结果本组患者全部获得随访,所有患者的骨折椎体均获得愈合,未发现骨折复位丢失及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结论体位复位联合后路钉棒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0.
背景:单节段或双节段颈椎病患者通常采用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但对于多节段颈椎病手术方式的选择一直存在争议.目的:探讨前路"杂交式"减压即单椎体次全切联合椎间盘切除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资料,均选择前路"杂交式"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及ZEPHIR钢板内固定.观察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植骨融合率、颈椎生理曲度和椎间高度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结论:随访12~72个月,平均36个月.颈椎生理曲度及椎间高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受压节段脊髓膨隆良好.钢板及螺钉无松动、断裂或移位.治疗后6个月植骨均融合,12个月JOA评分明显提高,改善率优10例,良16例,可4例,优良率86.7%.说明采用前路"杂交式"减压治疗多节段颈椎病,减压直接彻底并能尽量保留颈椎结构,增加植骨融合率,有效改善颈椎生理曲度和椎间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