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 考察早期活动在ICU机械通气和非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实施情况,进而为早期活动方案的制定和专业化早期活动管理团队的建立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入住兰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综合ICU的2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横断面调查,了解早期活动在机械通气患者和非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开展情况。结果 早期活动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开展率为19.2%,非机械通气患者的开展率为23.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带气管插管活动的比例为5.31%;机械通气患者首次开始活动时间为入住ICU后第6.5(3,9)天,非机械通气患者首次开始活动时间为入住ICU后第3(2,3)天,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活动在ICU患者中开展率较低,无论是机械通气患者还是非机械通气患者,应大力推广早期活动在ICU中开展,使其早日成为ICU护理常规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2.
63.
目的:了解贵州省常住居民主食摄入现状,为指导当地居民合理搭配、平衡膳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取和自愿参与的方法对贵州省339名常住居民进行饮食问卷调查,获取研究对象既往1年的饮食习惯和膳食数据,分析不同特征的居民的主食选择差异及主食摄入频次。结果:研究人群中,女性选择薯类多于男性。青年人(18~39岁)对大米及制品、小麦及制品、薯类的选择高于未成年人。体型消瘦者对薯类选择大于超重者。高学历(大专或本科及以上)对小麦及制品、玉米及制品、薯类、杂豆、其他杂粮的选择最多,大于中低学历者。高收入者(>8 000元)对小麦及制品的选择多于低收入者(<1 000元),对玉米及制品的选择高于中低收入者(1 000~2 999元)。大米及制品和小麦及制品的摄入频次多为≥3次/周,薯类多为1~2次/周,糯米及制品、玉米及制品、杂豆、其他粗杂粮摄入频次多为1~3次/月。有96.5%的研究对象满足不了每周3次以上杂豆和其他粗杂粮的摄入。结论:贵州省常住人口对大米及制品、小麦及制品等精细粮食的摄入频次较多,薯类食物次之,而对杂豆、其他粗杂粮等摄入频次较少。不同性别、年龄、体质指数、文化程度... 相似文献
64.
65.
贫困地区农村已婚妇女孕期保健及生育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贫困地区农村已婚妇女的孕期保健及生育现状。[方法]采用家庭入户问卷方法进行调查,所有资料用SPSS建立数据库并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已婚妇女产前保健建卡率33.3%,平均每个孕妇接受产前检查2.2次,产后保健率37.5%;已婚妇女生育的孩子数以2个孩子为主,但是3个孩子的也占相当比例(20.1%);理想孩子数以2个孩子为主。[结论]贫困地区农村已婚妇女的孕期保健各指标明显低于全国水平;文化程度是影响妇女生育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青海省玉树地震灾区藏族伤员心理干预前与干预后的情绪变化效果分析。方法对25例我院收治的玉树地震灾区藏族伤员分别在心理干预前及干预后,即分别于入院前和入院第1、2、3、4周进行HAMA、HAMD评分。采用合理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 Therapy,RET),每次10~15分钟,每天2次。其心理干预方法,以开放性询问开始,使用倾听技术,进行必需的释义,使咨询的问题具体化。同时加入影响性技术,给予解释、指导,并使其情感得以表达、内心世界自我开放,观察效果并进行评分。结果 25例藏族伤员干预前HAMA评分为(24.7±5.1),焦虑伤员共23例(92%),其中轻度焦虑15例(60%)、中度焦虑6例(24%)、重度焦虑2例(8%);HAMD评分为(18.9±1.5),抑郁伤员共22例(88%),轻度抑郁13例(52%)、中度抑郁8例(32%)、重度抑郁1例(4%)。干预后HAMA评分为(10.7±2.1)、HAMD评分为(10.6±2.0)。藏族伤员中HAMA、HAMD评分干预前呈正相关(r=-0.35,P〈0.001),干预后评分正相关(r=0.29,P〈0.001)。结论玉树灾区藏族伤员心理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下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