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9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216篇
综合类   100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25篇
肿瘤学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脊髓突触体素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大鼠脊髓突触体素(p38)变化及氯胺酮干预的影响。方法将24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I组:制备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Ⅱ组:假手术对照组;Ⅲ组:CCI手术后第4天开始每天腹腔注射氯胺酮5mg/kg体重2次,持续10d;Ⅳ组:方法同Ⅲ组,但氯胺酮剂量为10mg/kg体重。定期观察大鼠手术侧辐射热痛阈和机械痛阈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手术侧脊髓背角浅层突触体素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其他3组均在第4天痛阈明显降低(P<0.05),此后I组、Ⅲ组痛阈一直稳定在较低水平即痛敏状态,而Ⅳ组在第14天热痛阈值和机械痛阈值与I组相比有明显升高(P<0.05)。I组手术侧脊髓突触体素免疫阳性产物平均吸光度值与Ⅱ组相比增加了58%(P<0.01),Ⅳ组与I组相比降低了25%(P<0.05)。结论神经病理痛发生后突触体素在脊髓背角浅层的表达明显升高,氯胺酮对其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2.
女性,55岁,近一年来由于巨大甲状腺肿伴进行性呼吸困难,紫绀,颈前区可见10×9.5×4 cm大小肿物,质软、气管明显右移,颈部、胸壁表浅静脉极度扩张,不能平卧,需端坐头偏向左侧方能入睡,  相似文献   
63.
吗啡对非伤害性刺激后CCI大鼠脊髓c-fos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慢性坐骨神经收缩损伤 (CCI)大鼠触摸刺激后机械痛阈和热痛阈的变化 ,以研究吗啡 (2mg/kg)腹腔注射后对非伤害性刺激后脊髓后角c fos表达的影响 ,探讨脊髓痛觉调控机制。方法 选择雌性SD大鼠 30只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CI组和吗啡组 ,分别于术前 2d、术后 4、7、14d给予机械痛阈和热痛阈测试。大鼠处死前 3h给于非伤害性触摸刺激 ,处死后取脊髓切片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 fos表达。结果 CCI组和吗啡组大鼠坐骨神经结扎 4d后均呈现不同程度的痛觉过敏 ,以术后 14d为甚 ,触摸刺激导致的脊髓c fos的表达明显增加 ,主要集中分布于脊髓背角表层Ⅰ~Ⅱ层的中间内侧部 ,Ⅴ~Ⅹ层也有一定程度增多。 2mg/kg腹腔注射不能有效的阻断慢性缩神经损伤大鼠痛觉过敏。吗啡组与CCI组相比c fos的表达无明显减少 ,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2mg/kg吗啡腹腔注射不能有效抑制非伤害性刺激诱发痛觉过敏以及脊髓背角c fos的表达 ,可能与吗啡用药途径和用量过小有关 ,也可能与脊髓背角二级感觉神经元兴奋性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64.
目的与方法:观察了40例择期心内手术患者及30例普外择期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清TNF-α水平变化。结果:心内手术后2周内患者细胞免疫和红细胞免疫功能被明显抑制,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明显升高,若合并严重感染后则进一步升高,但普外手术组上述参数变化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心内手术术后严重感染率33%,MSOF发生率7.5%,而血清TNF-α水平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呈正相关(P〈0.01),普外手术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比较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 (TCI)静脉麻醉与异氟醚吸入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4 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丙泊酚组 (n =2 0 )采用丙泊酚闭合环路TCI ,靶浓度 4 μg/ml,以脑电双频谱指数 (BIS) =5 0、MAP =80 %基础值作为反馈指标。异氟醚组 (n =2 0 )采用 3 4 %异氟醚吸入诱导 ,0 8%~ 2 %维持。术中监测HR、MAP、BIS等指标。结果 丙泊酚组入睡时间和诱导时间显著少于异氟醚组 (P <0 0 5 )。术中丙泊酚组生命体征维持相对平稳 ;术后苏醒明显优于异氟醚组 ,麻醉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 用丙泊酚进行以患者自身MAP、BIS为目标的反馈TCI,能及时地调节及维持有效麻醉深度 ,对血液动力学的干扰较小 ,对腹腔镜手术是一种优于吸入麻醉的方法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β-arrestin2抗基因RNA慢病毒载体在体外工具细胞中的基因沉默效应及其携带的用于活体核磁共振成像监测的铁蛋白报告基因的表达.方法:用构建的β-arrestin2抗基因RNA慢病毒感染NG108-15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β-arrestin2抗基因RNA慢病毒对工具细胞的β-arrestin2 mRNA和蛋白表达的下调作用,以及该病毒所携带的用于活体核磁共振成像监测的铁蛋白报告基因的表达.结果:构建的β-arrestin2抗基因RNA慢病毒能显著降低工具细胞中β-arrestin2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的沉默效率分别为79%和82%(P<0.05).感染病毒组的NG108-15细胞的铁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是对照组细胞的2.29倍(P<0.05).结论:构建的β-arrestin2抗基因RNA慢病毒在工具细胞中对β-arrestin2基因具有显著的沉默效应,该病毒携带的铁蛋白报告基因在工具细胞中表达.成功验证了β-arrestin2抗基因RNA慢病毒在体外的基因沉默效应和铁蛋白报告基因的表达,为该病毒的在体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7.
68.
麻醉中气管导管置留对呼吸道上皮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术中气管导管留置对气管上皮脱落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择期行非呼吸道手术15例,用流式细胞分析仪分析插管前和拔管后气管上皮细胞,观察DNA含量直方图,测量S期百分率(S%是由计算机根据DNA含量直方日拟合分析而来的)的变化及DNA指数(DI)。结果插管前气管上皮细胞S%为7.25%±0.59%,插管后上升为11.09%±1.40%,拔管后气管上皮细胞DI平均值为1.003±0.020(0.97~1.05),均在0.90~1.10内。结论术中气管导管置留可使气管上皮增殖活跃,但DNA倍体数并无变化。  相似文献   
69.
本文以红细胞免疫功能及淋巴细胞活化标志物CD25,为指标,观察经腹胆囊切除术患者接受异丙酚-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0.
腹部手术病人术后血清细胞因子和HSP70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比较上腹部和下腹部手术病人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0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水平变化的趋势及差异。方法 27例ASAⅠ~Ⅱ级病人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下腹部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下行择期子宫切除术病人(n=12);Ⅱ组,上腹部静脉全麻下行择期胃癌根治术的病人(n=15)。所有病人术后均以曲马多静脉自控镇痛。观察麻醉前、手术后2、24、48和72h五个时点病人血清细胞因子IL-6、IL-10和HSP70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人血清IL-6、IL-10和HSP70水平从术后2h起均显著升高(P〈0.05),至术后72h,除Ⅰ组血清IL-10恢复到麻醉前水平外,余各组血清IL-6、IL-10及HSP70值仍处于较高的水平(P〈0.05)。术后24h,Ⅰ组血清IL-6和IL-10水平低于Ⅱ组(P〈0.01);术后48h和72h,Ⅰ组血清IL-6和HSP70水平显著低于Ⅱ组(P〈0.01)。结论 下腹部手术病人术后血清IL-6、IL-10及HSP70水平上升幅度小于上腹部手术病人,提示上述变化的差异与手术创伤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