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9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214篇
综合类   100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25篇
肿瘤学   4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21.
目的以心输出量和肺换气功能为指标研究低潮气量通气对瓣膜置换病人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30例择期行二尖辩置换手术病人随机分成3组:常规(传统)潮气量组(组Ⅰ),潮气量9mL/kg,呼吸频率12次/min;低潮气量常规频率组(组Ⅱ),潮气量7mL/kg,呼吸频率12次/min;低潮气量高频率组(组Ⅲ),潮气量7mL/kg,呼吸频率15次/min。监测平均动脉压(MAP),放置飘浮导管监测心输出量(CO)和心指数(CI),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毛细血管嵌压(PCWP),中心静脉压(CVP),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肺循环阻力指数(PVRI)。测定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以及氧合指数(PaO2/Fi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肺内分流量(QS/QT)。结果组Ⅱ,体外循环后60min时与比麻醉后体外循环前比,氧和指数(PaO2/FiO2)显著降低(P〈0.05),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和肺内分流量(QS/QT)显著增加(P〈0.05)。组Ⅱ与组Ⅰ和组Ⅲ相比,在体外循环后60min(T4),氧和指数显著降低(P〈0.05),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和肺内分流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低潮气量机械通气对循环功能无明显影响,并能保持起好通气。低潮气量常规频率通气不能减轻体外循环引起的肺换气功能损害。低潮气量高频率通气和常规潮气量通气能减轻或消除体外循环引起的早期肺换气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22.
1986年,世界疼痛学会将慢性疼痛定义为急性组织损伤修复后疼痛持续状态超过1个月或疼痛反复发作3个月以上者。慢性疼痛与急性疼痛在病因、病理生理、症状、诊断、治疗以及生理学功能方面均有明显差异。急性疼痛是机体正常的保护性反应,常由明确的损伤引起,其特点为发生快、程度  相似文献   
23.
目的 在染色体水平对决定果蝇吸入麻醉药敏感性的基因进行定位, 选择合适的果蝇品系。方法 用单瓶连续法测定7 d龄野生黑腹果蝇(HYM3, H) 和黑体果蝇(black body, b) 七氟醚麻醉ED50 值, 将两种品系果蝇七氟醚麻醉ED50值进行比较。结果 黑腹果蝇和黑体果蝇七氟醚麻醉ED50 值分别为(0. 790±0.023)%和(0. 557±0 .029)%, 经t检验, 两种品系果蝇七氟醚半数麻醉有效剂量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 .01)。结论 黑体果蝇可用于决定黑腹果蝇对七氟醚麻醉敏感性基因的定位研究。  相似文献   
24.
目的 通过观察布托啡诺联合芬太尼用于开胸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探讨两种药物复合应用的安全性. 方法 90例ASA分级Ⅰ~Ⅱ级的择期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即B组(0.15 mg/ml布托啡诺)、F组(20 μg/ml芬太尼)和BF组(0.1 mg/ml布托啡诺+10μg/ml芬太尼).在手术缝合皮肤前接镇痛泵,记录手术后1、4、8、12、24和48 h患者镇痛评分、镇静评分、Bp、HR、R、SpO2、按压次数、镇痛药物消耗量、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患者对镇痛的总体满意度等.结果 B组患者在术后1、4、8和12 h的镇痛评分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组与BF组镇痛评分在各个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F组比较,B组和BF组1、4、8和12 h镇静评分较高,但无过度镇静的发生.从患者对镇痛的总体满意度调查看,B组满意度最低,BF组最高,F组略低于BF组.F组患者发生皮肤瘙痒(16.7%)、恶心呕吐(23.3%)的比例较高,B组的镇痛效果较差,但B组及BF组均无皮肤瘙痒的发生.结论 布托啡诺联合芬太尼应用于开胸术后患者白控静脉镇痛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布托啡诺适度的镇静作用成为患者满意度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5.
目的 筛选永生化小鼠小胶质细胞特异性P2X4siRNA.方法 转染FAM-siRNA16 h后,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永生化小鼠小胶质细胞转染效率;将3条特异性siRNA经lipofectamine 2000介导转染永生化小鼠小胶质细胞;72 h后半定量RT-PCR观察干扰前后P2X4 基因mRNA水平表达,比较对应不同位点的三对siRNA片段对P2X4基因的干扰效果,分析RNA干扰的特异性,从中筛选出特异性最高的一条siRNA;转染该序列72 h后Western blot检测P2X4基因蛋白表达.结果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显示转染效率达80%;三对siRNA片段中siRNA-F1的沉默效率最高,最大干扰效率达72.2%;Western blot显示转染siRNA-F1后P2X4基因蛋白表达下调.结论 siRNA-F1可有效下调永生化小鼠小胶质细胞中P2X4 基因mRNA表达水平,并且能明显下调P2X4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26.
目的 观察 6 %羟乙基淀粉 (HAES)等容血液稀释和川芎嗪注射液在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对心肌过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丙二醛 (MDA)含量及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32只家兔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8只 :Ⅰ组为对照组 ;Ⅱ组为血液稀释组 ;Ⅲ组为川芎嗪组 ;Ⅳ组为稀释 川芎嗪组。观察在急性心肌缺血 4 5min及再灌注 180min后 ,心肌组织中SOD活性、MDA含量的变化及心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与非缺血区比 ,Ⅰ、Ⅱ、Ⅲ组缺血区心肌SOD活性明显降低 (均为P <0 0 5 ) ,但Ⅱ、Ⅲ组降低程度轻于Ⅰ组 (均为P <0 0 5 ) ;4组缺血区心肌MDA含量均较非缺血区明显升高 (均为P <0 0 5 ) ,但Ⅲ、Ⅳ组升高程度较Ⅰ、Ⅱ组轻 (P <0 0 5 )。缺血区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可见Ⅰ组结构破坏严重 ,Ⅱ、Ⅲ组结构破坏均较Ⅰ组轻 ,Ⅳ组结构基本接近正常。结论  6 %HAES等容血液稀释和川芎嗪能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程度 ,二者合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7.
胃镜检查术时间多在10 min以内,异丙酚起效快,清除快,适用于胃镜检查术.异丙酚用于胃镜检查术时用量大,患者苏醒时间长.由于异丙酚镇痛作用弱,术中患者体动发生率高,不仅严重影响手术质量,还可能导致消化道粘膜出血或胃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1].  相似文献   
28.
目的 采用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2B亚基抗原表位(eNg2B)插人质粒载体pDC515中制备的DNA疫苗(pDC515/eNR2B)免疫大鼠,评价其免疫效应.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200~250 g,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组)、PBS组、pDC515组和pDC515/eNR2B组,每组10只.PBS组、pDC515组和pDC515/eNR2B组分别肌肉注射PBS 100 μl、pDC515 100 μg和pDC515/eNR2B 100 μg进行免疫,1周后以等剂量再次免疫.于第1次免疫前、第2次免疫后8、14、21 d时,截尾法采集尾静脉血,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NR2B抗体水平.于第2次免疫后21 d时处死大鼠取脊髓,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NB2B抗体与自身腰段脊髓组织NR2B特异性结合情况.结果 第2次免疫后8 d,pDC515/eNR2B组血清中可检测到NR2B抗体,14 d时达高峰,并高滴度持续至21 d(P<0.05);C组、PBS组和pDC515组均未检测到相应NR2B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到pDC515/eNR2B组血清NR2B抗体可与自身脊髓组织NR2B结合.结论 pDC515/eNR2B可诱导SD大鼠产生体液免疫反应,所产生的自身抗体在血液中可高滴度存在一定时间.  相似文献   
29.
氯胺酮对幼年大鼠海马神经元tau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氯胺酮对幼年大鼠海马神经元tau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2组(n=30):对照组(C组)和氯胺酮组(K组).K组腹腔注射氯胺酮40 mg/kg,待翻正反射恢复时追加1/2首剂量,共追加3次,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各组于给药后1、7、21 d取10只大鼠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其学习、记忆功能,并于末次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束后1 h断头取脑,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海马苏氨酸231位点磷酸化tau蛋白(Tau-pThr231)和丝氨酸404位点磷酸化tau蛋白(Tau-pSer404)表达.结果 与C组比较,K组给药后1、7 d学习、记忆功能降低,海马神经元Tau-pThr231表达升高(P<0.05);与给药后1 d比较,K组给药后7 d记忆功能增强,21 d学习、记忆功能均增强(P<0.05或0.01);与给药后1 d和7 d比较,K组给药后21 d海马神经元Tau-pThr231表达降低(P<0.05).光镜下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结构均未见异常.结论 氯胺酮可导致幼年大鼠短暂认知功能减退,可能与海马神经元Thr231位点tau蛋白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30.
廖志品  张毅  田玉科 《医药导报》2005,24(9):784-786
目的探讨曲马多术后镇痛合适的剂量。方法ASAⅠ-Ⅱ级的中下腹手术患者200例,均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完成手术,随机分为4组,每组50例。曲马多推荐剂量:T1组负荷剂量3.0mg.kg-1,单次给药量20mg,持续背景输注10mg.h-1,锁定时间5min;T2组负荷剂量1.5mg.kg-1,单次给药量40mg,持续背景输注10mg.h-1,锁定时间10min;自选剂量:T3组负荷剂量1.5mg.kg-1,单次给药量10mg,持续背景输注10mg.h-1,锁定时间5min;T4组负荷剂量0.75mg.kg-1,单次给药量10mg,持续背景输注10mg.h-1,锁定时间5min;观测患者24h内心率、血压、呼吸率、脉氧饱和度、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镇静评分、PrinceHenry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记录患者24h内用药量。结果VAS评分:T4组>T1、T2、T3组(P<0.05),PHS评分:T4组>T1、T2、T3组(P<0.05),恶心发生率T1、T2、T3组>T4组(P<0.05),T1、T2、T3组差异无显著性。排气时间延长发生率4组患者差异无显著性。曲马多24h用药量:T4组>T1组、T2组>T3组(P<0.05)。结论自选剂量T3组能取得同推荐剂量T1和T2组相同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不增加,建议作为曲马多用于本地区术后静脉患者自控镇痛的设置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