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88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研究急性肾衰时肾微血管的损伤及樟柳碱、东莨菪碱、山莨菪碱对这些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左肾动脉注射油酸的方法建立大鼠急性肾衰模型,采用电镜、光镜及TTC显色观察大鼠急性肾衰不同时期肾微血管超微结构、肾组织结构及TTC显色的改变。结果 左肾动脉注射油酸后10分钟,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坏死;肾小球毛细血管不同程度充血肿胀,在皮质与髓质交界区,可见小血管内充满大量红细胞;TTC显色呈鲜红色。注射油酸后6小时和24小时上述损伤加重,TTC显色出现典型的不显色苍白区。3种莨菪药物不同程度减轻了急性肾衰时肾微血管损伤,改善了肾组织缺血,减少了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数。结论 急性肾衰时很早即出现肾微血管的损伤,3种莨菪药对急性肾衰时肾微血管和组织结构的损伤均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2.
33.
本文采用我们研制的一种无损伤的甲襞毛细血管压测量方法,此方法通过一微小的透明薄片对局部加压,阻断毛细血管血流的原理测量甲襞毛细血管压。用这种方法测量了140例正常人和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人甲襞毛细血管压的变化,同时测量指动脉和臂动脉压,观察管袢内血流和管径的变化。48例正常人臂动脉压(收  相似文献   
34.
940例6类病人的甲襞微循环观察,其中145例有白微栓的出现。白色微栓的出现率随年龄增长而明显增加。脑供血不足时其出现率为70%,脑拴塞,:均%,冠心病,3.0%。白微栓出现较多的病组血小板数日相对减少。  相似文献   
35.
人体内器官种类、数量繁多。微循环是新兴的(尚有很多问题未被解决)复杂学科。专题讨论器官微循环远远超过我知识、经验的极限。幸好主要器官微循环都有专题论述,可供参考。这里根据我们30年的工作和国内外有关文献的学习,仅就主要器官微循环的特点及其病理改变提出一些个人认识以求教于同道。 微循环是生物进化至脊椎动物才发育完善的生命活动的一种最基本的系统,其改变也是各种异常病变中最基本的一类变化。动物(哺乳动物下同)要维持生命、完成功  相似文献   
36.
以大鼠为对象,由颈动脉放血,血压维持在5.3kPa,处于休克状态。由静脉快速注射0.5%荧光素钠0.25ml。结果:出血性休克组荧光素钠通过微血管壁向固有层间质弥散的时间为31±8s,明显小于正常对照组的97±33s。显示休克时小肠绒毛微血管通透性增加。小肠绒毛固有层内荧光素钠集中后进入初始淋巴管,测量淋巴管的面积、灰度,出血性休克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别,但集中和排除时间都明显快于正常对照组。这一结果说明休克时淋巴形成和排除过程明显快于正常对照组。荧光素钠经小肠绒毛淋巴管排除后,残留在绒毛固有层间质的数量,休克组远少于正常组。  相似文献   
37.
血瘀证的微循环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传统医药学对血瘀证的认识 ,以及针对性的活血化瘀治法 ,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中辨证论治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理论独特 ,经验丰富 ,需要我们学习、继承 ;同时也要使用现代医学理论和技术加以验证、发展 ,以促进我国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创新 ,造福人类。对于中医、血瘀证我是个小学生 ,为了发掘我国传统医学宝库 ,从微循环角度对血瘀证提些个人的看法 ,以求教于有关专家。中医重视微循环研究1 中医对微循环研究趋势 据CBMDISC数据库 ,1980年就有中医对微循环的研究和应用的报道 ;1983年以来 ,从中医角度开展微循环工作的论文开始增…  相似文献   
38.
我们通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和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MCC)检索了1978年~2003年(共25年)发表的临床微循环论文,并以5年为一时间段统计分析论文数量的动态变化,分析多部位临床微循环检测及多指标检测方法的应用。对检索结果的“广”、“准”、“快”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9.
本文采用直接从左肾动脉注射油酸的方法制备大鼠急性肾衰竭(ARF)模型,观察樟柳碱,东莨菪碱,山茛菪碱对油酸致大鼠ARF时肾微血管超微结构及肾组织结构损伤的影响。实验分四组,模型组左肾动脉注射油酸  相似文献   
40.
微血管与周围组织、细胞间的交换面积,是衡量微循环与组织脏器的功能、代谢状态好坏的重要指标,它与微血管的体积、表面积、血管数有关。本文应用体视学原理,对微血管的体积密度、表面积密度、长度密度等形态学参数进行了测量。用于测量的图像可由①显微镜活体观察或切片观察。②光镜或电镜照片。③监视器屏幕等方法得到。采用方网格测试系统,分别对微血管进行点计数和交点计数,通过体视学公式计算得出形态学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