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88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不同疾病时人甲襞微血管通透性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荧光示踪技术成功测量了29例(其中正常人5例、脑血栓111例、冠心病6例、糖尿病4例、结缔组织病3例)人体甲襞微血管通透性。测量结果表明:1.荧光素钠在正常人和上述几种疾病患者甲襞组织中的动态变化是循一定规律而变化的,因为它们有共同的最佳拟合方程[y=B×x/(A+x)];2.与正常人比较,糖尿病、冠心病、脑血栓、结缔组织疾病时微血管通透性依次增加;3.结缔组织疾病通透性升高的机理与脑血栓、冠心病、糖尿病不同。  相似文献   
122.
脑血管周围组织通道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在缺乏淋巴管的脑组织内,脑组织液与脑脊液间、脑组织液与淋巴系统间以及各部位脑实质之间的物质传递的过程与途径是一个被忽略的未知领域,这就是本文要探讨的脑组织通道,对指导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预后与康复干预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脑血管周围组织通道的功能,为研究脑组织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理论依据.设计完全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单位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心内科;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生理研究室.材料实验在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生理研究室完成.选择雄性SD大鼠20只,体质量250~300 g,购自解放军总医院动物中心.干预将大相对分子质量的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白蛋白(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 labelled albumin,FA)及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右旋糖酐(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 labelled dextran,FD)分别定位注射入大鼠脑内,一定时间后通过示踪剂与血管同时显影的方法观察注入的荧光物质在脑内的分布情况及其与组织结构间的关系.主要观察指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注入的荧光示踪剂在脑内的分布情况、与血管之间的关系;对比分析注射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荧光示踪剂实验组之间示踪剂分布的差异.结果注入FA,FD之后均可见微血管周围广泛分布荧光浓集细胞(Mato细胞);FD在脑内扩散速度大于FA;FA注入后还出现血管周围荧光浓集影像,并沿血管通向远处,在皮质者通向脑表面,在白质者通向脑腹侧颅底血管,速度与距离均大于简单扩散.结论脑血管周围组织通道与细胞间组织通道相比,具有物质传递优势;具有与淋巴管类似的功能,在大分子物质的传递引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它与Mato细胞共同参与脑内免疫.  相似文献   
123.
近年来,血卟啉(HPD)光辐照诊治肿瘤受到人们的重视,对 HPD 加光辐照作用机理的研究多侧重它对肿瘤细胞直接损伤,而血卟啉光辐照对肿瘤微循环的作用研究不多。我们采用活体微循环观察方法,观察了HPD 加光辐照对小鼠耳廓肿瘤微循环的影响。材料和方法一、动物及药品:上海种小白鼠,体重20~25g,雌雄均用。血卟啉为棕色水针剂,  相似文献   
124.
动物实验常常需要测量血压,大鼠血压通用的测量方法,是在麻醉后手术剥离颈动脉或股动脉,将导管插入血管内直接测量。这种方法只能用于急性实验。我们用日本产的夏目 KN-210型大鼠尾动脉压脉搏测定仪,在不麻醉的情况下,用非创伤性的间接测量法测定大鼠的尾动脉压和心跳,并与直接测量颈动脉压及股动脉压进行比较。具体做法是:将大鼠尾置于气囊内,逐渐升高气囊内压力,压迫尾动脉,使血流不能通过。利用光电传感器探测显示末稍血流的停流状态,当末稍血流停止时,  相似文献   
125.
微血管生成和血管退化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由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微循环专业委员会主办、湖北医科大学和湖北省微循环学会承办的第九届全国微循环学术会议 ,已于 2 0 0 0年 6月 9日在湖北省武汉市圆满闭幕。作为我国微循环界历史最长的全国性定期学术交流活动 ,本次会议荟萃了一大批代表和反映我国当前微循环研究领域中最热门和最前沿的科研成果。按照惯例 ,《微循环学杂志》将从本期开始 ,分二期刊登本次会议的所有专题学术报告 ,以飨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26.
目的: 探讨尾加压素(UII)对于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采用活体微循环观测技术观察UII对于SD大鼠肠系膜微血管内径、血流速度的作用,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量仪测定肠壁血流量的变化。结果: 正常对照组肠系膜细动脉和细静脉血管内径分别为(21.4±2.3) μm和(38.1±3.6) μm,UII组于滴加UII(10-7mol/L)后即刻细动脉和细静脉出现收缩,1 min时细动脉和细静脉收缩达到高峰,血管内径分别为(14.1±1.4) μm和(22.2±5.2) μm(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细动、静脉内血流速度无明显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肠壁血流量于滴加UII(10-7 mol/L)后1 min开始升高,5 min达到高峰 。结论: UII可以使大鼠肠系膜微血管收缩,血流量增加。  相似文献   
127.
田牛  刘凤英  朱光明 《微循环学杂志》2004,14(1):13-15,F002
目的 :通过白内障病人球结膜的观察 ,获取组织间的细胞裂解产物等进入淋巴管过程的系列图像 ,进一步认识微淋巴管的功能。方法 :6例白内障病人 ,在手术时取球结膜 ,常规制作标本 ,用H 70 0 0、JEM 12 3电镜观察。结果 :淋巴前间隙是连接组织通道和初始淋巴管的特殊腔隙 ,其外形不规则 ,腔壁没有内皮细胞被覆、仅有纤维束样结构 ,局部有多个洞隙。初始淋巴管管腔由不连续到比较完整的内皮细胞包绕。部分区段管腔闭锁 ,局部内皮呈直角向外突出。可见终端开放。内皮细胞相互间为一般接连 ,外无基底膜 ,直接与胶原纤维接触。壁有多个孔隙。小淋巴管的内皮细胞较薄 ,相邻细胞重叠 ,小器官不发达。内皮细胞外没有基底膜。外周胶原纤维比较松散。附近有组织肥大细胞。小淋巴管和初始淋巴管腔内有退变红细胞 ,弥散的血红蛋白 ,多数散在无界膜和有界膜 ,形状不等、较模糊的结构。首次在球结膜观察到由立方内皮细胞构成的细静脉 ,它是循环血中的淋巴细胞进入球结膜的路径 ,参与局部的免疫反应。结论 :淋巴前间隙确实存在 ,它是组织通道和初始淋巴管连通的特殊腔隙。初始淋巴管、小淋巴管没有基底膜 ,壁有退变裂解碎片洞隙。获得了淋巴管排除组织间大分子物质的直接图像。首次在球结膜观察到由立方内皮细胞构成的细  相似文献   
128.
三种莨菪类药物对失血性休克大鼠不同组织氧耗量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种莨菪类药物对失血性休克大鼠不同组织氧耗量的改变解放军总医院微循环研究室(北京100853)刘凤英宋欣田牛应用生物组织氧耗仪测量了正常对照组(10只)、失血性休克组(10只)、山莨菪碱组(654-2,10只)、解痉灵组(10只),樟柳碱组(10只)...  相似文献   
129.
本实验研究了654-2对油酸所致离体血管内皮细胞直接损伤作用的影响,以探讨654-2改善油酸所致急性肺损伤的机制。结果表明654-2对油酸所致血管内皮细胞的直接损伤无保护作用,相反可加重油酸的损伤作用,提示654-2对急性肺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不是通过保护内皮细胞完成的。  相似文献   
130.
大鼠脑缺血及再灌流实验模型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鼠脑缺血及再灌流实验模型的应用与发展赵秀梅*刘育英*姜澜*田牛*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实验研究越来越受到临床及有关基础医学的重视,而一个理想的动物模型是实验研究能否取得顺利进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当前脑缺血实验模型的文献较多,如不同的血管夹闭后重开放、双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