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15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检验闭合式-张开式联合楔形截骨术治疗角形脊柱后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采用一期后路闭合式-张开式联合楔形截骨术的方法对7名患有胸腰椎角形脊柱后凸畸形的患者进行治疗.[方法]7名角形脊柱后凸患者,其后凸顶点位于T51例,位于T111例,位于T125例.其中5例存在有陈旧性骨折,1例为先天性畸形和1例患有神经纤维瘤病.首先用闭合式楔形截骨术将脊柱后凸矫正30°~35°,在施行椎骨切除术和脊髓减压时其矫正的中心点位于前纵韧带.随后用张开式楔形截骨术对残余的截骨角度予以矫正时,其矫正的中心点位于脊髓和剩余的截骨角之上.脊柱的稳定性则采用后路器械内固定和植骨予以保证.[结果]在2.2~7.5年的随访中,患者局部后凸的角度减少了67°~18°.自T1至骶骨的矢状位排列较术前更加符合生理曲线.所有的患者均获得了良好的骨质愈合并且没有神经性并发症发生,也没有矫正度数的丢失.[结论]在直视下,采用闭合式-张开式联合楔形截骨术的矫正效果和脊髓减压是令人满意和放心的.虽然手术的过程是异常艰巨的,但它却提供了一个没有脊髓损伤的、良好的矫正效果.  相似文献   
32.
脊髓纵裂这一术语Diastematomyelia来源于希腊语,"Diastemato"的原意为"分裂"的意思,"Myelia"为"脊髓"的意思.Diplomyelia(双脊髓)来源于希腊语"Diplo"为"成双成对"的意思.Pang等根据胚胎学和临床研究统一命名为"split spinal cord malformation,SSCM"即"脊髓裂"畸形[1].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重度脊柱侧凸伴有呼吸功能影响的病例手术治疗及注意事项.[方法]采用颅盆牵引逐渐将脊柱弯曲拉直,使凹侧闭合靠拢的肋间隙张开,凸侧垂直的肋骨外展与脊柱分离,如同时有凹侧胸廓塌陷,则在颅盆牵引下进行塌陷肋骨的折弯变圆和平行牵引,肺功能改善后,用分叉生长棒作内固定.[结果]本组病例术前均有明显的肺功能下降、肺容积和肺气体交换异常,脊柱侧凸Cobb角在75°-186°之间.经术前颅盆牵引3-6周后肺机械能力、肺容量和动脉血气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50例作了分叉生长棒矫正脊柱侧凸手术,术后外固定治疗.随访3-10年效果满意.[结论]颅盆牵引加分叉生长棒治疗重度脊柱侧凸合并肺功能障碍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4.
目的:介绍应用小切口单侧关节突间开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方法:1998年至2002年采用此手术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结果:本组50例均治愈,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这种手术方法切口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5.
张松  田慧中 《现代医院》2004,4(3):13-15
目的 介绍先天性侧旁半椎体切除术的适应年龄和手术方法。方法 经后路暴露双侧的椎板 ,先松解对侧的关节突外侧和横突 ,然后再分离暴露多余的半椎体 ,切除半椎体后 ,再用弓根螺钉加压棍闭合截骨间隙。结果 本组手术治疗先天性侧旁半椎体畸形 5 0例 ,经远期随访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年龄问题上作者主张早期进行多余的半椎体切除 ,本组病例最早的为 3岁时进行预防性半椎体切除术 ,10年后随访效果良好。结论 先天性侧旁半椎体切除术 ,越早进行远期效果越好 ,且手术简单 ,出血少。 15岁以上的患儿进行半椎体切除和矫正侧弯时 ,则应同时作全脊柱截骨术 ,方能达到矫正畸形的目的  相似文献   
36.
我院骨科自1960年以来,在治疗长骨干纵形、斜形或蝶形骨折时,常采用钢丝捆绑固定法,特别是当斜形股骨干骨折髓内针固定时,或其它长骨干斜形骨折髓内针固定时,为了维持骨折端的对位,常需要加钢丝捆绑内固定。如何能将钢丝捆紧,  相似文献   
37.
1962~1992年共采用前路稚体间立柱撑开植骨,椎体后缘骨块切除,脊髓前减压术治疗胸腰脊柱骨折合并载瘫或不全裁瘫100例。收到减压脊髓、稳定脊柱和植骨融合的效果。本就经前路切除椎体后缘骨块,椎体间立柱撑开植骨加挡板的手术步骤和新手术入路,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38.
近1年来,该院通过大量实验和临床观察研究,验证了对孤肾肾盂肿瘤行离体手术的可行性。并为1998年7月收治的1例患者成功进行了手术。 孤肾肾盂肿瘤临床罕见,对术前检查无法明确肿瘤数目、位置、生长方式或肾内型肾盂  相似文献   
39.
胸腰段椎体骨折、结核、肿瘤或椎间盘突出常伴有脊髓圆锥或马尾神经损害,从而导致其致残率较高。近年来,随着高处坠落及交通事故的不断增加,胸腰段脊柱骨折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临床研究发现,胸腰段脊柱损伤后,常伴有脊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多节段颈椎病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采用前路多节段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患者临床表现、神经功能改善、椎间隙高度、颈椎生理曲度恢复和矫形重建。[结果]所有患者术后JOA评分均有改善,颈椎Cobb角、D值和椎间高度术后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X线片均显示融合节段融合。[结论]多节段颈椎病如果致压物来自前方,没有后纵韧带骨化,经前路多节段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