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43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 探讨单开门后路减压并突出髓核摘除治疗颈椎管狭窄并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1999年8月至2008年8月,采用后路单开门减压并突出髓核摘除治疗19例颈椎管狭窄并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8例获得平均46个月(3-108个月)的随访,观察比较手术前后神经功能(JOA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18例患者术后JOA评分(14.22±1.86)分,与术前(6.72±2.4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神经功能平均改善77%.结论 后路单开门减压并突出髓核摘除治疗颈椎管狭窄并颈椎间盘突出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2.
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损害的肌电图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神经根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临床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48例,男33例,女15例;年龄23-65岁,平均47.6岁;病史1周-1年;发病部位:L_4-5 29例,L_5-S_1 8例,L_4-5并L_5-S_1 11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周围神经传导、F波、H反射及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观察电生理检查对神经根受损程度和定位的准确性。结果 48例患者的周围神经感觉传导均正常;周围神经运动传导检查除5例表现为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波幅降低外,其余基本正常。F波异常3例,H反射异常12例。病程超过2周的40例患者的相应神经根前支支配肌肉的EMG出现异常表现,其中15例腰部椎旁肌EMG异常。结论 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神经根定位和神经功能状态,是辅助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方法和判断神经损害程度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63.
人椎旁肌组织褪黑素受体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褪黑素(Mel)受体亚型在人椎旁肌组织的分布.方法 应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Mel受体亚型在人椎旁肌组织的分布.结果 在人椎旁肌组织中均存在Mel受体mt1和MT2亚型的表达,阳性颗粒分布于细胞浆和细胞核,主要分布于细胞浆.结论 人椎旁肌组织存在Mel受体,Mel缺乏可能引起Mel受体介导的椎旁肌的生物效用发生紊乱而影响其对称性生长,从而发生脊柱侧弯.  相似文献   
64.
腰椎间盘细胞不同培养方法细胞分裂指数检测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更具有优越性的腰椎间盘细胞培养方法。方法16例胎儿及成人腰椎间盘细胞分别进行单层培养和立体培养,检测细胞分裂指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立体培养细胞指数生长期分裂指数较单层培养细胞明显增高(t=5.49~9.61,P<0.05),细胞稳定生长期两者分裂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立体培养的细胞较单层培养者具有更大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65.
目的构建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表达载体包装质粒pSNAV-VEGF165,并体外检测pSNAV-VEGF165表达和生物学活性。方法采用分子克隆技术,从pcDNA3(+)-VEGF165质粒获得VEGF165cDNA,并克隆至AAV包装质粒pSNAV上,构建pSNAV-VEGF165的AAV重组质粒,经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用脂质体介导pSNAV-VEGF165转染HEK293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VEC),荧光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EGF165蛋白,并用MTT法测定VEGF165对VEC增殖的影响。结果经酶切鉴定及基因测序证实AAV包装质粒pSNAV-VEGF165构建成功,荧光免疫组化显示VEGF165蛋白的表达,对照组未见VEGF165蛋白的表达,MTT法显示VEGF165蛋白对VEC增殖有促进作用。结论构建的AAV包装质粒pSNAV-VEGF165在体外具有生物学活性,可作为AAV-VEGF165表达载体的包装质粒。  相似文献   
66.
为动态了解椎间盘退变过程中椎间盘的大体形态、组织学和细胞学及生物化学特征 ,人们通过对椎间盘本身或盘外的损伤建立了各种椎间盘退变模型 ,并对模型建立后椎间盘的病变特点进行了系统的观察。1 退变椎间盘的病理解剖特点1.1 大体形态Osti等 [1 ] 应用 2岁的 Merino羊 ,通过造成纤维环前环边缘性损伤建立椎间盘退变模型 ,术后观察了椎间盘的变化。切开纤维环仅在外层 1/ 3形成肉芽组织 ,术后 180 d内几乎都继发出现内层纤维环的断裂及向切开部位突出的髓核样物质。有人认为突出的物质并非来源于髓核本身 ,而更可能是纤维环内成纤维细…  相似文献   
67.
目的 通过对颈椎管狭窄病人MRI中矢位的测量以表明纤维性增生在椎管狭窄中的意义。方法 颈椎管狭窄病人 97例 ,其中手术病人 4 0例。在T1 加权像测量 :椎体矢状径 ,骨性椎管矢状径。在T2 加权像测量 :纤维性椎管矢状径。并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以比较纤维性椎管和骨性椎管在椎管狭窄症中的作用以及在临床中意义。结果 纤维性椎管的矢状径在各个节段均明显小于相应的骨性椎管矢状径 (P <0 .0 0 1)。手术组的骨性椎管中矢状径在各个节段均小于非手术组 ,但仅有两个节段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P值分别小于 0 .0 5和 0 .0 1)。而两组的纤维性椎管中矢状径在各个节段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P值均小于 0 .0 0 1)。结论 造成椎管狭窄、脊髓受压的主要和直接的原因是纤维性椎管狭窄。而纤维性椎管的构成主要是硬膜囊前面的椎间盘和后面的黄韧带 ,它们前后夹击使脊髓受到明显的压迫。只有MRI能准确地反映骨性和纤维性椎管狭窄的部位、程度及髓内改变  相似文献   
68.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retrospectively the long-term results of discectomy for patients with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Methods From July 1988 to May 2003, 273 cases of 1040 patients with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undergone surgical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were followed up. 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three groups according the time of follow-up. The follow-up time was three years as middle follow-up group (Ⅰ), five years as longer follow-up group(Ⅱ) and ten years and more as sup-longer follow-up group (Ⅲ). Sixty-eight cases(24.91%) were in group Ⅰ, including 42 males and 26 females, with the average age of 43.7 years (14-63 years). The group Ⅱ included 141 cases (51.65%), 92 males and 49 females, with the average age of 46.1 years (18-76 years). As group ⅡⅢ, 64 cases (23.44%) were included 46 males and 18 females, with the average age of 43.5 years (20-63 years). The standards Scoring System of Chinese Spinal Association (CSA) and Japan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 were used for investigation. Results According to CSA system, the total good and excellent rate of surgical treatment for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was 89.0%. The percentage of the satisfactory of the group Ⅰ, Ⅱ, Ⅲ were 92.6%, 91.5% and 79.7% respectively.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 Ⅰ and group Ⅱ, Ⅲ. The score of JOA were 24.75±5.08, 22.43±6.55, 21.64±7.18 postoperatively,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 Ⅰ and group Ⅱ, Ⅲ. Conclusion The mid-term results of surgery for patients with lumbar iu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is good, and the good and excellent rate decreases gradually with the follow-up time. The results were similar to each other for evaluation between the standard of CSA and JOA.  相似文献   
69.
椎间盘退行性变的生物学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椎间盘退行性变是椎间盘突出的前提和病理基础。椎间盘组织再生能力有限,一旦发生退变,很难阻止或逆转。椎间盘突出症常用的治疗方法是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前者常出现复发,而手术治疗为有创治疗,会破坏脊柱的稳定性和完整性,伴有许多并发症。理想的治疗方法是针对退变的原因,通过人工干预,早期阻止或逆转椎间盘的退变,恢复其生物学功能,即椎间盘退变的生物学治疗。  相似文献   
70.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第三届全国脊柱外科学术会议于1991年10月16日至19日在青岛召开,会议共收到论文1432篇,到会代表近700人。大会报告45人次,分会交流340人次,书面交流670篇。论文内容涉及基础研究、创伤、退变性骨病、炎症、畸形、肿瘤诸方面。讨论问题广泛而深入,反映了我国当前脊柱外科水平。会后由各专家分段总结如下。 基础研究(胥少汀) 1脊柱生物力学:苏州医学院附一院比较了各种内固定器的复位作用,认为短节段内固定器(Dick)可调性大。矫正钉杆角稍大于90°,有较好的复位固定作用。上海二医大新华医院测试分析,经椎弓根螺钉钢板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