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4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从2007年1月-2009年12月对4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其中二部分骨折13例,三部分骨折19例,四部分骨折8例。结果术后患者平均随访9个月,按Neer功能评价系统评价,优19例,良12例,可8例,差1例。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尤其是粉碎性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2.
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1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经验。方法:应用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的方法治疗新鲜的股骨髁上骨折16例。结果:16例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5周,无内外翻畸形发生。根据Kolmert评分[1]标准进行疗效评定:优12例,良3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93.75%。结论: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是一种理想的方法,闭合复位内固定技术更有利骨折愈合和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3.
徐沁  田守进  倪善军  周志平 《河北医学》2014,(11):1781-1784
对动力髋螺钉( DHS)、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 PFNA)以及股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 PFLCP )对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对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并分别经动力髋螺钉( DHS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 P FNA )以及股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 PFLCP )手术治疗的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DHS组25例,PFNA组18例,PFLCP 组17例,三组分别从手术一般情况、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DHS组患者在手术时间、负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方面均较PFNA组和PFLCP 组明显延长,且出血量较多,并发症发生率也较其余两组明显增加( P<0.05),而术后1个月随访PFNA组患者的 Harris评分明显高于DHS组和PFLCP 组(P<0.05),而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三组患者均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PFNA和PFLCP 相比DHS均具有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优势,但PFNA术后患者在短期髋关节功能恢复方面具有显著优势,PFNA可作为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闭合性髌骨骨折髌前筋膜内积气的预测指标及对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骨科收治的148例闭合性髌骨骨折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膝关节三维CT检查且接受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根据患者髌前筋膜内有无积气分为2组:积气组18例, 男12例, 女6例;年龄(58.3±14.5)岁;无积气组130例, 男57例, 女73例;年龄(60.5±14.6)岁。从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受伤机制、AO/OTA分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术前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降钙素原、白蛋白中筛选出积气的危险因素, 对危险因素制作受试者工作(ROC)曲线明确最佳筛选点;并分析积气对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的影响。结果术前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是髌前筋膜内积气的危险因素(P<0.05), 术前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预测髌前筋膜内积气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0(95%CI: 0.554~0.847), 最佳临界值为78.45%, 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556...  相似文献   
35.
背景:假体松动和磨损是导致全踝关节置换失败的主要原因,其与骨-植入物界面的微运动、关节面的接触应力和关节运动密切相关。包括衬垫和胫/距柄假体在内的人工关节部件的设计构造是影响踝关节受力、运动、接触界面微运动的关键因素,开发新型衬垫对提高人工踝关节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构建全踝关节置换有限元模型用以检测多孔结构优化型衬垫的生物力学特性,分析多孔结构优化型衬垫在减少假体微动和改善关节面接触行为方面的作用。方法:以一名健康成年人右踝关节CT扫描数据和INBONEⅡ系统产品手册为基础,建立包括骨骼和人工关节系统的三维模型,在经过截骨和假体安装后获得全踝关节置换模型(模型A),再通过对原始衬垫进行多孔结构改造获得G50型、G60型、D50型、D60型4种新型衬垫,将不同衬垫替换原始衬垫以建立与之相对应的优化型全踝关节置换模型(模型B-E),在5个模型上施加步态载荷模拟步态工况。比较5种模型植入物-骨界面微动和关节面接触行为的差异。结果与结论:(1)在步态周期下4个优化型全踝关节置换模型的假体微动小于原始模型,与模型A相比,模型B-E假体微动数值上分别下降5.4%,10.1%,8.1%及20....  相似文献   
36.
背景:对于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内固定治疗往往是首选手术方式.但是传统内固定治疗存在内固定失败、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等风险,因此选择一种合适的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系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探讨3D打印导板辅助新型股骨颈内固定系统置入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2021年在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  相似文献   
37.
单侧单管AO外固定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AO外固定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优点,对103例用单侧单管AO外固定器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该组病例经1/2~8年的随访,骨折全部愈合,5例有轻度髋内翻,占4.85%,年轻患者均已恢复原工作,老年患者95%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或较满意。认为该外固定器结构简单轻巧牢固适应证宽,手术创伤小,易于掌握,可满足早期活动的需要,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可供选择的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8.
DHS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DHS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60例高龄患者使用DHS内固定,进行手术方法、术后结果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骨折均愈合,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0%。结论DHS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满意。只要操作规范,正确功能锻炼,负重时间掌握适当,就可以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残率。  相似文献   
39.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严蕈膝关节疾病的手段.其10~15年生存率为85%~90%,是目前最为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之一[1].1999年11月~2007年11月,我们对17例(20膝)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实施了全膝关节置换术,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四股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腱重建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9月-2011年12月,对27例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进行关节镜下四股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腱重建术.手术注意股骨隧道和胫骨隧道的开口选择,隧道开口处软组织的清除.重建韧带固定股骨侧22例应用羟基磷灰石挤压螺钉固定,5例应用小钢板进行股骨皮质外固定.结果 2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48个月.患者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提高,术前膝关节评分为(54.0±1.7)分,术后为(87.0±2.0)分.结论 采用四股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腱重建交叉韧带,具有创伤小、重建韧带强度大、血管化时间短等特点,为交叉韧带损伤重建的一种有效临床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