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胃神经鞘瘤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4例胃神经鞘瘤患者临床及诊疗资料。结果:4例患者术前均行胃镜及腹部CT检查(肿瘤直径均<3 cm),仅1例诊断为胃神经鞘瘤;联合腹腔镜及胃镜切除肿瘤,术中快速病理报告均诊为胃间质瘤;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时间(83±1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3±10)m L;无出血、狭窄等并发症;随访未出现复发及转移。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胃神经鞘瘤。结论:腹腔镜联合胃镜对直径<3 cm的胃神经鞘瘤是安全可行的,但术前诊断率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72.
胆道术后肝胆管残余结石,尤其是复杂难取的肝内外胆道残余结石,在纤维胆道镜直视下应用常规取石方法,仍不能有效取净结石,针对这一棘手的问题,笔者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对胆道探查术后应用数字化X线机透视下联合纤维胆道镜,对50例肝内外胆道难取性残余结石病人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胰头癌的外科治疗方法对生存率的影响,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165例胰头癌病例,将其分为根治性切除术(A组,n=33),姑息性切除术(B组,n=19),单纯胆肠吻合术(C组,n=95),胆肠吻合附加胃空肠吻合术(D组,n=11)和非手术(E组,n=7),观察各组生存时...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精准肝切除术对于治疗复杂性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间接受精准肝切除术治疗的60例复杂性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为(358.60±45.6)min,术中出血量为(598.2±95.6)mL,术后住院时间为(12.5±2.7)d。术后发生并发症11例(18.3%),其中切口感染5例(8.3%),胆瘘1例(1.7%),右侧胸腔积液3例(5.0%),肺部感染2例(3.3%)。术后随访2个月至2年,残留结石3例(5.0%),经T管纤维胆道镜取净结石;2例(3.3%)复发,再次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再次手术率3.3%)取净结石。结论:精准肝切除术可有效降低残石率、复发率和再次手术率,是治疗复杂性肝胆管结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5.
背景与目的 Mirizzi综合征(MS)是胆囊炎和慢性胆石症的罕见并发症。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I型MS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进行治疗,而术中胆道损伤仍是最严重的并发症,能否在术中准确辨别胆管是减少胆道损伤的关键。吲哚菁绿(ICG)荧光导航目前越来越广泛应用于肝胆外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运用,该技术可以很好地显示肝脏门静脉流域,在肝脏解剖性切除中发挥重要作用。ICG在代谢过程中通过肝细胞摄取进入胆汁通过胆道排入十二指肠,能对整个胆道系统解剖结构进行导航示踪。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ICG在LC治疗I型MS中胆道识别导航作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9年10月—2022年1月收治的67例行LC的I型MS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5例行ICG荧光导航下LC(荧光导航组),32例行常规LC(常规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两组术前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常规手术组比较,荧光导航组平均手术时间(74.66 min vs. 93.03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0.43 mL vs. 57.34 mL)、中转开腹率(0 vs. 12.5%)均明显降低(均P<0.05);平均术后第1天引流量(25.43 mL vs. 36.63 mL)、平均拔管时间(1.29 d vs. 1.91 d)、平均术后住院时间(2.8 d vs. 3.66 d)、平均总住院费用(11 349.43元 vs. 12 907.41元)均明显减少(均P<0.05)。术后荧光导航组发生腹部切口感染2例,常规手术组发生胆管损伤2例,胆汁漏2例,腹部切口感染4例,荧光导航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手术组(5.7% vs. 25.0%,P=0.039)。结论 ICG荧光导航可实时显示胆道系统、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降低中转开腹、减少并发症发生率、预防胆道损伤。  相似文献   
76.
目的研究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对外科危重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4例外科急症大手术后APACHEⅡ评分大于12分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等氮等热量104.5~125.4kJ/(kg·d)营养支持;对照组给予一般的肠外营养(PN)支持,治疗组给予谷氨酰胺为底物的肠外免疫营养支持.两组患者均于术前、术后营养支持7d后检测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B)和转铁蛋白(TRF)以及IgG,IgA和IgM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结果治疗组免疫营养支持7d后ALB,PAB和TRF均明显上升(P〈0.05),而对照组ALB,PAB和TRF与支持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PAB的增加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gA、IgG和IgM均高于营养支持前和对照组(P〈0.05),T淋巴细胞亚群CD4百分比和CD4/CD8值均高于营养支持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丙氨酰-谷氨酰胺强化的肠外营养能提高外科危重患者术后免疫球蛋白和淋巴细胞计数,提高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7.
肝内胆管结石(intrahepatic bile duct stones,IBDS)是肝胆外科的常见病,其病因复杂,治疗难度大,术后复发率高、并发症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IBDS的复发机制研究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细菌寄生虫感染、胆管炎反复发作和胆汁淤滞、遗传环境与饮食代谢及初次治疗方式及时机选择等有关。随着现代医疗技术发展,IBDS的各种治疗方式层出不穷,精准肝切除术、经皮肝胆道镜取石术(PTCS)、各种内镜及碎石技术微创外科等发展迅速。该文主要对IBDS复发的病因机制及其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及IBDS的术后复发预防提供一定依据,以期减轻患者病痛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8.
背景:目前,各种监测设备已经用于移植肝的早期监测,但没有一种方法能够持续不断的监测移植肝细胞的代谢变化来反映移植肝内部环境的变化情况。 目的:探讨应用多参数系统生物传感器Neurotrend-7持续监测肝细胞代谢,为早期发现移植后肝脏功能不良提供依据。 方法:健康成年雄性日本大耳白兔24只分为3组,对照组(n=4):开腹仅行肝组织埋入氧代谢监测传感器及标本取材后关腹。两个实验组完成兔肝移植后肝内置入多参数监测仪传感器探针,实验1组(n=10)供肝保存时间< 2 h;实验2组(n=4)供肝保存时间> 4 h。移植前及移植后1,3,5 d连续监测肝组织的pH、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变化并测量动脉血PaO2、PaCO2、动脉血气pH值。同时,切取同位点的肝组织行光镜和电镜检查。 结果与结论:实验2组肝组织氧分压显著低于实验1组(P < 0.05),且随时间逐渐下降;肝组织二氧化碳分压各时段高于实验1组(P < 0.05),并且随时间逐渐增高;肝组织pH值较实验1组各时间段更低(P < 0.05),提示肝功能严重不良或移植肝无功能。肝组织氧分压与动脉血PaO2呈正相关,肝组织二氧化碳分压与动脉血PaCO2无明显相关性;肝组织pH与动脉血气pH值也无明显相关性。变化与组织学检查相似。提示,多参数系统生物传感器Neurotrend-7可为早期发现移植后肝脏功能不良,观察其演变规律,指导临床早期预防和治疗,为其在肝脏外科和器官移植领域临床应用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79.
目的:评价吉西他滨区域性动脉灌注联合全身化疗对晚期胰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3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晚期胰腺癌患者采用5-FU+MMC行静脉化疗,以介入方法用吉西他滨作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结果:13例可评价疗效者中部分缓解(PR)4例,病情进展(SD)6例,PD3例;临床受益反应评价有效率为76.9%;疼痛缓解率75.0%。中位生存时间为6.3个月,所有患者未出现严重毒副反应。结论:吉西他滨区域性动脉灌注联合全身化疗可缓解晚期胰腺癌患者癌性疼痛,改善患者一般状态,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且患者耐受良好。  相似文献   
80.
目的总结应用数字化X线机透视下联合液电碎石仪治疗胆道残余结石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年间应用数字化X线机透视下联合液电碎石仪治疗的60例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一次取石成功57例(95.0%),二次取石成功2例(3.3%),总治愈率为98.3%。未取净结石1例(1.7%)为合并胆管癌者,后改行手术治疗。击碎最大结石为3.0 cm×2.5cm×2.0 cm。无胆道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59例随访6个月~1年,疗效均满意。结论应用数字化X线机透视下联合液电碎石安全可行,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