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1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81篇
内科学   37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134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3篇
  1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刘宏丽  邵彩慧  田力  滕伟禹  高岩  崔志杰 《临床荟萃》2012,27(19):1687-1690
目的探讨大鼠脑出血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的表达与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自体动脉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建立脑出血模型,将50只大鼠分成对照组、脑出血组,两组分6小时、1天、3天、5天、7天5个时点,每个时点各5只大鼠。分别采用干湿重法、伊文思兰染色法、逆转录聚合酶链法(RT-PCR)测定不同时间点的脑水含量、血脑屏障通透性(EB含量)和ICAM-1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大鼠出血造模后6小时BBB通透性和ICAM-1表达开始升高,3天达高峰,7天开始下降,出血组和对照组EB含量6小时(0.592±0.106)OD/mg vs(0.309±0.044)OD/mg,3天(0.791±0.520)OD/mg vs(0.315±0.342)OD/mg,7天(0.455±0.082)OD/mg vs(0.308±0.032)OD/mg(均P<0.01)。ICAM-1 6小时1.220±0.044vs 0.884±0.336,3天1.638±0.07vs 0.860±0.057,7天1.282±0.144vs 0.872±0.048(均P<0.01)。BBB通透性与ICAM-1mRNA表达呈正相关(r=0.433,P<0.01),而且与脑水含量变化趋势相一致。结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ICAM-1mRNA表达增高,可能增加血脑屏障通透性,并参与脑水肿形成。  相似文献   
122.
目的探讨不同级别脑胶质瘤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清应答因子(SRF)及波形蛋白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分析40例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组TGF-β1、SRF及波形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0%(26/40)、45.0%(18/40)、77.5%(31/4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6.7%(8/30)、13.3%(4/30)、7.1%(2/30)(P0.05),肿瘤级别Ⅲ+Ⅳ级患者的TGF-β1、SRF及波形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7.3%(17/22)、63.6%(14/22)、86.4%(19/22)。均显著高于Ⅰ+Ⅱ级患者的50.0%(9/18)、22.2%(4/18)、66.7%(12/18)(P0.05),TGF-β1与SRF、SRF与波形蛋白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脑胶质瘤中TGF-β1、SRF及波形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提升,与其恶性程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23.
124.
目的 观察转录因子ZBTB18对结直肠癌细胞的生长的影响。方法 从NCBI GEO数据库中下载肿瘤基因表达芯片数据,对ZBTB18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同时通过RNA干扰和Transwell实验研究ZBTB18对结直肠癌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 ZBTB18蛋白表达于结直肠癌细胞系,且高转移能力的细胞系中该蛋白的表达水平远高于原发性结直肠癌肿瘤细胞系(P<0.05)。RNA干扰试验可特异性地显著沉默结直肠癌细胞HT29中ZBTB18的表达,Transwell实验发现在ZBTB18沉默后HT29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显著降低(P<0.05)。结论 转录因子ZBTB18可以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侵袭与迁移,可能参与结直肠癌的转移。  相似文献   
125.
目的 基于视频透视吞咽检查(VFSS)技术探讨定量指标评估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预后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9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A组:针刺阿呛组穴组(n=22);B组:球囊扩张术组(n=22);C组:针刺阿呛组穴与球囊扩张术联合组(n=25)。采集患者VFSS检查视频并测量吞咽启动时间、咽运送时间等8个定量指标,应用SVM-RFE及RF两种机器算法构建模型,筛选最优特征数及对应特征排序集,从两种算法的不同模型中筛选频次高的特征作为预后评估指标。结果 通过SVM-RFE算法在总模型组及各亚组模型中筛选的最优指标数分别为:4、5、2、8,RF算法结合SVM-RFE算法横纵双向共有的高频次、评估效能最优的定量指标为:舌骨位移距离、咽运送时间、舌骨运动时间、喉关闭时间、吞咽启动时间,其中舌骨位移距离最具评估价值。结论 VFSS定量指标可以有效评估吞咽障碍疗效预后,为临床提供评估吞咽障碍预后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6.
新时期加强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医学和生命科学都面临着范围与结构的调整。现代医学要求医学生不仅要懂得生物、医学知识,也必须掌握更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高等医学教育要跟上时代的要求,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根据自身教育的特点和教育目标,注重全程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与时俱进,将人文精神融入于整个医学教育之中,以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7.
本文应用间置胆囊架桥肝管空肠吻合内引流术,治疗无法切除的肝管中下段癌肿及已侵及肝管的胰腺癌共9例,其中胰腺癌病人同时又行胃网膜右动脉插管化疗。该术式操作简便,对病人侵袭小,减黄效果可靠,术后未发生不良并发症。该术式为提高该类病人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可提供一个适宜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8.
目的 观察产前超声于左无名静脉切面测量孕20~38周胎儿胸腺参数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661名孕20~38周健康单胎妊娠孕妇,采用超声分别于三血管切面和左无名静脉切面测量胎儿胸腺参数,包括胸腺横径、前后径、周长及横断面积,分析各参数与孕周的相关性,观察并对比于两切面测量胸腺参数的价值。结果 超声于三血管切面所测孕35~38周胎儿胸腺横径及孕20~38周胎儿胸腺前后径、周长和横断面积均小于左无名静脉切面(P均<0.05);且相同切面所测胎儿胸腺参数均随孕周增长而增高(P均<0.05)。三血管切面(r=0.873、0.793、0.839、0.858,P均<0.001)和左无名静脉切面(r=0.901、0.796、0.866、0.904,P均<0.001)胸腺横径、前后径、周长及横断面积测值均与孕周呈正相关。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测量胸腺参数的一致性均好(ICC均>0.75,P均<0.001),于左无名静脉切面测量的ICC略高。结论 产前超声于左无名静脉切面测量孕20~38周胎儿胸腺各参数可减小测量误差,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三血管切面测量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9.
目的研究大鼠脑出血后血脑屏障(BBB)通透性与水通道蛋白4(AQP4)的关系及水蛭素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自体动脉血注入尾状核法制成大鼠脑出血模型,RT-PCR法观察AQP4mRNA的表达,伊文思兰法测量BBB通透性,干湿重法计算脑含水量表示脑水肿。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脑出血组及水蛭素组BBB通透性均在出血后6h开始升高〔(0·5955±0·0956)和(0·3594±0·0712)〕,1~3d最高〔(0·8889±0·0968)、(0·7914±0·0520)和(0·5937±0·0505)、(0·5275±0·0492)〕,水蛭素组明显低于脑出血组(P<0·05);两组AQP4mRNA表达也于6h即开始升高〔(1·06±0·12)和(0·83±0·08)〕,3d时达到高峰〔(1·34±0·14)和(1·03±0·05)〕,水蛭素组明显低于脑出血组(P<0·05);BBB通透性与AQP4mRNA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686,P<0·01),与脑水肿变化趋势一致。结论脑出血后产生的凝血酶可能通过上调APQ4mRNA表达,增加BBB通透性,参与脑水肿形成和发展;水蛭素可抑制此过程。  相似文献   
130.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易于从骨髓中分离,来源取材方便,对供体损伤小,具有强大的增殖能力及多向分化潜能,便于自体移植,如能成功诱导为软骨细胞将是软骨组织工程理想的种子细胞。 目的:观察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的定向分化,并对分化后细胞进行鉴定。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形态学、蛋白质组学的比较观察于2005-05-03/2007-12-30在沈阳医学院临床中心实验室完成。 材料: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于二三个月龄新西兰健康大白兔,体质量2~2.5 kg。 方法:采用全骨髓法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生长良好的细胞第4代细胞消化传代,以1×105密度接种于24孔板中将生长状态良好的细胞在含有地塞米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维生素C及 转化生长因子β的培养液中诱导分化。 主要观察指标: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进行细胞鉴定,RT-PCR法检测诱导分化细胞 II型胶原的表达。 结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成骨诱导后,由长梭形变为椭圆形及肾形。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所培养间充质干细胞不表达CD34、CD45,但CD105显阳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未经诱导时不表达Ⅱ型胶原蛋白,经诱导后在500~750 bp之间可见明显条带。 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含地塞米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维生素C及 转化生长因子β等培养液诱导后,可以在体外向软骨细胞转化,高表达Ⅱ型胶原,并经细胞形态学及蛋白质组学RNA水平鉴定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