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3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4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5篇
外科学   213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1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41.
目的 研究临床肝移植过程中离体供肝低温保存-再灌注期间肝实质细胞凋亡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应用细胞凋亡原位末端标记法并结合电镜观察,检测低温保存时间分别为0、3、6、及9h的4组兔肝脏在低温保存-再灌注过程中肝细胞凋亡发生情况,同时,对4组肝脏再灌注前、后组织内氧自由基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 各组肝脏于低温保存后的再灌注期间,组织内可见明显的肝实质细胞凋亡现象,且低温保存时间延长的肝脏,再灌注后凋亡  相似文献   
42.
无乳房包块的妇女进行乳腺摄影时,常可发现疏密不等的微钙化点。本文介绍了切除此种病变的经验,并探讨在乳癌诊断中的价值。本文收集了1975~1983年150例无包块但乳房摄影发现微钙化点的女性病人,其中85例为普查所发现,65例因乳房疼痛等主诉求医。取常规轴位加侧位钼靶摄片,焦点0.3mm,必要时用0.1mm 微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改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状态对减轻创伤后脓毒性肾损害的保护作用,探讨其临床应用前景。方法:用昆明品系小鼠做成创伤后脓毒症模型,治疗组创伤后3h经尾静脉注射纤维连接蛋白(FN)420μg,脓毒症组注射生理盐水作对照。24h各重复半量。结果:与脓毒症组比较,治疗组小鼠腹腔脓肿壁厚,不易破裂,肝脏表面可见粟粒状脓肿,膀胱内为尿液而非胶冻状物;血浆FN水平显著升高(P<0.01);肾组织病理和组织FN变化均明显减轻。结论:适时FN治疗,可通过纠正血浆FN水平不足、限制脓毒症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改善肾单位细胞间的连接等作用而对创伤后脓毒性肾损害具有保护作用,对临床应用FN治疗创伤感染病例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gr-1)在急性胰腺炎肝脏损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胆管内注入生理盐水或不同浓度牛磺胆酸钠溶液,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Egr-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并进行胰腺病理评分,检测血清AST、LDH及TNF-α和IL-1β水平.从正常Wistar大鼠分离培养肝细胞,观察原代培养肝细胞在TNF-α刺激后Egr-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肝组织Egr-1表达与急性胰腺炎肝损伤程度呈正相关,且原代培养肝细胞Egr-1蛋白表达水平与肝细胞损害程度呈正相关.结论:Egr-1可能参与急性胰腺炎肝损伤过程,并且其作用机制部分依赖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ERK1/2).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NF-kappa B p65和TNF-α口在门静脉压力升高促进90%极限门静脉分支结扎致大鼠肝再生中的作用.方法 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96只,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和门静脉结扎实验组.观察术后0.5、1、3、5、7、14、21和28 d门静脉压力和保留侧肝脏质量变化,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保留侧肝细胞的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保留侧肝细胞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NF-kappa B p65和TNF-α的表达.结果 90%极限门静脉分支结扎后,结扎侧肝叶呈进行性萎缩变小,保留侧肝叶占总肝质量的比例逐渐增加;门静脉压力在结扎后立即升高,0.5 d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7 d降至正常水平;PCNA阳性细胞计数在术后第0.5 d至7 d与对照组相比增多(P<0.01),以后逐渐恢复正常.保留侧肝叶的NF-kappa B p65和TNF-а蛋白的表达均在0.5 d至5 d与对照组相比增多(P<0.05),术后7 d至28 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F:kappa B p65的表达在术后0.5 d、1 d、7 d、14 d均与TNF-a表达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门静脉压力变化可能通过TNF-α、NF-kappaB信号传导途径在90%极限门静脉分支结扎大鼠肝再生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川芎嗪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后肝脏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2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实验组和对照组3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制作70%大鼠肝脏IRI模型,实验组大鼠在IRI前3d,每日腹腔注射川芎嗪注射液2mL,各组大鼠分别于术后1h、6h、24h、72h取肝组织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检测肝细胞线粒体呼吸控制率(RCR)、磷氧比(P/O)和肝组织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变化。结果①术后各个相应时相点实验组肝组织病理损伤均较对照组轻;②术后1h、6h、24h对照组肝细胞线粒体RCR及P/O均低于实验组(P均<0.05),72h均恢复正常(P>0.05);③实验组术后各相应时相点肝细胞ATP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恢复正常也比对照组较早。结论川芎嗪预处理能够改善肝脏能量代谢,提高缺血再灌注后肝脏的抗损伤能力。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保胆取石术后长期结石复发情况,分析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指标与结石复发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医院2000年1月-2006年1月的保胆取石患者,均采用小切口微创保胆取石手术,其中148例通过信访或电话随访6~12年获得随访资料,统计总的结石复发率,并采用关联性分析方法,评估代谢综合征、体重指数、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与结石复发的相关性,其诊断标准符合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关于中国人代谢综合征的建议》。结果 148例患者中54例结石复发,总复发率36.49%。代谢综合征、体重指数、高血脂和高血糖均与结石复发相关(P0.05),高血压与结石复发无相关性(P0.05)。结论保胆取石术是一种有效地治疗胆囊结石的方法,代谢综合征在胆结石复发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8.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大地震,给灾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我院作为距地震灾区最近的大型军队医院,短时间内接受了大量从现场直接后送以及经前线医疗队初步处理而转来的伤员,震后1周时间内,医院共接诊地震伤员2320例,收治入院1760例[1],其中腹部损伤收治46例,行手术探查25例,分别为胃穿孔行修补术1例,小肠穿孔行穿孔修补或部分小肠切除7例,肝破裂行修补术4例,脾破裂行切除术5例,肠系膜血管损伤行部分肠切除1例,小肠离断伤行部分肠切除2例,肝脾联合损伤行肝修补脾切除2例,延迟性小肠溃疡伴出血行部分肠切除3例.  相似文献   
49.
50.
为简便、有效地治疗肝胆管结石术后残石或复发结石,对564例肝胆管结石患者通过术中放置皮下胆肠吻合输入空肠袢或功能良好的胆囊,建立皮下永久性胆管通路,为术后纤维胆道镜取石提供路径。结果发现,在获随访的238例患者中96例困术后结石复发或残余而切开皮下永久性胆管通路行纤维胆道镜取石术,全部患者均获满意的临床效果,且无死亡及明显并发症发生,研究表明,对于肝胆管结石患者,术中建立一能永久保留的纤维胆道镜入路(皮下永久性胆管通路),术后若结石复发或残余,切开此通路行纤维胆道镜取石不仅操作简便、疗效可靠,而且可反复多次进行,使患者免受开腹手术之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