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流行性出血热(EHF)肾脏损害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方法对1例以肾脏损伤为主要症状,行肾活检术病理诊断为EHF病例进行光镜、免疫荧光观察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EHF的主要病理改变为肾间质显著性灶性出血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肾小球系膜细胞可伴有轻度增殖;免疫荧光显示IgM、IgG、IgA及C3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线形沉积。结论EHF临床上可仅表现为发热和肾脏损伤,易造成误诊、漏诊。其肾脏组织病理学表现对EHF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蝙蝠蛾拟青霉Cs-4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雄性Wistar大鼠24只,采用单侧肾脏切除加尾静脉重复注射阿霉素的方法建立阿霉素肾病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模型组(M组)、蝙蝠蛾拟青霉素Cs-4治疗组(P组)和贝那普利治疗组(B组),每组6只。于用药后第8周观察各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的水平,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肾脏组织骨调素(OPN)mRNA、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mRN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的表达。结果M组OPN、TIMP1、TGF较N组表达明显升高(P〈0.01),P组及B组较M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蝙蝠蛾拟青霉Cs-4可下调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中TIMP-1、OPN、TGF-β1的表达,调节细胞外基质的生成与降解,从而减轻肾脏纤维化,发挥其。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探讨心肝宝胶囊对链尿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早期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24只雄性Wistar大鼠建立STZ DM动物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心肝宝胶囊治疗组[中药组,0.5g/(kg·d)]及贝那普利治疗组[西药组,4mg/(kg·d)],每组8只,另选取8只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空白组)。模型组与空白组给予等量自来水灌胃,连续干预8周。干预4、8周末检测各组大鼠血糖,8周后观察24h尿蛋白(24h urine protein,24hUP)、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和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1,TGF-β1)、层黏连蛋白(laminin,LN)、Ⅳ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Ⅳ,Col-Ⅳ)的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肾脏TGF-β1、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TIMP-1)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mRNA的表达,行HE、PAS和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DM大鼠造模后出现血糖升高、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消瘦、体毛枯燥无光泽、易激惹等表现,干预8周后两个用药组症状减轻。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24hUP、SCr、血糖、Col-Ⅳ、LN、TGF-β1阳性表达量,TGF-β1、TIMP-1及PAI-1mRNA,肾小球面积(GA)、细胞外基质(ECM)及ECM/GA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理改变可见明显肾小球体积增大,毛细血管袢扩张,小球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区基质增多,增宽,基底膜增厚,肾小管排列紊乱,部分上皮细胞可见空泡变性、脱落,可见蛋白管型,间质有炎性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两个用药组各指标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理改变较轻,系膜细胞轻度增生,系膜基质轻度增多。中药组SCr、PAI-1mRNA表达低于西药组(P<0.05),两个用药组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心肝宝胶囊对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早期肾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及抗肾小球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GF-β1、TIMP-1、PAI-1及Col-Ⅳ的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减少尿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25.
人胎儿卵巢组织异种移植后卵母细胞的发育及成熟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胎儿卵巢组织冷冻复苏、体外培养和异种移植后卵母细胞的发育和成熟情况。方法取5例胎龄20周引产的胎儿卵巢,采用丙二醇慢速冷冻保存,复苏后在组织培养条件下进行体外培养,6d后移植到免疫缺陷小鼠的肾被膜下,应用卵泡刺激激素作用23周后取出卵巢组织,机械法取出窦卵泡内的卵母细胞,结合体外成熟培养,观察卵子成熟情况,并通过移植前后组织学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变化观察卵泡发育情况。结果冷冻复苏组织和新鲜卵巢组织中各期卵泡的构成比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培养组织与新鲜组织和冻融组织相比,增殖期卵泡的比例显著增加(P<0.05);移植组织与新鲜组织、冻融组织和培养组织相比,增殖期卵泡比例亦显著增加(P<0.05)。各组织中原始卵泡均未见PCNA阳性表达,其表达最早出现于初级卵泡,新鲜组织和冻融组织中偶可见PCNA阳性表达,而培养组织和移植组织中可见明显的PCNA阳性表达。从移植卵巢的窦卵泡中获得未成熟卵子42个,经体外成熟培养有21.43%的卵子可发育到MII期。结论人胎儿卵巢组织能耐受冻融、组织培养和移植过程,其卵泡能够重新生长发育,恢复内分泌功能,且不影响卵母细胞的发育及成熟能力。 相似文献
26.
褐藻多糖硫酸酯对阿霉素肾硬化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褐藻多糖硫酸酯(Fucoidan,FPS)对阿霉素肾硬化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2只SD大鼠分成4组:假手术组(SHAM组),阿霉素肾硬化模型组(M组),褐藻多糖硫酸酯治疗组(FPS组),洛汀新治疗组(B组)。8周后观察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及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观察肾脏组织纤连蛋白(FN)、Ⅳ型胶原(ColⅣ)、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RT-PCR测定肾皮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mRNA。结果:FPS能减少尿蛋白、降低BUN和Cr,减轻基质增生和肾小球硬化,且能减少TGF-β1、FN、ColⅣ表达,下调肾皮质TGF-β1P、AI-1 mRNA表达。结论:FPS能减轻阿霉素肾硬化大鼠肾脏损害,对肾脏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7.
1 病历简介患者女 ,46岁。发现左腋下包块 1周就诊。查体 :左腋下肿块 2个 ,大者 1.5 cm× 1.0 cm× 1.0 cm,质硬 ,边界清 ,与皮肤无粘连 ,可移动 ;小者 1.0 cm× 0 .8cm× 0 .5 cm,性质同大者。双侧乳房对称 ,皮肤无桔皮样外观 ,乳头无内陷、无溢液 ;触诊未扪及肿块 ;乳腺 B超及钼靶照像无阳性发现 ;乳腺外其他系统均未发现原发灶。为明确诊断 ,切除左腋下包块活检 ,两者均为淋巴结转移癌 ,癌细胞呈团块状排列 ,考虑同侧乳腺癌转移。临床行左侧乳腺改良根治术。病理巨检 :根治乳腺 1件 ,乳头及皮肤未见异常 ,每隔 0 .5 cm作一剖面仔细寻… 相似文献
28.
兔卵巢组织冷冻移植后卵母细胞成熟及受精发育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兔卵巢组织冷冻复苏后移植对卵母细胞生长、成熟、受精发育潜能的影响。 方法 25只性成熟新西兰雌兔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新鲜移植组(10只)及冷冻复苏移植组(10只),卵巢组织均自体多点移植于子宫系膜内。卵巢移植90d后对兔联合使用促排卵、体外成熟培养和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观察卵子的成熟情况以及体内和体外成熟卵子的受精率、卵裂率和囊胚形成率。 结果 新鲜移植组和冷冻复苏移植组获卵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移植组间获卵数差异无显著性;各组未成熟卵子所占比率以及未成熟卵子体外成熟后的成熟率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各组间体内成熟卵子、体外培养成熟卵子的受精率、卵裂率和囊胚形成率的差异不明显;各组内体内成熟卵子与体外培养成熟卵子相比受精率、卵裂率间无显著性差异,但体外培养成熟卵子囊胚形成率明显低于体内成熟卵子(P<0.05)。 结论 兔卵巢经冷冻复苏自体移植后,其卵泡能够重新生长发育;通过体外成熟和受精技术,体内和体外成熟卵子均可产生正常的胚胎。提示卵巢组织冻融移植结合辅助生殖技术可作为一种生育力保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9.
目的分析梅毒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病理学表现,探讨该病相对特征性的组织病理改变。方法对4例梅毒性淋巴结炎的临床资料和组织学形态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与临床实验室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果4例均表现为腹股沟淋巴结无痛性肿大,淋巴结直径2~3·5cm,平均2·8cm。组织病理主要基本病变是:①淋巴滤泡增生,滤泡间和副皮质区血管周围有大量淋巴细胞与浆细胞浸润;②血管闭塞性内膜炎,内皮细胞增生肿胀,管壁增厚并浆细胞浸润,管腔狭窄;③血管周围炎;④上皮样组织细胞增生伴有肉芽肿改变,可见多核巨细胞;⑤被膜及淋巴结周围组织以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细胞浸润和纤维化,导致被膜显著增厚;⑥散在小灶性坏死。结论梅毒性淋巴结炎的组织病理表现仅具有相对特征性,非特异性改变多种多样,极易误诊为非特异性慢性淋巴结炎或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其最终诊断仍需结合梅毒血清实验室检查。病理医师应提高对梅毒性淋巴结炎的认识,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总结儿童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7年2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小儿肾脏风湿免疫科经病理证实的22例IMN患儿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等资料。结果 22例患儿中男12例,女10例,发病年龄3~15岁。临床表现:血尿蛋白尿4例(18.18%);原发性肾病综合征18例(81.82%)。初次肾活检结果:膜性肾病Ⅰ期8例(36.36%)、Ⅰ~Ⅱ期5例(22.73%),Ⅱ期5例(22.73%)、Ⅱ~Ⅲ期1例(4.54%)、不典型膜性肾病3例(13.64%)。22例患儿肾组织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阳性者12例(54.54%),83.33%(10/12)PLA2R阳性的患儿起病年龄≥10岁。治疗方案:4例血尿蛋白尿患儿中2例给予激素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治疗,2例仅给予ACEI治疗,均获得完全缓解。18例肾病综合征患儿全部予以激素、ACEI治疗,激素耐药者加用免疫抑制剂治疗。随访发现22例患儿中18例(81.82%)获完全缓解,3例(13.64%)获部分缓解,1例(4.54%)失访。结论 儿童IMN临床多表现为肾炎型肾病综合征,以激素耐药型为主。病理表现以Ⅰ~Ⅱ期多见。儿童IMN的PLA2R阳性以青少年为主,小年龄儿童阳性率较低。激素联合ACEI、免疫抑制剂治疗缓解率较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