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78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63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47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探讨阻挡钉结合植骨技术治疗胫骨骨折髓内钉术后骨不连的疗效。方法对18例胫骨骨折髓内钉治疗术后并发骨不连的患者(其中男11例,女7例),采用阻挡钉技术稳定骨断端以及植骨的方法,观察其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3~19个月(平均15.8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率100%,愈合时间7.7~13.8个月(平均9.8个月)。结论阻挡钉结合植骨技术是一种治疗胫骨骨折髓内钉术后骨不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髋部骨折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及治疗。方法: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以肿胀作为重要诊断依据,并用彩超SMHz和10MHz探头交替使用,提高诊断正确率,使用蝮蛇抗栓酶、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尿激酶和东菱克栓酶治疗。结果:通过彩超诊断DVT正确率较高,本组治愈15例,好转3例.无效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髋部骨折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非少见,诊断主要依赖于彩色超声波及临床症状体征。东菱克栓酶治疗DVT效果较好,对高危人群应预防应用抗血小板凝集药物。  相似文献   
33.
采用常规钢板处理肱骨干骨折常存在一定限制.本研究采用层叠技术治疗粉碎性肱骨干骨折,取得了良好手术效果.该技术首先采用小钢板维持骨折块的复位并使其处于一定的稳定性,之后再使用常规钢板进行最终固定.术后随访发现骨折对位、对线良好,骨折愈合及患肢功能均良好.  相似文献   
34.
我国存在着巨大的潜在性的精神卫生医疗需求,但目前我国能提供心理干预的医疗资源的数量有限、质量参差不齐;有心理卫生服务需求者多倾向于在综合性医院就诊而非专业的心理服务机构如精神病院;综合性医院有大量需要进行精神卫生干预的患者。所以,在综合医院普遍设立以处理心理问题为重点的心身医学科是解决目前我国心理卫生问题困境的根本办法之一。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应用爱惜康的各种缝线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5月~2009年5月,将运用爱惜康缝线环形缝扎髌骨骨折分为薇乔组、普迪思组、爱惜邦组,共计3组102例。[结果]3组102例患者随访6~18个月,平均13.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以Bostman髌骨骨折疗效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分别获得90.00%、96.97%、97.44%的优良率。[结论]爱惜康缝线环形缝扎治疗髌骨骨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且以爱惜邦为佳。  相似文献   
36.
目的 观察并总结采用自行研制的新型内固定器——下胫腓钩板固定器(Hook—plate fixation,HPF)治疗16例下胫腓联合分离伴腓骨骨折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1年10月~2003年3月采用下胫腓钩板固定器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伴腓骨骨折16例,根据应用改良Mazur评价标准对其术后疗效进行评定。结果 随访时间3~30个月,平均11个月。骨折愈合的时间为12~18周,16例中优良15例,可1例,优良率93%。结论 下胫腓钩板固定器生物力学性能最佳,也是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伴腓骨下段骨折的最好内固定方式之一,但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Nogo-A受体拮抗剂NEP1-40对Wnt信号通路和神经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方法 40只大鼠被均分为HIBD(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和HIBD+NEP1-40组,采用PCR定量、Western blot分析、细胞增殖的免疫组化试验、8-异前列腺素评估等检测分析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大鼠的修复过程中Wnt信号通路中NgR的转录因子调控与神经细胞增殖。结果NEP1-40处理后,c Jun和c-Myc的表达在蛋白水平上调,基因表达水平上调,Ki-67增加,8-异前列腺素无显著变化。结论通过抑制NgR后发现,c-Jun和c-Myc是Wnt通路的主要转录因子,同时脑室下区神经细胞的增殖增加。  相似文献   
38.
探讨实施临床路径时可采取前馈控制、反馈控制和现场控制等方法实现对住院诊疗的实时控制,可实施严格的变异分析管理为真正实现持续质量改进提供保证,可将医院管理的一些措施和制度融入临床路径;可考虑引入病例分型的方法,改变对病种粗放的分析,实现按病情因素分型,能够为临床路径设计提供较好的入路;开展临床路径评价工作应将管理过程评价与实施效果评价进行有益结合,全面反映临床路径的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39.
无血清培养兔关节软骨细胞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软骨细胞体外扩增移植治疗关节软骨缺损是近年来软骨缺损研究的热点[1-2].目前体外培养软骨细胞多是使用含血清培养基,但血清成分十分复杂,质量不恒定,不利于实验条件标准化和细胞产物的分析、提纯;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低氧培养对大鼠髓核间质干细胞(NPMSCs)增殖的影响。方法分离大鼠尾椎髓核获得NPMSCs并进行体外扩增培养,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免疫表型。取第3代NPMSCs分为常氧组和2%低氧组,分别培养7 d及14 d,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活力和RT-q PCR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沉默信息调节蛋白1(SIRT1)及SIRT6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原代NPMSCs细胞早期可形成葵花样细胞集落,传代后细胞增殖明显加快,细胞形态以纺锤形为主。第3代细胞高表达干细胞相关阳性表面抗原分子,低表达干细胞相关阴性表面抗原分子。低氧组细胞形态以多角形为主,细胞更容易聚集成团块,且细胞增殖速度明显加快(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P0.05)。低氧组HIF-1α、VEGF、GLUT-1、SIRT1及SIRT6表达量明显高于常氧组(P0.05)。结论 2%O2的低氧环境促进髓核间质干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SIRT1及SIRT6介导的HIF-1α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