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61篇
综合类   87篇
预防医学   48篇
药学   44篇
  1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总结8例脊索样脑膜瘤的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我院神经外科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脊索样型脑膜瘤患者8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均经病理证实。其中6例行CT平扫,8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患者CT表现及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的影像学特点,以期为脊索样脑膜瘤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结果 6例行CT扫描患者的CT表现为等密度4例、稍低密度1例、等低混杂密度1例。MRI主要表现为平扫T1WI上稍低信号6例、等信号2例;T2WI上稍高信号5例、等信号2例、明显高信号1例。增强扫描后不均匀强化7例、均匀强化1例。3例出现瘤周不同程度水肿,4例增强扫描见"脑膜尾征",1例强化周边呈"蜂窝"状,周边脑组织受到侵犯。结论脊索样脑膜瘤为罕见类型的脑膜瘤,肿瘤影像强化形式具有一定特征性,具有一定恶性肿瘤特点,可侵及脑实质,一般无骨质破坏,利于相关影像学检查的确诊。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对比观察臭氧溶核术及椎间盘切吸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择63例经临床、CT及MRI明确诊断的单纯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应用臭氧溶核术治疗的为A组(33例),应用经皮颈椎间盘切吸术治疗的为B组(30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穿刺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后A组有效率为75.8%,B组为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穿刺治疗时间为(18.2±3.9)min,B组为(43.3±6.7)min;A组平均住院时间为(4.8±0.6)d,B组为(6.0±0.8)d,两组穿刺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溶核术及椎间盘切吸术均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方法,但臭氧溶核术由于其操作更为简单,住院时间更短,效价比更有优势,因此更适于中小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03.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探索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综合干预模式,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率。方法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包括建立健康档案、进行分类管理、讲座、发放高血压管理月历、医患间一对一交流和随访。比较干预前后调对象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健康管理干预后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较干预前有明显提高,管理干预前血压控制情况分别为:良好34.1%、尚好46.3%、不良19.5%;管理干预后血压控制情况分别为:良好72.1%、尚好23.9%、不良3.9%。结论健康管理干预能有效控制患者的高血压水平,提高患者的健康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究重型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外科治疗后脑积水处理方法。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进行重型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外科治疗后脑积水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80例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先行腹腔分流术(VPS)组、后行VPS组、早期组和晚期组,先行VPS组即先行VPS再行颅骨术组(19例),后行VPS组即先行颅骨术后行VPS组(21例),早期组即早期(骨瓣减压术后3个月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颅骨修补术(20例),晚期组即晚期(骨瓣减压术后3个月后)行脑室-腹腔分流术+颅骨修补术(20例),比较4组患者手术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包括分流过度、头皮感染、术后发热等症状)比例和术后实验室观察指标(包括脑脊液蛋白、脑脊液白细胞和氯化物)方面的差异。结果先行VPS组、后行VPS组、早期组和晚期组手术有效率分别为89.5%、90.1%、90.0%、95.0%,4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术后脑脊液蛋白水平分别为(0.21±0.88)、(0.24±0.56)、(0.27±0.77)、(0.26±0.65)g/L;脑脊液白细胞水平分别为(0.05±0.02)、(0.07±0.02)、(0.06±0.12)、(0.06±0.11)×10~9/L;氯化物水平分别为(68.0±10.0)、(67.6±9.8)、(69.8±10.9)、(65.4±0.92)g/L,4组患者3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先行VPS组分流过度患者为6例,为最多,而头皮感染、脑脊液漏例数是4组患者中最少的;后行VPS组术后发热例数最多;早期组头皮感染例数为4例;晚期组例数均衡。结论先行VPS再行颅骨术、先行颅骨术后行VPS、早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颅骨修补术、晚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颅骨修补术4种手术方法均可实现脑积水的有效治疗,且治疗效果相近。  相似文献   
105.
尺桡骨骨折内固定取出后发生再骨折处理较困难,笔者采用形状记忆合金接骨板治疗该类骨折13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13例患者,男10例,女3例,年龄23~62岁,平均35岁,发生再骨折的时间为内固定取出后1~3个月,5例有明确外伤史,8例为轻微旋转活动后出现.11例骨折位置在原先骨折线处,2例在螺钉孔处,所有骨折均为尺桡骨干的简单骨折,没有碟形骨块或骨碎块形成.属于AO骨折分型的"22-A3"型.  相似文献   
106.
背景:半月板的桶柄样撕裂如未经早期修补则要采取半月板切除,可导致膝关节退变的加速,但目前有关半月板的桶柄样撕裂关节镜下修补的长期、大样本报道较少。 目的:回顾性分析半月板桶柄样撕裂的关节镜下修补疗效。分析半月板桶柄样撕裂的术前诊断、修补技术、疗效评估及影响因素,探讨大型半月板撕裂理想的修复途径。 方法:于2002-05/2005-11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运动医学中心连续完成共90例关节镜下半月板桶柄样撕裂修补手术。对90例患者中的61例、63个半月板进行了2年以上的随访,平均随访期38个月(24~66个月)。半月板桶柄撕裂的修补手术适应证为:红-红区及红-白区损伤、具备可复位性、半月板组织无复合撕裂及明显变性。 结果与结论:在可随访的61例患者中,有51例(84%)的53个半月板经过二次手术探查。61例患者中53例(87%)无临床症状;4例(6%)部分临床症状;4例(6%)交锁复发。二次关节镜检查发现完全愈合的半月板有44个(83%);部分愈合者5个(9%),不愈合者4个(7%)。总体评估失效率为8%(5/63) ,成功率92%(包括完全愈合、部分愈合、无临床症状及部分临床症状者)。通过2~5年的随访结果表明对于发生在红-红区或红-白区的半月板桶柄样撕裂,采用多种缝合技术进行牢靠的修补缝合,并且与前十字韧带重建同期进行,修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采用自体半腱肌肌腱移植对不同类型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患者进行韧带解剖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收治16例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患者,男8例,女8例;年龄19~47岁(平均28.2岁).首先在麻醉下对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患者进行应力X线片评估:对于前抽屉应力片距骨前移大于4 mm的患者,采用距腓前韧带重建,共9例;对于距骨倾斜应力片距骨倾斜角度大于10°的患者,采用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重建,共7例.韧带移植物采用自体半腱肌肌腱,用带线锚钉固定移植物于腓骨端,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韧带于距骨端或跟骨端.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系统对患者手术前、后的结果进行评估.采用标准应力X线片对患者手术前、后客观结果进行评估.结果 16例患者术后获6~18个月(平均12.1个月)随访.16例患者AOFAS踝与后足评分由术前的(70.50±3.98)分改善为末次随访时的(93.06 ±4.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10,P=0.000);距骨前移距离由术前的(8.75±3.38)mm改善为末次随访时的(3.51±1.6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28,P=0.000).7例患者距骨倾斜角度由术前的16.18°±7.30°改善为术后的5.57°±2.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61,P=0.001).16例患者中仅1例背屈受限1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解剖重建外踝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具有解剖重建、固定牢固、对腓骨和腓骨肌腱影响小、能够有效节省游离肌腱的长度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8.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是一种Ⅱ型跨膜糖蛋白,具有较高的组织特异性和膜结合性.在正常和恶性的前列腺上皮细胞以及多种非前列腺恶性实体肿瘤的新生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都有表达,而在前列腺外的其他正常组织表达极低,在前列腺癌,特别是非激素依赖型前列腺癌及其转移灶中表达增高.近年以其为靶向的诊断、治疗等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迅速.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回顾性观察乌司他丁在危重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41例危重症患者根据就诊时间分为2组,对照组21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2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注射乌司他丁.观察记录2组治疗前后体温、心率、呼吸次数、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尿素氮、肌酐、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APACHEⅡ评分,以及呼吸机使用天数、ICU住院天数.结果 治疗组体温、心率、呼吸次数、白细胞汁数、C反应蛋白、尿素氮、肌酐、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APACHEⅡ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6),呼吸机使用天数和ICU住院天数也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乌司他丁在危重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比较好.  相似文献   
110.
摘要:目的:探讨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MR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表现。结果:所有病灶均显示满意,动态、平扫增强符合率为94.1%。结论:MR平扫与动态增强相结合,具有特征性,为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MR诊断、鉴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