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建立了免消化处理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络合提取,结合GFAAS法测定藿香正气丸中的铝离子残留.对样品前处理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采用EDTA对样品中铝离子进行络合提取,对萃取溶剂pH,浓度,体积,微波萃取温度,时间,石墨炉升温程序进行了优化考察,并与微波消解法测定结果比较.结果表明,0.1g样品加入0.05 mol·L-1 EDTA溶液20 mL(PH 3.5),以150℃微波萃取10 min,进一步在257.4 nm检测波长及优化的石墨炉升温程序下进行GFAAS的测定.方法的检测限为2.37 μg·L-1,定量限为7.89 μg·L-1,精密度RSD小于2.3%,平均回收率为96.9%~ 101%.该法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快速检测中成药中的铝离子残留.  相似文献   
1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全球最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由于其发病率高,病死率高,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从而被称作“人类的第一杀手”。大量研究表明,病人的心理因素与冠心病的发生以及冠心病病人心绞痛的再发作有很大关系。因此,根据冠心病病人的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病人的身心状况,有助于病人的康复。本文综述近年来心理护理在冠心病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旨在提高对心理护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颅内囊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2例颅内囊性病变患者分别进行传统MRI及DWI扫描,计算病变区和健侧脑组织的表现弥散系数(ADC)值,比较其间的差别。结果脑脓肿、囊性坏死性脑肿瘤、表皮样囊肿和蛛网膜囊肿在T1WI和T2WI上呈相同的信号改变,在DWI上,脑脓肿和表皮样囊肿呈高信号,囊性坏死性脑肿瘤和蛛网膜囊肿呈低信号。脑脓肿的ADC值(5.739×10-4mm2/s)明显低于囊性坏死性脑肿瘤(28.589×10-4mm2/s),表皮样囊肿的ADC值(10.197×10-4mm2/s)明显低于蛛网膜囊肿(30.098×10-4mm2/s)。结论传统MRI通常无法对颅内囊性病变进行有效鉴别,DWI可应用于颅内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设计、合成4,6-二取代吡啶并嘧啶类化合物并进行抗肿瘤活性研究。方法 参考MNKs激酶小分子抑制剂的构效关系,结合计算机虚拟对接评价结果,设计了4,6-二取代吡啶并[3,2-d]嘧啶类化合物。以6-氯-2-氰基-3-硝基吡啶为原料,经还原、水解、环合、氯代反应得到关键中间体4,6-二氯吡啶并[3,2-d]嘧啶,然后经亲核取代反应在4位引入取代苯胺,再经Suzuki偶联、酰化以及脱保护等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考察了化合物对MNK1和MNK2激酶的抑制活性及体外肿瘤细胞增殖抑制活性。结果 22个4,6-二取代吡啶并[3,2-d]嘧啶类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其中化合物12r和12u对MNK2表现出显著的抑制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0.5μmol·L-1和0.1μmol·L-1。化合物12u对人结肠癌HCT-116的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其GI50值为0.71μmol·L-1。结论 4,6-二取代吡啶并[3,2-d]嘧啶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MNK2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12u与先导化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Y型支架置入治疗支气管阻塞致肺不张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采用Y型支架置入治疗支气管阻塞致肺不张患者12例,应用包含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并发症处理、出院指导和随访等多种护理措施的临床综合护理路径对其进行护理,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满意度。结果支气管阻塞致肺不张治疗后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3 d后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很满意7例(58.3%),满意4例(33.3%),一般1例(8.3%),不满意0例,总满意11例(96.7%)。结论 Y型支架置入治疗支气管阻塞致肺不张的其护理中应用临床综合护理路径能提高临床疗效,且患者满意度高,从而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7.
王雪娜  林秋杰 《大家健康》2017,(12):268-269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临床伤口换药护理中,评估是伤口康复的重要环节.方法:通过临床换药护理操作的经验累积,发现一例罕见痰病引起的伤口创面,给予疾病早期积极干预.结果:使患者在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促进伤口愈合.结论:全面正确评估伤口,能促进伤口康复,值得临床工作中关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良固定鼻塞方法在新生儿经鼻无创辅助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使用经鼻无创辅助通气的新生儿6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29例和改良组32例。传统组使用传统固定方法固定鼻塞,改良组使用自制裁剪的3M弹力胶布固定鼻塞,比较两组通气效果。结果改良组患儿鼻塞脱落平均0.16次/100 h,鼻部损伤2例,压力下降平均2.4次/100 h,均低于传统组的9.60次/100 h,8例,15.7次/100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0.526,4.292,11.966;P<0.05);两组有创机械通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经鼻无创辅助通气时,与传统固定方法相比,使用自制裁剪的3M弹力胶布固定鼻塞,能使鼻塞脱落及鼻部损伤明显减少,减少漏气,更好地保持无创辅助通气有效压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恶性淋巴瘤(ML)相关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ML相关AIH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4例患者出现交叉配血困难,2例急性溶血发作期间死亡,1例虽溶血得到控制,但短期内淋巴瘤疾病进展加重死亡.4例生存者中2例联合激素化疗后目前病情仍稳定,1例Ⅰ期淋巴瘤患者激素联合沙利度胺、环孢素、甲氨蝶呤口服治疗,未进行联合化疗,至截稿前病情仍稳定,1例患者失访.结论 ML合并AIHA并非罕见,更多见于T细胞亚型,可出现溶血危象,需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性分析常规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两种不同的透析方式对尿毒症患者营养状态及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6例(血液透析组),连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40例(腹膜透析组),透析时间均≥12个月。记录2组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病、透析龄;在透析治疗12个月后随访记录2组患者血色素及血生化指标:血尿酸、血浆白蛋白、总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25-(OH)D、尿素氮、肌酐,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基础疾病的构成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腹膜透析组血浆白蛋白、总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低值,与血液透析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组患者血25-(OH)D水平均低于正常值,且血液透析组高于腹膜透析组〔(19.23±1.62)vs(12.37±1.29)ng/ml,P<0.05〕;患者血25-(OH)D水平与血浆总蛋白及白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1=0.347,P1<0.05;r2=0.413,P2<0.05)。结论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及维生素D缺乏的程度重于血液透析患者,而维生素D缺乏与营养不良相关,提示腹膜透析患者长期预后可能较血液透析患者为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