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治疗脑梗死的最佳效果是降低致残率[1]。笔者采用我院脑血栓科齐文明发明的复方脑栓Ι号注射液治疗脑梗死致假球麻痹病人40例,症状基本痊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收集近2年内住院病例80例,男58例,女22例,年龄35~65岁。应用复方脑栓Ι号治疗40例,男性27例,女性13例。另一组40例为对照组。两组病人经CT及体格检查,诊断确切,多数为多发性脑腔隙性梗死,个别有一侧脑干小灶梗死,主要表现为假性球麻痹。均有不同程度吞咽障碍,进食反呛,严重的完全不能进食,鼻饲占50%,并且一部分病人伴有轻度肢体功能障碍、头痛、肢体麻木、言语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耳针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镇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因膝骨性关节炎晚期行单侧首次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被完全随机分成两组,耳针组31例,对照组29例.耳针组患者在术前晚子“神门”、“皮质下”、“肺”和“膝关节”四处耳穴埋针,对照组在耳部轮1、2、3、4四处假埋针治疗.术后采用直观模拟疼痛量表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所有患者术后72 h内使用患者自控镇痛泵,患者每次在模拟疼痛评分>4.0时先行耳穴按压5 min,如疼痛缓解不明显再行自控镇痛泵治疗.于不同的时间点分别记录自控镇痛泵的用量,并记录术后3d内患者发生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耳针患者在术后12、24、36、48、60、72 h的疼痛评分和术后第1、2、3天自控镇痛泵使用量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耳针组术后3d内发生恶心呕吐、眩晕嗜睡的倒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耳针组患者未观察到任何与耳针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耳针能减轻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疼痛,减少镇痛药物的用量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使用止血带是否会导致缺血再灌注损伤,进而加重各项不良并发症。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共收治52例拟行初次TKA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学表法分为2组:使用止血带组(A组)和未使用止血带组(B组),每组26例。A组:男11例,女15例;年龄69 ~ 76岁,平均72.5岁。B组:男12例,女14例;年龄67 ~ 77岁,平均72.9岁。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股四头肌活检观测股四头肌肌肉的病理改变,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肿胀程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关节活动度及肌力。结果 A组病理切片示股四头肌溶解,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B组为正常肌肉组织。A组术后1、3、7及14d小腿肿胀程度、膝关节周径及股四头肌肿胀程度的增加率均显著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6h、1d、3d、5d、7 dVAS疼痛评分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4d两组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3d、7d、14d及1个月膝关节自主活动度均高于A组,术后1、3、7、14d直腿抬高度数也明显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KA中使用止血带可引起缺血再灌注损伤,进而加重各项不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王金法 《光明中医》2009,24(1):62-64
类风湿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周围对称性的多关节慢性炎症性的疾病,可伴有关节外的系统性损害.其病理为关节的滑膜炎,当累及软骨和骨质时出现关节畸形,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肿胀、疼痛、晨僵、关节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中医学"痹证""顽痹""历节风"范畴.  相似文献   
5.
王尧  王金法 《吉林医学》2006,27(1):25-25,27
目前,治疗脑梗死的最佳效果是降低致残率。笔者采用我院脑血栓科齐文明发明的复方脑栓Ⅰ号注射液治疗脑梗死致假球麻痹病人40例,症状基本痊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综述人工关节假体周围骨溶解发生机制和防治措施的研究进展。查阅近10年有关人工关节假体周围骨溶解相关文献,并进行回顾及综合分析。发现人工关节假体周围骨溶解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影响因素主要涉及到假体材料、假体固定方法、界面微动、界面密封程度、假体周围高液压等;更主要的是生物学因素,包括磨损颗粒种类和大小、细胞因子释放、对磨损颗粒的致敏反应等。在防治假体周围骨溶解的措施主要有改进人工关节材料及设计、改善人工关节固定技术、注重手术操作技术。在药物防治研究领域,二膦酸盐类化合物证实具有正面效应,有望成为防治假体周围骨溶解的有效药物。随着基因治疗的研究深入,在不久的将来,基因治疗方式会成为假体周围骨吸收一种很好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王金法 《光明中医》2008,23(7):1008-1009
“温药和之”是《金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中针对狭义痰饮的治则。但是对临床有广泛的指导意义,故有必要探究。仲师创立此法,有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兹就个人陋见结合临床陈述于下。  相似文献   
8.
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早期接受功能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步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对照组62例。观察组采用Bobath和Brunnstrom方法为主的康复治疗技术,结合促通技术运用进行早期功能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均在发病后查体,采用功能独立评定量表(FIM)进行下肢独立步行功能评定。结果病程在1个半月内,早期进行功能训练的患者,独立步行康复有效率为71.23%,与对照组比较(21.05%),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功能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步行能力减少其功能残疾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生物反馈放松疗法消除飞行疲劳49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放松疗法对消除飞行疲劳的价值。方法应用JD/PW5型高级肌电皮温生物反馈仪对49例飞行疲劳的空军飞行员进行肌肉放松训练。结果接受治疗的49例均有效,痊愈占75.5%(37/49),显效占24.5%(12/49);接受治疗者均能使肌电值下降,肌电下降能力为4.12%~73.09%。结论生物反馈放松疗法能够有效消除飞行疲劳,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老年患者循环储备功能差,麻醉和手术耐受力下降,术中容易诱发血流动力学紊乱及心肺功能障碍。硬膜外、腰麻及腰硬联合麻醉是临床常用的三种麻醉方法。2008年10月—2010年12月笔者将三种方法应用于60岁以上的骨科手术患者,现对麻醉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