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2433篇 |
免费 | 6745篇 |
国内免费 | 410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946篇 |
儿科学 | 1067篇 |
妇产科学 | 742篇 |
基础医学 | 5700篇 |
口腔科学 | 1639篇 |
临床医学 | 17629篇 |
内科学 | 10778篇 |
皮肤病学 | 1673篇 |
神经病学 | 2914篇 |
特种医学 | 516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64篇 |
外科学 | 9220篇 |
综合类 | 37275篇 |
预防医学 | 13776篇 |
眼科学 | 1298篇 |
药学 | 14219篇 |
211篇 | |
中国医学 | 15434篇 |
肿瘤学 | 343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76篇 |
2023年 | 2668篇 |
2022年 | 2910篇 |
2021年 | 3545篇 |
2020年 | 3232篇 |
2019年 | 2554篇 |
2018年 | 2576篇 |
2017年 | 1607篇 |
2016年 | 2113篇 |
2015年 | 2186篇 |
2014年 | 6410篇 |
2013年 | 4795篇 |
2012年 | 5398篇 |
2011年 | 6038篇 |
2010年 | 5541篇 |
2009年 | 5645篇 |
2008年 | 5471篇 |
2007年 | 5792篇 |
2006年 | 5873篇 |
2005年 | 6028篇 |
2004年 | 5261篇 |
2003年 | 4810篇 |
2002年 | 4156篇 |
2001年 | 4037篇 |
2000年 | 4405篇 |
1999年 | 4263篇 |
1998年 | 3867篇 |
1997年 | 4002篇 |
1996年 | 4040篇 |
1995年 | 3522篇 |
1994年 | 3172篇 |
1993年 | 2370篇 |
1992年 | 2302篇 |
1991年 | 1986篇 |
1990年 | 1653篇 |
1989年 | 1524篇 |
1988年 | 899篇 |
1987年 | 754篇 |
1986年 | 681篇 |
1985年 | 619篇 |
1984年 | 548篇 |
1983年 | 448篇 |
1982年 | 456篇 |
1981年 | 354篇 |
1980年 | 242篇 |
1979年 | 178篇 |
1978年 | 118篇 |
1977年 | 64篇 |
1965年 | 74篇 |
1964年 | 6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鼻咽癌为耳鼻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该病早期诊断较困难,多因原发灶部位隐匿;早期无明显症状,缺乏特征,病情发展快,病人就诊过晚等,以及医务人员警惕性不高,询问病史及体检不细,以及本病症状较复杂,不易与其它疾病相鉴别有关。现将我们遇到的二例以张口受限为主要症状首先就诊于口腔科而造成误诊的鼻咽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3.
近年来,我们感到逆行性牙髓炎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在治疗上也渐形成具有一定模式的程序和方法,现报告我们的作法和体会。 共治疗89人103个牙(男50人55牙,女39人48牙),年龄27~69岁。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前牙以中切牙患病率最高,侧切牙次之,尖牙最低;后牙以第一磨牙患病率最高,第二磨牙次之,第三磨牙较少,这也许是因部分患者第三磨牙缺失之故。 相似文献
54.
王延安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6,4(2):160-160
唾液腺腺性囊性癌(ACC)局部侵袭性强,远处转移率及死亡率高,其生物学行为不可预知,该文对20年来34例病理诊断为ACC的患者进行回顾研究,所有病例至少随访10a,分析不同因素对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结果:肿瘤原发部位是影响生存率的重要因素,原发于肋腺者,其生存率显著高于原发于小唾液腺者; 相似文献
55.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狗牙周缺损处引导组织再生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本文对应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引导组织再生的动物实验的观察进行评价。方法6只成年狗,实验组,对照组各18颗牙。分别在每条狗抽取骨髓1ml,在实验室内进行原代骨髓干细胞培养,培养液为内含15%小牛血清(FCS)和0.5%青-链霉素抗生素的a-MEM培养液。第1代细胞转移到18块大小为6×2mm2胶原膜上,约每张胶原膜上1×107个细胞,培养24小时后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在膜上附着情况。在人工制造的牙周缺损中进行体外培养的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结合GTR方法(实验组)和单纯GTR方法(对照组)。在6周后切片行牙周组织学观察。结果实验组新生牙槽骨新生牙周膜组织及新生牙骨质的修复再生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形成了的牙周结构,只是引导再生的牙周组织基本恢复到正常的牙周组织高度。实验组牙槽骨再生高度平均为4.50±0.13mm;对照组为3.09±0.28mm。结论应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结合e-pTFE膜引导牙周组织再生可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加快正常骨结构组织的建立并缩短修复再生时间。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龋病与口腔白色念珠菌家族传播的关系。方法2007年10月至2008年3月间采集35个家庭(119个样本)口腔牙菌斑,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白色念珠菌基因型,并记录龋失补(DMFT)指数。结果18个家庭(18/35,51.4%)、34个样本(34/119,28.6%)中检出白色念珠菌,其中11个家庭存在家族传播(11/18,61.1%)。呈垂直传播、垂直-水平传播和水平传播的白色念珠菌基因型一致率分别为0(0/5),66.7%(2/3),66.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571,P<0.01)。念珠菌感染与DMFT指数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口腔白色念珠菌的传播呈明显的基因多态性,念珠菌感染与龋病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Combination综合征病例种植修复设计方法。方法选择上颌牙列缺失、下颌KenneyⅠ类缺损的患者,对满足种植修复条件的7例患者实施上颌种植覆盖义齿或固定桥、下颌种植支持式固定桥修复,观察患者满意度、后牙咬合变化。结果7例种植修复患者临床检查未见种植体松动、固位不良、损坏等问题,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健康。种植修复患者满意程度较高。结论Combination综合征患者修复宜以种植修复方式提供足够后牙支持,减少前牙剪切力破坏。 相似文献
58.
(?)近中阻生历来都采取拔除的方法。我们根据美国AbSi E G的方法,应用外科手术复位法将(?)近中阻生复位到正常位置,使其顺利萌出。现将病例报告如下; 病例:梁某、男、20岁,因(?)萌出困难冠周 相似文献
59.
尖牙异位,影响人的面容美观,临床医疗中,轻度异位的尖牙,常规矫治可以获得满意效果。但是,埋伏阻生尖牙,常规矫治是不能获得满意效果、近年来,我们采用外科手术方法,拔出埋伏阻生的尖牙,将其再移植回尖牙应在牙列位置,恢复正常开列、牙弓形态。经近5年的临床观察,效果良好。现报导如下。 1、一般资料:本组共26例,男性12例。女性14例,年龄最大23岁,最小13岁。右上颌尖牙11例,左上颌尖牙15例,其中横斜位18例,近水平位8例,牙冠向近中19例,向腭侧7例,乳尖牙滞留14例。随访观察,最长近5年,最短3个月。 2、病例选择:健康青少年,尖牙缺失,乳尖牙滞留,经X开片检查,确定恒尖牙埋伏阻生,形态正常,尖牙不能自然萌出达正常牙列位置。患者自愿接受手术矫治。 3、手术方法:手术在门诊牙椅位上进行,常规消毒辅巾,局部浸润麻醉。 在埋伏阻生尖牙相应位置,翻角型或者梯型瓣,凿去相应部位骨质,取出尖牙,置于生理盐水纱布备用。拔出滞乳尖牙,制备与恒尖牙根相适应的牙槽窝,将拔出的恒尖牙再移植回新制备好的牙槽窝内。其根周不密合的骨腔间隙,用HA人工骨粉并术中取下的牙槽骨骨碎片充填。 缝合牙龈瓣,用钢丝结扎或者釉质粘合剂夹板固 相似文献
60.
口腔修复临床医生与患者目视比色的差异对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金属烤瓷冠修复的临床医生与患者目视比色之间的差异。方法:应用PR650型分光光谱测色仪,在离体黑背景下,对本院修复科门诊前牙镍铬金属烤瓷冠修复的69例患者中,医生与患者所选Vita比色板色样的色度值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用CIEl976L*a*B*系统表示。结果:医生选色比患者平均明度偏亮、平均红绿色品偏红。医生选用Vita比色板A系列色样的占65.2%,尤其A2、A3较多,而患者选色各系列系列较为平均。结论:医生与患者在选色上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