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95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后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移植是终末期肾脏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最佳治疗方法。随着相关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肾移植效果得到进一步提高,移植数量也进一步增加。但尸体供肾肾源供不应求。因此,活体供肾在肾移植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亲属供肾移植由于亲属间的血缘关系,存在HLA的遗传特征,HLA配合良好,使移植后人/肾存活率提高,减少了使用大剂量免疫抑制剂所导致的相应并发症,且可缩短受者等待供肾时间,供肾热缺血时间短,肾再灌注损伤轻,使诱发移植肾排斥反应相应减少,同时可选择最佳的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血清和尿液中透明质酸(HA)与膀胱癌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方法对47例膀胱癌患者术前血清和尿液中HA水平进行测定,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膀胱癌患者术前血清和尿液中HA水平分别为(221.04±86.04)ng/ml和(381.21±97.12)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P〈0.01);膀胱癌患者术前尿液HA水平与肿瘤的分级和分期密切相关(P〈0.01),但血清HA水平与肿瘤的分级和分期无相关性(P〉O.05);术前尿液中的HA水平稍高于血清水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大于正常对照者血液和尿液中HA水平上限102.91ng/ml、144.70ng/ml为阳性界值时,检测血清和尿液HA的阳性率和敏感性为85.10%和89.3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97.67%,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64.28%。结论:HA在膀胱癌患者外周血和尿液中均表达增高,可能参与膀胱癌的发生和发展,可作为检测膀胱癌的指标。  相似文献   
83.
84.
目的探讨3.0T三维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影像学检查对可疑前列腺癌患者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在本院就诊怀疑前列腺癌并行MRI及MRS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前列腺癌(Pca)组、前列腺增生(BHP)组。观察两组患者MRS参数胆碱(Choline,Cho)+肌酸(Creatine,Cre)/枸橼酸盐(Citrate,Cit)值(CC/C),并与病理Gleason评分(G)对照;评估MRS对Pca诊断效能,分析CC/C值与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 32例Pca的CC/C平均值为2.52±1.42,而52例BHP的为0.70±0.77(P0.01),MRS对前列腺癌诊断效率:灵敏度87.5%、特异度86.3%、阳性预测值80%、阴性预测值91.6%;G≤7患者CC/C平均值为1.81±1.09,G7患者为3.38±0.98(P0.01)。结论 MRS的应用有助于对可疑前列腺癌患者进行鉴别诊断,且其参数对前列腺癌病理分级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5.
hIGF-1基因治疗老龄大鼠勃起功能障碍的剂量及时效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阴茎海绵体内注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hIGF-1)基因提高老年性大鼠阴茎勃起功能的最佳剂量和作用实效。方法:4月龄SD雄性大鼠10只(青年组);24月龄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PBS对照组、hIGF-1基因10μg注射组、100μg注射组和1000μg注射组,注射后在不同时间段4周和8周行电刺激检测大鼠阴茎海绵体内压(ICP)和平均动脉压(MAP)的测定,分析比较不同剂量和不同时间hIGF-1基因治疗的效果;RT-PCR检测hIGF-1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电刺激发现老年组较青年组ICP/MAP和总ICP明显降低(P<0.05)。4和8周的治疗之后,10μg注射组、100μg注射组和1000μg注射组较PBS对照组ICP/MAP和总ICP均明显提高(P<0.05);100μg注射组和1000μg注射组在4和8周时ICP/MAP和总ICP值和青年组相仿;10μg注射组虽然不能达到和青年组相仿的治疗效果,但仍然有治疗意义;所有hIGF-1基因治疗组均可检测到hIGF-1 mRNA的表达。结论:hIGF-1基因治疗能够提高老龄大鼠的勃起功能,100μg即可达到有效的治疗,hIGF-1基因治疗至少能够维持8周时间。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提高肾上腺皮质癌诊疗水平的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14例肾上腺皮质癌的诊治经过,结合文献分析他们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检查特点。结果:14例中有5例术前通过MRI得到诊断。12例进行手术切除,2例活检后进行了介入化疗。结论:术前全面了解病情变化过程,结合生化检查和影像学材料仔细分析,可不断提高本病的诊断准确性。早期发现,及时手术切除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87.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切割(TUVR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的止血性能。方法采用离体的生理盐水持续灌注的猪肾脏模型。TUVRP和TURP组分别以此模型为切割对象,切割后半定量方法测量失血量;切割面标本H-E染色后测量凝固层厚度;二组间进行比较。结果TUVRP组失血量为(3.60±1.21)g/min小于TURP组失血量为(6.46±1.01)g/min(p<0.001);TUVRP组平均凝固层厚度为(302.63±53.31)um大于TURP组(149.21±20.76)um(p<0.001)。结论我们的体外动物模型实验,证明TUVRP的止血性能优于传统TURP。  相似文献   
88.
目的:将培养扩增的猪膀胱移行上皮细胞接种到聚乙烯醇改良的牛Ⅰ型胶原膜上,观察体外构建用于新膀胱黏膜移行上皮化改造的组织工程复合物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5-03/05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医学研究中心完成。①猪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的原代及传代培养。②测定膀胱移行上皮细胞在胶原膜浸提液中增殖率:取第2,3代细胞用角化细胞无血清培养基将细胞制成悬液,分为对照组(正常角化细胞无血清培养基)和实验组(浸提液)进行培养,分别于第1,3,7天,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观察细胞增值率(实验组A490值/对照组A490值×100%),并参照美国药典中细胞相对增殖率与细胞毒性分级的关系对材料进行毒性评级。③通过组织学观察和扫描电镜观察,了解细胞在胶原膜支架上的黏附和生长情况。结果:①猪膀胱移行上皮细胞可在体外培养至第9代。②第1,3,7天实验组细胞相对增殖率分别为:94.59%,100.95%和82.42%,与对照组(100%)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胶原膜细胞毒性为Ⅰ级(无细胞毒性)。③细胞在胶原膜上黏附、生长和增殖良好。结论:该方法可成功培养扩增猪膀胱移行上皮细胞,胶原膜与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生物相容性良好。该细胞可与胶原膜复合构建成可移植的组织工程膀胱黏膜替代物,有望用于新膀胱的移行上皮改造。  相似文献   
89.
特异性抗原密度联合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前列腺移行带特异性抗原密度 (PSAT)与前列腺穿刺活检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 (PC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 4 9例血清PSA >10 μg/L患者行前列腺穿刺活检后 ,部分给予重复穿刺及手术治疗 ,综合比较PSAT。结果 :4 9例中 ,前列腺活检病理检查诊断为PCa 2 4例 (4 8.98% ) ,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 2 5例 (5 1.0 2 % ) ,其PSAT平均值分别为 (0 .6 1± 0 .11)、(0 .38± 0 .13) μg/L ,两者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后者行手术治疗后病理检查诊断为PCa 6例 (2 4 % ) ,BPH 19例 (76 % ) ,其PSAT平均值分别为 (0 .4 0± 0 .11)、(0 .32± 0 .0 7) μg/L ,两者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PSAT对PCa ,特别是早中期PCa的诊断 ,比前列腺穿刺活检更为敏感 ,二者联合检测对临床诊治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0.
为探究EGF在不同年龄组单侧肾切除后留存肾代偿早期过程中的作用,用放射受体法分析60只青年和32只老年雄性Wistar大鼠肾切除术后1、3、7、14天留存肾组织、血清及尿液EGF含量及其与留存肾代偿程度的关系。结果:两年龄组留存肾均发生代偿性增大,以青年组更为明显。肾代偿过程中留存肾组织EGF增加,尿液EGF含量下降,均以青年组为明显。血清EGF含量无改变。结论:EGF是肾代偿性生长的重要促进因子之一,留存肾中EGF的增加可能是肾自分泌增加及尿排泄减少的共同结果。老年肾代偿不良可能与代偿肾EGF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