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95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评价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68例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一次性结石排净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368例中339例在直视下取石或碎石成功,一次性结石排净率为92·12%(339/368),并发症的发生率1·36%(5/368)。结论采用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效果确切,以置镜及碎石方法两项技术最为关键,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理想手段。  相似文献   
42.
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尿核基质蛋白22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膀胱癌约93.7%为移行细胞癌。近年来,用尿核基质蛋白22(NNP22)进行膀胱癌辅助诊断备受关注。我们用NNP22对膀胱癌患者进行检测,以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3.
老年性勃起功能障碍的基因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勃起功能障碍(ED)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基因治疗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治疗方法,各种靶基因、不同的载体以及不同的治疗策略用于ED的基因治疗,均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本文就老年性ED的基因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猪正常尿路上皮细胞分离、培养、扩增技术;观察利用纤维蛋白胶作为组织工程支架的可行性。 方法:实验于2005-04/07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医学研究中心完成。①采用酶消化法及无血清培养系统体外原代培养膀胱移行上皮细胞。②将体外扩增的膀胱上皮细胞以相同密度分别接种于普通培养板(对照组)和纤维蛋白凝胶包被的培养板(实验组),于接种后4d比较两组细胞克隆形成情况。③再将膀胱移行上皮细胞接种于纤维蛋白凝胶包被的培养板,在不同融合度(70%,100%)时将细胞消化传代,以相同的密度再次接种于纤维蛋白包被的培养板,比较生长于纤维蛋白凝胶表面的、不同融合度的细胞传代后的克隆形成情况。④取对数生长期膀胱移行上皮细胞,以相同密度接种于96孔板,以含不同浓度抑肽酶(0,37.5,75,150,300klU/mL)的keratinocyte-SFM培养,4d后以四甲基偶氮唑盐法观察比较移行上皮细胞生长情况(不含抑肽酶者为对照组)。 结果:①移行上皮细胞生长良好,多次传代后仍扩增迅速。②膀胱移行上皮细胞在培养板和纤维蛋白凝胶表面均生长良好。4d后细胞克隆形成率在纤维蛋白凝胶表面和培普通培养板无明显差异[(8.67&;#177;1.45)%,(9.33&;#177;1.76)%,P〉0.05]。③生长于纤维蛋白凝胶表面的细胞传代后仍有较强的增殖能力,且70%融合组传代细胞克隆形成率显著高于100%组[(18.2&;#177;1.08)%,(12.8&;#177;1.35)%,P〈0.05]。④抑肽酶在300klU/mL时对细胞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而在其他浓度时则不明显。 结论:①该法培养猪膀胱上皮细胞迅速可靠,多次传代后仍有较强的增殖能力。②细胞在纤维蛋白凝胶表面生长良好,传代后仍然有较强的增殖能力。③纤维蛋白凝胶具有作为泌尿系腔道组织工程支架的潜在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45.
目的总结上尿路梗阻性无尿的病因,并根据目前条件提出合适的急诊处理方案。方法96例上尿路急性梗阻致肾后性肾功能衰竭,54例行膀胱镜下输尿管逆行插管(RCU),22例行经皮肾穿刺引流(PCN),11例行开放手术(OS),6例行血透,32例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URSL),2例行急诊体外震波碎石(ESWL)。结果①梗阻原因:结石梗阻87.5%,肿瘤侵犯占6.3%,医源性占4.2%。②处理结果:RCU、OS、PCN、URSL、和ESWL成功率分别为66.7%、90.9%、100%、78.1%和50.0%。解除梗阻93例,成功率为96.9%;2例死亡,死亡率2.1%;2例透析维持。结论上尿路急性梗阻性无尿的病因绝大多数是结石梗阻,其次为肿瘤侵犯和手术并发症。外科急诊应尽早明确诊断并尽快处理.治疗方法应首先选用RCU、PCN等方法引流肾盂尿液,全身情况许可者可采用URSL、ESWL或OS解除梗阻;肾功能差、全身情况不良者,则可在RCU、PCN或透析后再进一步解除梗阻.各种处理方法均应结合病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6.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30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300例。其中70~79岁188例,80~89岁以上87例,90岁以上25例,平均年龄84.3岁。术后随访1~6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术中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平均手术时间(55±38)min,平均切除前列腺(48±21)g,无一例输血,无电切综合征发生,所有病例术后均排尿通畅。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7.
B超引导下Ⅰ期经皮输尿管取石术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提高输尿管结石的取石成功率。方法:患者取健侧卧位,在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造瘘,并将通道扩张到F16-18,从通道插入输尿管镜到结石部位,将结石击碎后取出。用此方法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20例。结果:本组20例中,1例因出血较多改行Ⅱ期取石术,其余19例均Ⅰ期取石成功。结论: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适宜于输尿管上段结石伴有不同程度的肾积水患者。  相似文献   
48.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300例近期随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 (TVP)。方法 对我院以TVP治疗的 30 0例BPH患者进行随访。病人年龄 5 4~ 88岁 ,平均 71.5岁 ;前列腺重 2 0~ 138g ,平均 (47.3± 35 .6 )g。均有手术适应证。 结果 手术平均时间为 (36± 19)min ,2 44例 (82 .3 % )术中出血在 5 0ml以内 ,无TUR综合征。术后 1~ 4d拔除尿管。随访 6个月 ,PFR、IPSS和QOL显著改善。有 2 3例(7.7% )出现暂时性尿失禁 ,2周至 3个月恢复。 6 0 /78例 (77% )逆行射精。结论 TVP极有可能是取代TURP成为BPH的理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9.
一、前列腺增生简介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原因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1],以前列腺间质及上皮细胞增生为其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也不断升高。据美国Berry等[2]报道,40岁以上男性BPH的发病率为20%,60岁以上为50%,到80岁可高达83%;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的一组尸检报告表明,我国组织学BPH发生率31~40岁  相似文献   
50.
多学科合作构建指南已经成为共识,应由多学科代表组成指南制定小组,包括临床专业人员、相关专业人员、患者群体、方法学专家、经济学专家等。指南制定前进行利益相关方分析有助于确定需要纳入的人员。循证制定指南需要文献检索、评价、整合、再评价等方法人员,也需要专门的指南制定方法学专家。患者在指南制定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凸显,患者参与指南制定是保证患者需求、价值观或偏好融入指南制定过程的重要方法,也是促进指南实施的有力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