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9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18篇 |
内科学 | 20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96篇 |
综合类 | 41篇 |
预防医学 | 8篇 |
药学 | 4篇 |
中国医学 | 1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1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24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6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01.
临床评估同时切除前列腺和膀胱肿瘤对膀胱肿瘤复发的影响(附47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估同时切除前列腺和膀胱肿瘤对膀胱肿瘤在膀胱颈部和(或)前列腺窝处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47例同时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分为膀胱肿瘤单发组26例和多发组21例,记录随访时间、肿瘤的复发时间、复发位置、复发数量以及肿瘤的进展,综合评价同时切除前列腺搜膀胱肿瘤和膀胱肿瘤复发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4年,平均随访2、9年;膀胱肿瘤的平均复发率为68.1%,单发组复发率为53.8%,多发组复发率为85.7%,两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肿瘤平均复发时间15.1个月,单发组复发时间17.5个月,多发组复发时间12.4个月;在膀胱颈和(或)前列腺窝肿瘤复发10例(21.3%):在前列腺窝膀胱肿瘤平均复发时间为21.3个月,在单发组为26.O个月,而在多发组为20.6个月。3例患者(6.3%)最后发展为浸润性膀胱癌而行膀胱全切术。结论:同时切除前列腺和膀胱肿瘤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手术策略,对膀胱肿瘤在膀胱颈和前列腺窝处的复发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2.
目的:采用机械分离法和组合酶消化法分离大鼠生精细胞,比较两者在细胞数量、细胞纯度及存活率等方面的优劣。方法:实验于2007-03/05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医学研究中心进行。分别采用机械分离法和组合酶消化法分离成年SD大鼠睾丸生精细胞,即机械分离法采用锐性分离结合筛网过滤,依次将间质细胞、血细胞剔除,经过滤筛选后,获得较为纯净的生精细胞,最后经差速贴壁法获得纯度较高的生精细胞。组合酶消化法采用胶原酶和胰酶消化相结合的方法,首先用胶原酶Ⅳ将间质细胞分离出来,经胰酶消化后获得单细胞的生精细胞悬液。分析比较两者所得细胞总数及细胞纯度的差异,并检测分离培养前后细胞存活率的变化。结果:组合酶消化法分离的生精细胞数量与机械分离法相当,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机械分离法所得生精细胞的纯度高于组合酶消化法,并且分离培养前后细胞存活率也明显高于组合酶消化法,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机械分离法所得生精细胞悬液中以支持细胞混杂为主,而组合酶消化法则混杂较多支持细胞和间质细胞。结论:机械分离法分离生精细胞纯度高、细胞存活率高及费用低,是一种简单、经济、有效的生精细胞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103.
膀胱脱细胞基质片的制备及其与尿路上皮细胞的联合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培养扩增的猪膀胱移行上皮细胞接种到自制的膀胱脱细胞基质(BAM)片上,探讨此法体外构建用于新膀胱黏膜移行上皮化改造的组织工程复合物的可行性.方法:取新鲜猪膀胱制备BAM片,将原代猪膀胱移行上皮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扩增后接种到BAM片上,培养成多层细胞结构的组织工程复合物.通过组织学观察,了解所制备的BAM结构及细胞在BAM片支架上的黏附及生长情况.结果:此法制备的BAM片具有较完整的胶原结构.细胞在BAM片上黏附、生长和增殖良好,可形成多层细胞的组织工程复合物.结论:该方法可成功培养猪膀胱移行上皮细胞.制备的BAM片生物相容性良好.膀胱移行上皮细胞与BAM片联合培养构建成具有多层细胞的组织工程膀胱黏膜替代物,有望用于新膀胱的移行上皮重建.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将培养扩增的猪膀胱移行上皮细胞接种到聚乙烯醇改良的牛Ⅰ型胶原膜上,观察体外构建用于新膀胱黏膜移行上皮化改造的组织工程复合物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5-03/05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医学研究中心完成。①猪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的原代及传代培养。②测定膀胱移行上皮细胞在胶原膜浸提液中增殖率:取第2,3代细胞用角化细胞无血清培养基将细胞制成悬液,分为对照组(正常角化细胞无血清培养基)和实验组(浸提液)进行培养,分别于第1,3,7天,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观察细胞增值率(实验组A490值/对照组A490值×100%),并参照美国药典中细胞相对增殖率与细胞毒性分级的关系对材料进行毒性评级。③通过组织学观察和扫描电镜观察,了解细胞在胶原膜支架上的黏附和生长情况。结果:①猪膀胱移行上皮细胞可在体外培养至第9代。②第1,3,7天实验组细胞相对增殖率分别为:94.59%,100.95%和82.42%,与对照组(100%)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胶原膜细胞毒性为Ⅰ级(无细胞毒性)。③细胞在胶原膜上黏附、生长和增殖良好。结论:该方法可成功培养扩增猪膀胱移行上皮细胞,胶原膜与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生物相容性良好。该细胞可与胶原膜复合构建成可移植的组织工程膀胱黏膜替代物,有望用于新膀胱的移行上皮改造。 相似文献
105.
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230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应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前列腺切除术(PKVP)治疗BPH患者230例。结果:手术时间30~150min,平均60min,无前列腺电切综合征和闭孔神经反射的发生。术后随访1~18个月,最大尿流率(Qmax)由术前的(8.8±4.6)mL/s升高到术后的(23.6±5.2)mL/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由(28.2±4.5)分降低至(7.6±2.4)分;剩余尿量由(86±78)mL减少至(38±35)mL。结论:PKVP具有安全性高、易掌握、并发症少、前列腺切尽率高、疗效确切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6.
107.
多器官联合切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心肾、肝肾联合切取,探讨多器官联合切取对各器官移植的临床效果及手术方法的改进。方法:对6例供者进行多器官联合切取,给2例终末心脏病患者,1例晚期肝硬化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3例晚2期肝硬化,11例终末尿毒症患者分别实施了心脏移植,肝肾联合移植,肝移植、肾移植。供体均采用心肾,肝肾联合切取,结果:1例心脏移植病人恢复顺利,至今已存活10个月,另1个心脏移植病人供心复跳顺利,但因作心导联合切取。结果:1例心脏移植病人恢复顺利,至今已存活4个月。3例肝移植及11例肾移植病人均顺利恢复,人肝,人/肾存活为14个月。结论:在器官缺乏情况下,联合切取心肾,肝肾可以充分利用器官,并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原位灌注是目前多器官切取最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8.
指南发布前的外部评审是指南制订中的重要过程,对于保证指南制订的严密性具有重要作用。外部评审(即外审)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推荐意见的准确性、可行性、明晰性和适用性。本文以现有指南手册为依据,系统阐述指南发布前外审的必要性,并详细介绍外审的方法学,包括其概念、对象、流程等信息,希望能为指南制订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9.
临床实践指南存在的意义在于它的实施性。但目前指南的实施情况不容乐观,指南对临床诊疗标准化及患者结局的有利结果并未完全体现。指南制订者及指南使用者均应关注指南实施方法。本文对指南手册中的实施策略及指南实施理论与实践现状进行信息综合,为指南制订者和临床实践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0.
探讨调控脏器形态稳定的重要因素-细胞凋亡在肾代偿性生长中的作用。方法用荧光染色、DNA梯度电泳分析、原位DNA片段末端标记等凋亡检测的最新手段,系统研究青、老年大鼠正常肾及代偿肾内细胞凋亡情况的差异。结果青年正常肾无细胞凋亡表现,而老年正常肾皮、髓质小管均有细胞凋亡存在,且皮质凋亡水平高于髓质;青年肾代偿3天时细胞凋亡明显增加,且髓质高于皮质,老年肾代偿3天时,留存肾细胞凋亡水平明显降低,且以皮质降低更为明显。结论凋亡是肾代偿性生长形态学改变的重要组成部分,肾代偿性生长的年龄差异与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