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肺部肿物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肺癌和肺结核临床诊疗规范指南的推广,治疗前肺部肿物的确诊已成为常规,特别是化疗和放射治疗前必须要取得病理学诊断.目前常用的影像学诊断如胸片、胸部CT、胸部MRI等对其诊断的正确率在50%~70%左右,具有较高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因其价格因素尚不能在临床普遍应用.经皮肺穿刺活检仍是确诊肺部肿物的常用手段[1].由于老一代CT定位准确性差、易受患者呼吸影响,且传统穿刺活检针取材少、阳性率低且易发生胸壁种植转移等缺点,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推广和应用曾受到影响.新一代64排螺旋CT和新一代新型肺切割活检针在临床操作、诊断准确性、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30例。因被手扶拖拉机后轮碾伤右腰背部半小时,于1993年4月26日急诊入院。检查:神志清晰,血压11/8kPa,气管居中,呼吸26次/分。右肺叩诊浊音,呼吸音低下,可闻及少许湿咿音;左肺正常。心率100次/分,律齐。胸片示右肺密度均匀增强,但肺纹理清晰;右第9、10肋骨及右腰椎第2、3和4横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云南小耳猪胰岛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恒河猴的免疫抑制方案,观察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云南小耳猪胰岛细胞移植在糖尿病恒河猴肝内,移植后选择联合使用西罗莫司、他可莫司及吗替麦考酚酯的免疫抑制方案,监测移植前后胰岛素用量、血糖以及血清猪C肽水平和肝肾功能的变化,评价免疫方案对猪-猴异种胰岛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 受体猴外源性胰岛素用量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C肽水平较术前升高(P<0.05);无栓塞、感染、出血,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改变.结论 联合使用西罗莫司、他可莫司及吗替麦考酚酯的方案可满足云南小耳猪-恒河猴异种胰岛细胞移植实验研究的需要,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提高背部锐器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至2000年5月收治的47例背部锐器伤病人。结果 行探查手术37例,死亡5例,行保守治疗10例,死亡2例。结论 背部锐器伤伤情复杂,易漏诊、误诊、病死率高,应遵循抢救、诊断、治疗并重的原则,伤口探查、腹腔穿刺、超声检查、X线平片对诊断有重要价值。有手术指征病人庆立即急诊手术,暂时无手术指征病人应留诊观察。以防有迟发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手术操作技巧与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和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并满足入组条件的167例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比较2组术后恢复情况及肿瘤根治性效果,评估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2组患者术前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时间、术后镇痛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是安全有效的,符合肿瘤根治原则。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二线治疗老年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收集我院从2012年7月至2013年4月住院治疗的70岁以上的晚期非鳞NSCLC患者58例并进行疗效和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患者均为一线化疗失败或不能耐受者。采用培美曲塞500mg·m-2静脉滴注,每3周1次,共6个周期。结果:本组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6例,疾病稳定(SD)20例,SD持续时间大于6个月的12例,疾病进展(PD)32例。总有效率(RR=CR+PR)为10.3%,临床获益率(CR+PR+SD>6个月)为31.0%,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PFS)为3.4个月(2.08.9个月)。完成6周期治疗的患者10例。主要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反应和疲劳。结论:70岁以上的、一线化疗失败的非鳞NSCLC患者能从二线培美曲塞治疗中获益,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通过三维重建设定射频消融(RFA)治疗方案,采用多极锚状电极射频治疗肺癌的疗效。方法 对2007年2月至2009年1月25例局部晚期肺癌患者在64排螺旋CT定位引导下,采用RITA射频肿瘤消融仪,用锚状电极经皮穿刺到肺癌组织内进行RFA治疗,治疗靶温度90 ℃。结果 25例患者经CT引导行RFA 29次,10例患者病灶复查CT有不同程度缩小,23例患者复查18 F-FDG符合线路显像(SPECT)提示均出现摄取值缺损,2例出现摄取值下降。无严重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发生。结论 CT定位下经皮多极锚状电极RFA治疗肺癌安全可行,减瘤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背景与目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检查(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无创分期的手段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但是它在纵隔淋巴结分期中的作用尚不明了。本文探讨了电视纵隔镜检查术在PET肺癌纵隔淋巴结显像阳性病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03年11月-2008年11月,对宣武医院收治的术前PET检查提示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肺癌患者行电视纵隔镜检查术。对纵隔淋巴结进行病理学检查,病理来自纵隔镜或开胸清扫的纵隔淋巴结,分析纵隔镜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等。结果本组61例肺癌患者中,男38例,女23例,平均年龄60岁(年龄41岁-81岁)。其中右肺癌41例,左肺癌20例。45例肺癌患者手术病理证实有纵隔淋巴结转移,其中10例N3的患者接受化疗,38例N2的患者给予2个周期的新辅助化疗,并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是否接受开胸手术。16例无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翻身行开胸探查、肺癌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术。PET的阳性预测值为73.8%(45/61)。电视纵隔镜在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8%(45/48)、100%(13/13)、95.1...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术中处理肠系膜下动脉时保留左结肠动脉(left colic artery,LCA)的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间71例行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中是否保留左结肠动脉进行分组,其中保留LCA组36例,不保留LCA组35例,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肠系膜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是否发生吻合口瘘、术后1年复查有无肿瘤转移等方面的差异。 结果两组的术中出血量相当[(81.7 ± 19.5)ml vs (72.9 ± 21.9)ml,t=1.769,P=0.081];手术时间,保留LCA组较不保留LCA组稍长[(135.6 ± 27.2)min vs(124.9 ± 38.3)min,t=1.354 ,P=0.181];清扫淋巴结数量[(12.0 ± 2.8)枚 vs ( 12.5 ± 2.6)枚,t=-0.803,P=0.4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LCA组术后无吻合口瘘患者,不保留LCA组4例发生吻合口瘘,发生率11.4%,高于保留LC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术后1年复查腹部CT,保留LCA组2例发生肝转移,不保留LCA组3例发生肝转移,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0)。 结论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术中处理肠系膜下动脉时保留LCA可以有效保障近端肠管血运,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并不影响第3站淋巴结的清扫及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