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9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肾络微型癥瘕三态论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脏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医学界对其研究认识也逐步深入,但临床疗效仍显得不尽如人意.吕仁和教授经过多年临床研究,提出了肾络微型癥瘕理论[1],使肾脏病的病因病机理论进一步完善.<内经>中就有关于癥积的记载.巢氏<诸病源候论>中首次提出"癥瘕"之名.癥瘕的病机特点是虚实夹杂.  相似文献   
62.
该研究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来自不同级别医院的1 000名有治疗单纯性下尿路感染经验的临床医生,主要针对《中医药单用/联合抗生素治疗单纯性下尿路感染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临床适用性和应用性进行评价。研究过程严格执行全程三级质量控制,数据真实、可信。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医生认为《指南》临床适应性好,《指南》中推荐的药物可及性和价格适中,中医药治疗单纯性下尿路感染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可以减少抗生素的用量,缩短抗生素应用的疗程。在建议板块中,临床医生希望增加用药指导、希望及时更新《指南》,另外还有希望增加治疗方法和手段者、加强宣传推广者、加强循证方法使用等。在应用性评价中,绝大多数临床医生认为《指南》定义、中西医鉴别诊断描述准确,治疗基本原则及中医药治疗方法选择恰当,中药处方、中成药临床应用效果好。部分临床医生建议细化淋证证候分型。部分医生认为《指南》中推荐方药疗效一般,在其他疗法的推荐中,部分医生对于熏洗操作方法存疑,针对中医特色疗法中药熏洗和针灸治疗单纯性下尿路感染的操作规范及流程待完善。  相似文献   
63.
肾小球肾炎是慢性肾脏病发展到肾衰竭所经历的慢性的、逐步进展性的肾脏局部炎性反应,包括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系膜基质合成增多、炎性因子合成增加等。抑制或减轻肾脏炎性反应可以延缓慢性肾炎发展到慢性肾衰竭的病程。近年来发现SphK/S1P信号通路在肾脏炎性反应的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SphK/S1P信号通路可能是临床干预以及治疗肾小球肾炎的另一靶点。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苷片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42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缬沙坦(代文组)、雷公藤多苷片组,其中正常组普通喂养,模型组、代文组和雷公藤多苷片组予高脂高糖饮食+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法建立DN大鼠模型。代文组灌胃给予代文胶囊,雷公藤多苷片组灌胃给予雷公藤多苷片,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6周后收集大鼠尿液,腹主动脉取血后处死取材,检测尿素氮、肌酐、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及24 h尿蛋白总量,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形态,ELISA法检测血清NF-κB、COX-2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NF-κB、COX-2蛋白表达,RT-qPCR法检测肾组织NF-κB、COX-2 mRNA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雷公藤多苷片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和血清尿素氮、肌酐、胆固醇、甘油三酯、NF-κB、COX-2水平降低(P<0.01),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P<0.01);肾小球形态基本正常、系膜细胞增生及炎症细胞浸润减轻;肾组织NF-κB、COX-2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1)。结论 雷公藤...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究益气养阴活血方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模型组42只,模型组采用高脂高糖喂养+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法建立DN大鼠模型,除去造模过程中死亡及失败大鼠,将造模成功的32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缬沙坦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每组8只,正常组予以普通饲料喂养。药物灌胃6周后收集大鼠24 h尿液,腹主动脉取血后处死取材,检测各组大鼠的空腹血糖(FBG)、血脂(TG、TC)、肾功(BUN、Scr)和24 h尿蛋白总量(24 h-UTP),ELISA法检测血清的环氧合酶-2(COX-2)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Western Blot、PCR法分别检测肾组织中相关指标蛋白和mRNA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中药低剂量组和中药高剂量组大鼠FBG、TG、TC、BUN、Scr、24 h-UTP均明显下降(P<0.01),肾小球及肾小管形态基本恢复正常,血清及肾组织中的NF-κB、COX-2蛋白表达下调(P<0.01),中药高剂量组大鼠肾组织中的NF-κB、COX-2 mRNA表达...  相似文献   
66.
目的糖尿病肾病(DN)作为糖尿病(DM)并发症,本质上是DM血管损伤的表现.DM早期肾脏肾小球高滤过是DM血管损伤始动因素,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前列腺素系统代谢失常参与了这一机制的形成,DM脂质过氧化加重DM血管损伤的进程.有研究表明血浆脂质过氧化损伤与TXA2/PGI2失调在糖尿病性血管病变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本实验拟观察早期实验性DM大鼠前列腺系统代谢失常和氧化损伤在DN发病中的作用,通过止消通脉宁的治疗作用,探讨中药复方改善糖尿病肾脏病变的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造成糖尿病大鼠模型,分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药治疗组成模后给予止消通脉宁醇提剂(由黄芪、生地、鬼箭羽、大黄等组成每毫升含生药2g)按60mg*kg-1*d-1灌胃;西药治疗组成模后给予糖适平5mg*kg-1*d-1、洛丁新15mg*kg-1*d-1;灌胃.每组10只,以上各组均予普通饲料,自由饮水,实验周期为2周、4周.测定尿微量白蛋白(m-Alb)、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肾重/体重、肾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血浆6-keto-PGF1α和TXB2比值.结果各组DM大鼠无论14d或28d尿m-Alb均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有显著差异(P<0.01);中、西药治疗组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1),但中、西药治疗组未见差异(P>0.05).各组DM大鼠肾重/体重增加,Ccr显著升高(P<0.01),中、西药治疗组肾重/体重、Ccr显著低于模型组,中、西药治疗组6-keto-PGF1α/TXB2比值明显降低,MDA含量亦明显降低.讨论和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模型组血浆TXB2/6-keto-PGF1α比值升高,6-keto-PGF1α水平降低,与相关文献结果一致.经止消通脉宁治疗后,TXB2含量和TXB2/6-keto-PGF1α比值明显降低.提示止消通脉宁能够改善糖尿病大鼠血浆TXB2与PGI2间平衡,以抑制血小板活化,防止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血栓形成及降低肾小球高滤过;本实验以Ccr代表GFR;肾组织MDA含量代表产生LPO量,判断是否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结果说明,DM时,GFR增加,Ccr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肾组织MDA含量均升高,提示PG代谢紊乱、脂质过氧化反应可能参与了肾脏肥大、高滤过现象.止消通脉宁治疗后MDA含量明显降低,表明止消通脉宁能提高肾脏功能减轻体内自由基代谢紊乱状态.止消通脉宁能减轻自由基代谢紊乱可能与方剂中所含中药具有清除自由基和(或)抗氧化作用有关,据报道黄芪有抗氧化作用,大黄能抑制DN肾脏肥大及高滤过,改善脂质代谢紊乱,这些中药均是止消通脉宁的主要成分.另外,如鬼箭羽、大黄等活血化瘀中药能纠正组织自由基代谢紊乱,诸药配伍对降低肾脏脂质过氧化物形成,改善糖尿病肾脏病变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7.
慢性肾衰竭是多种肾脏病发展到最后阶段的临床综合征,它以肾小球硬化,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为病理特征,伴随着这些病理变化所表现出来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代谢废物的储留,酸碱和水电谢质失衡等。中医既往的治疗主要强调辨证论治,而对决定着疾病发生、发展和预后之病理改变的辨病治疗却少有人问津,从而导致肾衰竭的治疗详于辨证而略于辨病,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疾病(CKD)3,4,5各期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方法选择慢性肾脏疾病患者290例,根据中医辨证分型观察正虚证和标实证在CKD3,4,5各期分布情况及正虚标实证兼夹分布情况。结果CKD3期正虚证中脾肾气虚出现频率最高,标实证中湿热出现频率最高;CKD4,5期正虚证中脾肾阳虚出现频率最高,标实证中湿浊出现频率最高。结论CKD3,4,5期正虚证的演变遵循由脾肾气虚到脾肾阳虚的规律。标实证主要为湿热、湿浊和血瘀。  相似文献   
69.
目的研究消癥散结法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整合素连接激酶(ILK)的影响,探讨其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干预作用。方法将消癥散结法复方总方拆为补方、散方,运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分别制备总方、补方、散方、盐酸贝那普利含药血清。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分为6组:空白组、TGF-β1组、贝纳普利组、总方组、补方组、散方组。将5%各含药血清培养基加入体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除空白组外均加入TGF-β110μg/L,48 h后,提取细胞总蛋白及总RNA,分别采用免疫印迹法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各组ILK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空白组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内ILK及其mRNA有少量表达,TGF-β1刺激后能够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ILK及其mRNA表达显著增加(与空白组相比P<0.01);与TGF-β1组相比,贝纳普利组和总方组、散方组肾小管上皮细胞ILK及其mRNA含量明显降低(P<0.01);补方组与TGF-β1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消癥散结法复方总方含药血清能抑制细胞ILK及其mRNA的表达,干预TGF-β1/ILK信号通路可能是其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0.
对中医进行糖尿病肾病研究中常用的临床研究方法如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队列研究、病例报告中的难点通过文献检索进行分析。RCT试验糖尿病肾病患者因合并有多种疾病,研究对象的个体差异较大,同质性难以保证,中药安慰剂由于质量问题使得患者经常能破盲并且有选择性治疗的倾向,中医整体观念和临床治疗的个体化原则会影响到患者的纳入等问题,进而影响到RCT试验效果,产生偏倚,影响结论的可信度。在队列研究中,因对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应用辨证论治具有复杂性等特点,所以使队列研究控制偏倚的能力受到限制。在病例报告研究中,因糖尿病肾病治疗往往是多种疗法的综合治疗,无法控制疗法之间的干扰,也无法排除疾病的自然病程和转归的影响,因此不能证明因果关系从而提供有用的证据。基于以上原因,中医糖尿病肾病研究中在应用循证医学时,应注意方法学的适用性问题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