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β-细辛醚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石菖蒲有效成分β-细辛醚对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培养原代乳鼠心肌细胞,采用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复制心肌细胞MI-Rl模型,以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的含量,利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平均荧光强度.[结果]β-细辛醚能显著提高MI-RI模型细胞存活率,降低培养液中LDH、CK的含量,提高MMP值(均P<0.05).[结论]β-细辛醚时MI-RI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减轻细胞膜损伤,降低线粒体膜通透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BALB/C小鼠原位结肠癌实验模型应用5’-脱氧氟尿苷治疗,并同传统抗癌药物5-氟尿嘧啶进行比较,观察分析5’-脱氧氟尿苷在动物体内抗结肠癌细胞效应及在组织和血液中的转化.方法 60只BALB/C小鼠采用盲肠原位瘤块接种法建立小鼠结肠癌CT26实验模型,术后第3天开始用随机数字表法把小鼠分成3组,每组20只.根据体重分别连续5d腹腔注射:(1)5’-脱氧氟尿苷组:5’-脱氧氟尿苷0.1 mg/g;(2)5-FU组:5-FU 0.02 mg/g;(3)对照组:0.9%氯化钠溶液0.4mL.每组分别于术后第2、3周处死6只小鼠,测量肿瘤重量和体重变化,检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并各保留8只小鼠等待自然死亡记录带瘤生存时间.另外把14只小鼠皮下接种CT 26细胞约2周后,待注射局部形成皮下肿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每组各7只,分别腹腔注射5’-脱氧氟尿苷0.1 mg/g和5-氟尿嘧啶0.02 mg/g,15 min后同时处死取血和肿瘤组织测定转化后的5-氟尿嘧啶含量.结果 5’-脱氧氟尿苷组小鼠肿瘤重量最小,术后2周和3周平均重量分别为(0.07±0.12)g和(0.24±0.29)g;平均带瘤生存期为(32.6±8.9)d.5-氟尿嘧啶组术后2周和3周平均肿瘤重量分别为(0.74±0.43)g和(1.13±0.75)g,平均带瘤生存期为(22.8±5.9)d.对照组术后2周和3周平均肿瘤重量分别为(0.70±0.47)g和(1.93±0.83)g,平均带瘤生存期为(17.5±2.8)d.5’-脱氧氟尿苷组小鼠肿瘤重量、带瘤生存期与5-氟尿嘧啶组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小鼠在WBC、Hb、Pit、肝肾功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5-氟尿嘧啶组在手术及应用药物后体重下降比较明显,与5’-脱氧氟尿苷组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脱氧氟尿苷组小鼠在注药15 min后肿瘤组织中检出5-氟尿嘧啶浓度为(54.71±12.82) μg/g,为同期血清中浓度的6.20倍(P<0.05).5-氟尿嘧啶组小鼠注药15 min后,血清中检出5-氟尿嘧啶浓度为(133.35±20.69)μg/mL,为癌组织的1.55倍(P<0.05).结论 5’-脱氧氟尿苷在BALB/c小鼠结肠癌模型中可以转化为5-氟尿嘧啶,并且癌组织中浓度高于血清浓度.5’-脱氧氟尿苷在小鼠体内抑瘤效果高于传统药物5-氟尿嘧啶,小鼠带瘤生存期长,全身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一种经济、简单易行的心肌细胞培养方法。方法选用新生乳大鼠心肌细胞进行0.25%胰蛋白酶温消化法和冷消化法。结果与温消化相比,冷消化可获得较高的细胞存活率、24h生存率,而且在开始贴壁生长、出现搏动、形成所谓功能性合体细胞的时间和搏动频率等方面,冷消化法培养的心肌细胞都优于温消化法。结论虽然温胰蛋白酶消化法应用广泛,但冷消化能产生大量可存活细胞且较省力、经济、实验要求条件不高,故冷消化法优于温消化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和石蜡油在男性导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导尿的男性分成2组,25例采用传统方法为常规组,25例导尿前向尿道口内注入0.1%利多卡因3~5ml,1~2min后向尿道口内注入石蜡油3~5ml,再行插管为实验组。重点分析的指标是插管的成功率和插管时间及患者自觉疼痛程度。结果实验组的插管成功次数及患者自觉疼痛程度明显优于常规组。2组比较插管1次成功率和疼痛程度有明显差异。结论操作前尿道口内局部使用利多卡因和石蜡油可提高插管成功率,减少患者疼痛,减轻患者痛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损伤控制骨科理念在胸腰段脊椎不稳定性爆裂型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号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损伤控制骨科理念护理。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随访6月进行疗效评价、脊髓功能评价和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满意率分别为93.75%和96.87%,高于对照组(Χ2=6.465、15.170, P<0.05)。观察组压疮、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泌尿感染及肺炎发生率分别为1.56%、1.56%、0.00%和0.00%,均低于对照组(Χ2=4.800、4.800、6.295、6.655,P<0.05)。观察组治疗后FTM评分和MBI评分分别为(118.62±12.50)分和(91.25±8.26)分,均高于对照组(t=6.137、10.513,P<0.05)。结论在胸腰段不稳定性爆裂型骨折患者护理中采用损伤控制理念,可以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预后,改善脊髓功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5’-脱氧氟尿苷(5’-DFUR)和氟尿嘧啶(5-Fu)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和LS174T转染胸苷磷酸化酶(TP)基因前后抗癌效应的变化.方法 构建包含TP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转染结肠癌细胞株HT29和LS174T.传代5代后,以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效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TP基因前后HT29和LS174T细胞中TP蛋白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细胞中TP mRNA的表达水平,四唑氮化合物法检测5’-DFUR和5-Fu对转染TP基因前后细胞株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HT29和LS174T在细胞转染TP基因前后转化5'-DFUR为5-Fu的水平.结果 转染TP基因的HT29和LS174T细胞传代5代后,转染效率稳定在约95.0%.转染TP基因的HT29和LS174T细胞中TP表达阳性,而野生型细胞和仅转染病毒载体细胞中TP表达阴性;Westem blot结果显示,HT29和LS174T细胞中TP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强.RT-PCR结果显示,转染TP基因的HT29和LS174T细胞中TP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8.45 ±0.15和2 615.02±253.97,与野生型细胞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5 '-DFUR对转染TP基因的HT29-TP细胞和野生型细胞的IC50分别为(14.33±0.74) μmol/L和(707.66±5.66) μmol/L(P <0.05);对转染TP基因的LS174T-TP细胞和野生型细胞的IC50分别为(0.59±0.11)μmol/L和(239.20 ±21.83) μmol/L(P<0.05).5-Fu对转染TP基因的HT29-TP细胞和野生型细胞的IC5o分别为(5.42±0.75) μmol/L和(14.19 ±0.97) μmol/L(P <0.05);对转染TP基因的LS 174T-TP细胞和野生型细胞的IC50分别为(4.41±0.96) μmol/L和(16.42±2.12) μmol/L(P<0.05).转染TP基因后的HT29和LS174T细胞培养基中,则检出大量转化的5-Fu,较转染前分别增加了12.2 ~23.6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在细胞裂解液中也检出有少量5-Fu,但其水平仅相当于培养基中的0.9% ~4.2%.结论 以慢病毒为载体将TP基因转染至人结肠癌细胞HT29和LS714T,能得到转染效率高和稳定传代的细胞株,并且2株细胞的TP蛋白和TP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转染后在培养基中转化的5-Fu水平明显增高,使5-Fu和5’-DFUR对HT29和LS714T细胞的抗癌作用明显增强,但5’-DFUR增强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FAP)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各病理学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55例结直肠癌组织和5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中FAP的表达,观察阳性细胞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数量,结合肿瘤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不同浸润深度等病理学指标,评价FAP表达与结直肠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正常结直肠组织中几乎无FAP表达,少数癌细胞有微弱表达。FAP阳性细胞主要为结直肠癌间质组织中的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TNMⅢ~Ⅳ期标本中FAP阳性细胞为(40.1±15.9)个,多于Ⅰ-Ⅱ期的(18.3±7.7)个(P〈0.01);且阳性细胞数量与分期程度相关(r=0.544,P〈0.01)。淋巴结转移组中阳性细胞为(44.4±13.3)个,多于无淋巴结转移的(18.5±8.1)个(P〈0.01);且阳性细胞数量与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r=0.793,P〈0.01)。不同浸润深度T2、T1和T4组标本中FAP阳性细胞数分别为(25.2±8.9)、(32.4±19.3)和(29.2±16.5)个(P〉0.05);阳性细胞数量与浸润深度无关(r=0.003,P〉0.05)。结论FAP在正常结直肠组织中无表达.而主要表达于结直肠癌组织中的CAFs中。FAP阳性细胞与结直肠癌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β-细辛醚对谷氨酸所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用谷氨酸造成PC12细胞损伤模型,观察β-细辛醚对其细胞形态、损伤程度、存活力、钙离子浓度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10mmol/L谷氨酸作用PC12细胞16h,出现明显损伤,凋亡率和死亡率升高,培养上清液中LDH含量增加;7.5、15、30μg/mLβ-细辛醚可有效改善谷氨酸损伤引起的PC12细胞形态改变,提高细胞存活力,减少乳酸脱氢酶渗漏;15、30μg/mLβ-细辛醚能明显降低谷氨酸引起的PC12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和细胞凋亡率。结论β-细辛醚对谷氨酸所致PC12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钙拮抗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转染胸苷磷酸化酶(TP)cDNA对5’-脱氧氟尿苷(5'-DFUR)抑制人结肠癌细胞LOVO作用的影响。方法将TPcDNA序列克隆以慢病毒表达载体包装后转染人结肠癌细胞LOVO(LOVO.TP组),另设空白对照组和LOVO.载体组。以流式细胞仪检测3组细胞转染效率,RT—PCR法检测3组细胞TPmRNA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转染前后TP蛋白水平;MTF法检测转染前后LOVO对5’-DFUR药物敏感性的变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3组细胞转化不同浓度5’-DFUR生成5-FU量的情况。结果转染11P基因并传代5代后,LOVO细胞的转染效率在95%左右。转染TP基因后,LOVO.TP组的TPmRNA表达水平为空白对照组的(282.5+86.8)倍(P〈O.01),而LOVO.载体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Westernblot检测显示,LOVO.TP组的TP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和LOVO.载体组。5'-DFUR对LOVO细胞半数有效剂量(IC50)对照组为(1607.3~56.8)~mol/L,明显高于LOVO.TP组的(1087.7~89.1)μmol/L(P〈0.01);而LOVO-染载体组为(1699.5~38.7)μmol/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培养基中分别加入0、500、1000和2000μmol/L的5'-DFUR后,对照组培养基中分别检出0、2.10、3.13和7.19μmol/L的氟尿嘧啶(5.FU);而在LOVO.TP组的细胞培养基中则分别检出0、22.16、30.94和40.02μmol/L的5.FU;而LOVO-载体组的培养基中则几乎无5.Fu检出。结论转染TPcDNA能够明显提高LOVO细胞的TPmRNA及TP蛋白表达水平。使细胞外5’-DFUR转化为5-Fu增多.明显提高5’-DFUR对LOVO的细胞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熊果酸(Ursoic acid,UA)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H9C2 大鼠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 作用及对细胞自噬的调节作用。方法以200 μmol·L-1 H2O2 诱导24 h 建立H9C2 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 型。将H9C2 细胞随机分为6 组:正常组、溶剂组、模型组及熊果酸高、中、低剂量(10、5、2.5 μmol·L-1) 组。采用CCK-8 法检测细胞存活率;EdU 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BA 法检测丙二醛(MDA)脂质氧化水平; WST-8 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Western Blot 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Ⅱ/Ⅰ比值及p62 的表达水 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细胞的存活率及EdU 阳性细胞(红色荧光)百分比均明显降低(P<0.05);细 胞内MDA 脂质氧化水平明显升高(P<0.05),SOD 活性明显降低(P<0.05);LC3-Ⅱ/Ⅰ蛋白表达比值明显上调 (P<0.05),p62 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熊果酸高、中、低剂量均能明显提高H9C2 的 细胞存活率及EdU 阳性细胞百分比(P<0.05);降低MDA 水平(P<0.05),提高SOD 活性(P<0.05);上调 LC3-Ⅱ/Ⅰ蛋白表达比值(P<0.05),下调p62 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熊果酸对H2O2 诱导的H9C2 大 鼠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可能与其促进细胞自噬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