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8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117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137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51.
相较于目前普遍应用的二代测序(NGS)技术,长读长测序(LRS)技术是一种能够连续读取数百万个碱基对的测序技术。本文回顾了单分子实时测序技术、牛津纳米孔测序技术和新型单分子LRS技术在肿瘤领域的研究应用。LRS技术能够更精确地检测肿瘤基因组变异,包括结构变异、拷贝数变化、基因融合等。除基因组变异检测外,LRS技术还为描绘转录组图谱、表观遗传修饰图谱提供了有效手段。LRS技术可以有效弥补NGS技术的部分技术瓶颈,深入揭示生物大分子在健康和疾病状态下的复杂性状,为更好地理解肿瘤的发生与发展机制、制定治疗策略和开发药物提供新的理论基础。此外,本文还展望了LRS技术在肿瘤领域临床应用 中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452.
根腐病是大多数中药材种植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种防治难度较大且损失较为严重的微生物病害,根或根茎类中药材中高达87.6%易患根腐病,严重影响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发展。木霉属真菌是一类具有生物防控功能的真菌,可诱导植物提升其对微生物病害的抵御能力,同时可促进植物生长,高效减少多种微生物病害对种植造成的损失。而目前木霉属真菌在中药材种植业中使用尚少,故对预防和治理栽培中药材的根腐病有很大的应用潜力。针对上述现状,该文经过比较讨论,认为相较于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中药材根腐病较为高效且符合我国中药生态种植事业发展需求;该文综述了近十年木霉属真菌在防治栽培根或根茎类中药材根腐病方面的研究及应用进展,发现现阶段针对木霉属真菌防治中药材根腐病的研究大部分止步于验证木霉属真菌菌株抑制病原菌生长的效果,针对木霉属真菌对中药材诱导的效果研究尚浅,多数中药材作物对木霉属真菌的响应机制相关研究更是几乎空白,且大田试验报道较少,距离木霉属真菌应用于生产实践任重而道远。综上,该文旨在承上启下,提倡深化相关研究并将木霉属真菌应用于中药种植。  相似文献   
453.
目的:基于死亡受体通路Fas/Fas相关死亡域蛋白(FADD)/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8(Caspase-8探讨“秩边”透“水道”针刺对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大鼠卵巢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48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药物组和针刺组,每组12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制备POI模型。针刺组大鼠于造模后采用“秩边”透“水道”针刺干预4周,每日1次,每次30 min;药物组予戊酸雌二醇片(0.09 mg·kg-1·d-1)灌胃4周。比较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和动情周期;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雌二醇(E2)水平,HE染色法观察大鼠卵巢组织形态,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卵巢组织Fas、FADD、Caspase-8蛋白表达。结果:造模后,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大鼠毛发干焦、脱毛,精神萎靡,进食减少,小便增多,大便稀软不成形;干预后,针刺组、药物组大鼠大便逐渐成形。干预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动情周期紊乱率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药物组大鼠动情周期紊乱率降...  相似文献   
454.
目的:通过观察“秩边透水道”针法对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大鼠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及其受体死亡受体4(DR4)、死亡受体5(DR5)、诱骗受体1(DcR1)、诱骗受体2(DcR2)、死亡受体结构域(FADD)表达的影响,探讨“秩边透水道”针法治疗POI的可能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戊酸雌二醇组、秩边透水道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大鼠均以腹腔注射环磷酰胺的方式复制POI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秩边透水道组针刺大鼠双侧“秩边”并向同侧“水道”方向透刺,深约12 mm,留针30 min,每日1次,共4周;戊酸雌二醇组给予戊酸雌二醇(0.09 mg/kg)灌胃,每日1次,共4周。干预结束后,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计算大鼠卵巢系数并用HE染色法观察卵巢组织病理形态及各级卵泡数量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卵巢组织TRAIL、DR4、DR5、DcR1、DcR2、FADD的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卵巢组织TRAIL、DR4、DR5的阳性表...  相似文献   
455.
456.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