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9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117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137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61.
 目的 检测MXR7基因在人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应用32P标记的MXR7cDNA作为探针,通过Northern blot分析对正常人12种不同组织和病理证实的术前未做治疗的7例非肝肿瘤组织及30例肝癌和癌旁肝组织、12例正常肝组织中MXR7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MXR7mRNA在人肝脏等12种正常组织及7例其它部位肿瘤组织中均不表达;在人肝癌中呈高表达,而癌旁肝组织中呈低表达,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7%和13.3%.在血清AFP阴性的肝癌患者和肿瘤直径<5 cm的肝癌中,MXRT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和83.3%.肝癌患者手术后1 a和2 a生存率分别是59.1%和54.5%.结论 MXR7基因在人肝癌组织中的高水平表达具有普遍性、特异性和早期性,提示MXR7基因可以作为肝癌的生物学标志物,对肝穿刺组织进行MXR7基因表达检测有助于发现AFP阴性的早期肝癌.未发现MXR7mRNA阳性表达与肝癌患者的预后有明确关系.  相似文献   
362.
成人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病人病毒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唐山地区成人急性呼吸道感染(ARI)住院患者中8种常见病毒感染分布情况。【方法】用ELISA法检测ARI患者外周血中病毒IgM抗体。[结果]805例ARI患者中病毒IgM抗体检测有阳性结果者337例,占41.9%。8种常见病毒检出结果分别为:单纯疱疹Ⅰ型病毒(HSVI)150例(18.6%)、呼吸道合胞病毒(RSV)136例(16.9%)、EB病毒79例(9.8%)、巨细胞病毒(HCMV)54例(6.7%)、腺病毒(ADV)38例(4.7%)、柯萨奇病毒(COX)33例(4.1%)、风疹病毒(RV)26例(3.2%)、单纯疱疹Ⅱ型病毒(HSVⅠ)19例(2.4%)。单一病毒抗体阳性195例(24.2%)、两种病毒抗体混合阳性100例(12.4%)、三种及三种以上病毒抗体混合阳性42例(5.2%)。30岁以下ARI患者RSV阳性率明显高于30岁以上患者。30岁以下ARI患者EB病毒阳性率明显高于60岁以上患者。30~60岁组ARI患者HCMV、RV病毒阳性率明显低于60岁以上患者。女性患者RSV、EB病毒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RSV感染在春季少发,HSVⅠ型病毒感染夏季多发,HSVⅡ型病毒、EB病毒感染则多发生在冬季。【结论】病毒是成人ARI的常见病原体,其中HSVⅠ型、RSV、EB病毒、HCMV感染最为多见。青年人以及女性易患RSV和EB病毒感染,同时单一病毒感染在青年人中多见。季节上病毒感染全年散发。  相似文献   
363.
马兜铃酸肝脏致癌性争议及药物安全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兜铃酸是一类硝基菲类羧酸,广泛分布于马兜铃科植物中,主要化合物包括马兜铃酸Ⅰ、Ⅱ、Ⅲ、Ⅳ4种.长期服用含马兜铃酸药物可导致马兜铃酸肾病,诱发泌尿系统肿瘤.马兜铃酸的活性代谢产物可与DNA形成加合物,诱导基因发生A-T颠换突变,该突变常被作为马兜铃酸特征性标签.2017年Sci Transl Med报道指出,马兜铃酸及...  相似文献   
364.
365.
背景:细胞表面免疫抑制性受体信号调节蛋白(SIRPs)广泛表达于各类细胞,可减弱或抑制诱导性信号,对细胞内生物学活动具有负向调控作用。目的:探讨SIRPα1在胃溃疡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2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胃溃疡模型组.每组10只。以冰乙酸作用于胃窦部浆膜面1min诱导胃溃疡模型。术后14d处死大鼠.胃溃疡模型组于溃疡部位取材.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壁细胞SIRPα1表达。以胃囊翻转与酶消化法分离大鼠胃壁细胞,以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SIRPα1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胃壁细胞SIRPα1呈弥漫强阳性表达.阳性染色主要定位于细胞质,胃溃疡模型组大鼠胃壁细胞SIRPα1表达强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减低(免疫组化评分:2.6±0.8对6.2±0.7,P〈0.001)。分离的大鼠胃壁细胞SIRPα1亦呈强阳性表达,与正常对照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一致。结论:胃壁细胞SIRPα1低表达使之对胃酸分泌的负向调控作用减弱可能参与了胃溃疡的形成。免疫调节因素在溃疡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6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WAF1/CIP1 基因mRNA 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和意义。方法 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WAF1/CIP1 基因在30 例HCC及其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肝癌组织WAF1/CIP1mRNA 表达相对值低于其相应癌旁肝组织[(1 .10±0 .43)U 对(1.31±0.41)U,P<0 .05] ,有卫星灶形成的肝癌低于无卫星灶形成的肝癌[(0.86 ±0.29)U 对(1 .32 ±0.44)U,P< 0.01] ,但其在HCC的其他病理学指标中差异无显著性( P>0 .05) 。结论 WAF1/CIP1 基因的表达异常可能参与HCC的发生、发展,并与肝癌细胞的浸润和转移分子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367.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HIRI)常发生于肝脏手术、肝移植及介入治疗时,有效控制HIRI对手术成功率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异甘草酸镁(magnesium isoglycyrrhizinate,MgIG)具抗炎、保护肝细胞膜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肝细胞保护剂.本实验研究异MgIG对大鼠HIRI的治疗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368.
目的观察早期参附注射液对老年脓毒症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158例脓毒症MODS患者按投币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9例。对照组遵从集束化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分别在治疗前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E选择素(s E-selectin)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评价内皮细胞功能变化;观察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血管活性药用量]、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结果治疗前,两组s E-selectin、v WF、HR、MAP、CVP水平、APACHE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72、96、120 h s E-selectin、v WF水平明显降低;治疗120 h观察组MAP升高,血管活性药用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96、120 h观察组APACHEⅡ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参附注射液可有效降低老年脓毒症MODS患者内皮功能损伤,改善血流动力学,有利于患者转归。  相似文献   
369.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低氧诱导因子(HIF)-1α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关系。方法首次确诊为COPD稳定期患者98例为病例组,根据血气分析中氧分压(PaO_2)分为2个亚组:A组(Pa O260 mmHg)、B组(PaO_2≤60 mmHg),选择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病例组及对照组血清HIF-1α水平并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认知障碍评分,比较病例组及对照组指标变化,分析血清HIF-1α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血清HIF-1α明显升高,MoCA评分降低(P0.05)。与A组比较,B组血清HIF-1α明显升高,MoCA评分显著降低(P0.05)。病例组血清HIF-1α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r=0.615,P=0.001)。结论血清HIF-1α结合MoCA评分是评估老年COPD中存在慢性缺氧患者认知障碍损伤的较好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70.
目的探讨慢性间歇性低氧对大鼠海马区神经元的影响及大株红景天对其疗效。方法筛选27只成年Wistar雄性大鼠,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空白对照组(UC组)、慢性间歇低氧组(IH组)及大株红景天组;每组又分为2 w、4 w、6 w 3个时间亚组,采用光镜观察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细胞形态变化,同时检测各个时间点大鼠血清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变化。结果形态学检测结果:光镜下,UC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结构完整,排列整齐,染色均匀。随着间歇性低氧时间延长,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出现损伤,表现为神经细胞结构紊乱,可见神经细胞外形呈三角形改变,胞质内染色质不均匀,部分细胞核皱缩,出现核溶解及空泡;大株红景天组较IH组神经细胞排列规整,胞质染色较均匀,核皱缩、核溶解及空泡少于IH组,但较UC组为差。IH组及大株红景天组血清HIF-1α及NSE浓度明显高于UC组,于第4周最明显,第6周时较第4周明显下降,仍明显高于UC组;其中大株红景天组血清HIF-1α及NSE浓度明显低于IH组(P0.05)。结论慢性间歇性低氧可以导致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受损,导致血清HIF及NSE浓度升高,但随着缺氧时间延长,血清HIF-1α及NSE可以发生适应性降低,大株红景天干预后可以改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细胞受损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