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夜间睡眠时间长短可能与一系列健康效应相关,为探究夜间睡眠时间与乳腺癌发病关联性,本研究以唐山开滦集团前瞻性动态队列中的女性人群为基础进行了相关分析.方法 采用2006-2011年开滦集团体检人群中女性人群资料,收集社会人口学资料、睡眠习惯、身高、体质量等基线信息及乳腺癌发病结局信息.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夜间睡眠时间与女性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关联性.结果 共纳入24 692名女性体检者,总随访108 029.22人年,平均随访时间为4.38年,新发乳腺癌病例107例.以夜间睡眠7h为参比组,单因素分析提示夜间睡眠偏短(≤6h,HR=0.99,95%CI=0.52~1.87)或偏长(≥8h,HR=0.84,95%CI=0.49~1.45)与乳腺癌发病风险无统计学关联.调整年龄、受教育程度、饮酒等混杂因素后,分析仍显示夜间睡眠时间偏短(HR=0.82,95%CI=0.43~1.56)或偏长(HR=0.94,95%CI=0.54~1.64)与女性乳腺癌的发病无统计学关联.按年龄、打鼾情况和BMI分层分析及敏感性分析后,结果仍未发现存在显著性关联.结论 本研究结果尚不支持夜间睡眠时间偏短或偏长与女性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存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32.
在人体结构中,踝关节是一个重要的关节构成。踝关节又被称为距骨小腿关节,由胫腓骨末端的关节面和距骨滑车构成,踝关节的位置结构和解剖原理导致了踝关节是全身上下最易受到损伤的关节之一。为提高踝关节康复治疗水平,加强大众在运动时对踝关节的防护意识,该文通过从解剖学原理的角度分析了踝关节运动创伤发生的机理,进一步提出踝关节运动创伤的处理和康复治疗方法,将治疗步骤进行详解,对各个阶段的治疗重点进行论述,旨在为踝关节发生运动创伤的健康教育和创伤发生后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加强大众虽踝关节的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钼对小鼠睾丸组织中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分析其对雄性生殖系统的毒性机制。方法取雄性昆明系小鼠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低剂量组(钼酸钠,300 mg/kg)、中剂量组(钼酸钠,600 mg/kg)、高剂量组(钼酸钠,1200 mg/kg)。每日进行灌胃染毒,连续30 d,取出睾丸。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睾丸ERK1、ERK2、JNK1、JNK2、p38基因mRNA表达。结果低、中、高剂量组ERK2、JNK2、p38 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中、高剂量组ERK1、JNK1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随着剂量的增加,ERK2、JNK2、p38 mRNA表达显著降低,ERK1、JNK1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钼在ERK、JNK、p38信号通路mRNA水平上对小鼠睾丸组织产生影响,钼对雄性生殖系统损伤是通过激活ERK、JNK、p38通路的活性来调控的,且呈剂量依赖性。不同浓度钼酸钠中毒可损伤小鼠睾丸组织的MAPK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CT)血管造影侧支循环评分对大脑中动脉闭塞致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预测价值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大脑中动脉闭塞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CT血管造影侧支循环评分,根据是否出现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将其分为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组[n=29,入院72 h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入院时NIHSS评分增加≥2分]和非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组(n=51,入院72 h内NIHSS评分比入院时NIHSS评分增加<2分)。分析CT血管造影侧支循环评分[外侧裂+脑凸面侧支评分系统评分(Maas评分)、大脑中动脉区域侧支评分系统评分(Tan评分)]对大脑中动脉闭塞致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预测价值,并分析大脑中动脉闭塞致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结果 Tan评分预测大脑中动脉闭塞致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准确度分别为82.76%(24/29)、78.43%(40/51)、80.00%(64/80);Maas评分预测大脑中动脉闭塞致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早期...  相似文献   
35.
目的 初步探索沙培林膀胱灌注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作用机制.方法 ①临床研究:收集膀胱肿瘤术后行沙培林膀胱灌注治疗的患者40例,检测灌注前后尿液中细胞因子IL-2、TNF-α、INF-γ的含量,术后6个月复查膀胱镜.②动物实验:取雌性大鼠75只,分为空白对照组(15只)、生理盐水灌注组(15只)、沙培林灌注组(15只)、BCG灌注组(15只)和大肠杆菌灌注组(15只),每周灌注治疗一次,6周后停止灌注.从每组中随机选取10只大鼠,处死后取其膀胱三角区组织做病理切片,观察并比较免疫细胞浸润情况,同时行免疫组化分析,检测IL-2、TNF-α、INF-γ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剩余25只大鼠不做任何处理,饲养2个月后全部处死,取其膀胱三角区组织做病理切片,观察停止灌注后膀胱组织是否出现慢性炎性改变.结果 ①临床研究:膀胱肿瘤术后膀胱灌注沙培林,尿中细胞因子IL-2、TNF-α、INF-γ均显著升高.6个月后复查膀胱镜见炎性改变且均未见肿瘤复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②动物实验:膀胱灌注6周后大鼠膀胱免疫细胞浸润情况与细胞因子IL-2、TNF-α、INF-γ的表达相似:大肠杆菌组>沙培林组≈BCG组>生理盐水组>空白对照组;停止膀胱灌注2个月后,大肠杆菌组表现为膀胱炎性改变,其余各组几乎均表现为正常尿路上皮.结论 沙培林与BCG等免疫调节剂作用机制相似,通过引起膀胱上皮炎性反应,增强病变部位的免疫功能,从而识别并清除变异细胞,且在一段时间后能自行恢复为正常尿路上皮,不引起慢性炎性改变,沙培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免疫调节剂.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成人后腹腔巨大占位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4年我科收治的14例成人后腹腔巨大占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诊断方法、围手术期准备与手术治疗方式. 结果 14例中11例为良性肿瘤,其中9例完全切除,2例行肿瘤大部切除术;3例为恶性肿瘤,其中2例完全切除,1例行肿瘤大部切除术.术后随访3~46个月,1例恶性肿瘤复发,行二次手术切除并辅助治疗;2例行部分切除术的良性肿瘤稍有增大,等待观察;其余患者无肿瘤复发.结论 良好的术前准备、联合脏器切除和术后辅助治疗可使大部分良性成人后腹腔巨大肿瘤获得治愈,恶性肿瘤获得缓解.  相似文献   
37.
38.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行颅脑手术围术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10-05-2013-12我院行颅脑手术的糖尿病患者197例,记录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并根据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分为心血管事件组和无心血管事件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实验室检查结果等。结果糖尿病患者行颅脑手术围术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1.8%(43/19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手术时间、心脏射血分数、合并冠心病、甘油三酯水平在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合并冠心病、糖化血红蛋白≥7.5%、心脏射血分数50%、尿微量白蛋白≥30μg/mL、甘油三酯≥1.7mmo/L是糖尿病患者行颅脑手术围术期心血管事件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年龄≥60岁、合并冠心病、糖化血红蛋白≥7.5%、心脏射血分数50%、尿微量白蛋白≥30μg/mL、甘油三酯≥1.7mmo/L是糖尿病患者行颅脑手术围术期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9.
目的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帕金森病(PD)脑深部电刺激术(DBS)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纳入2019-12—2023-02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PD患者347例,均接受DBS治疗,术后随访30 d,以并发症发生情况为依据分为并发症组(n=31)和无并发症组(n=316),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D患者DBS后发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结果 347例PD患者DBS后发生并发症31例,发生率8.93%。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低蛋白血症、统一PD评定量表(UPDRSⅢ)评分升高、手术时间延长为PD患者DBS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分别为OR=2.065,95%CI:1.167~3.652;OR=1.925,95%CI:1.278~2.899;OR=2.425,95%CI:1.323~4.444,P<0.05)。结论 PD患者DBS后发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包括低蛋白血症、UPDRSⅢ评分升高、手术时间延长,可为筛选高危患者、制定临床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0.
王珅  刘洪军 《安徽医药》2017,21(8):1515-1518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初始诱导化疗后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指导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 选取60例初治的ALL完成初始诱导化疗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感染率、感染部位、病原菌、感染持续时间,以及危险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 在纳入分析的60例患儿中,35例患儿发生感染,感染64例次,感染率58.33%,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最多占82.82%,感染持续时间平均16.98 d,培养阳性率28.54%,其中血培养阳性率最高,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最多占60.00%,年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及是否住层流床与感染有关.结论 初治ALL患儿在初始诱导化疗中极易发生感染,感染好发部位是呼吸道,病原菌培养率低,且以革兰阴性杆菌多见,低龄儿童、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是否使用层流床都是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