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3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手术治疗39例脊柱转移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道手术治疗脊柱转移瘤39例.方法我院自1982年6月至1998年9月共行手术治疗脊柱转移瘤39例,脊柱是骨转移瘤的好发部位.最常见的原发病是肺癌、肝癌.手术主要分为前路椎体切除同时恢复脊柱稳定性和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术两大类.结果39例病人有37例疼痛消失或缓解(94.9%),脊髓压迫症15例中有13例治愈或缓解(86.7%),马尾神经综合症6例中有5例治愈或缓解(83.3%).全部获随访,1年内死亡16例,1年~2年死亡10例,2年~3年死亡6例,3年~4年死亡3例.4年~5年死亡2例,至今存活2例,其中1例存活5年半,1例存活6年.结论脊柱转移瘤手术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疼痛、解除脊髓神经压迫、恢复脊柱稳定性,改善生存质量及在可能情况下延长生命,而脊柱转移瘤患者的存活期主要与原发病有关而与手术本身无关.  相似文献   
42.
目的:构建骨肉瘤的耐药细胞模型,探讨IER3基因在骨肉瘤耐药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采用递增药物浓度冲击诱导法构建耐阿霉素人骨肉瘤细胞模型(MG-63/ADM),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IER3在敏感细胞和耐药细胞中的基因和蛋白水平表达情况。结果:经过6个月的诱导,建立了对于不同阿霉素浓度耐药的细胞模型分别标记为MG-63/ADM0.1、MG-63/ADM0.4、MG-63/ADM1.0、MG-63/ADM4.0,细胞形态在光镜下明显改变,MG-63/ADM细胞中IER3的表达量明显高于MG-63。结论:药物冲击诱导可以使骨肉瘤细胞产生对于化疗药物的耐药性,为研究骨肉瘤耐药性及其逆转提供实验基础,IER3可能参与了骨肉瘤对于阿霉素的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43.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6~2004年共收治15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20岁以内的青少年24例,约占1.6%.3例经非手术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另外21例采取显微外科方法进行椎板开窗椎间盘摘除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4.
目的介绍一组因股骨上端恶性肿瘤行瘤段切除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病例,从中总结一些经验和教训。方法 回顾自1984年10月至2003年12月57例股骨上端恶性肿瘤采用瘤段切除及人工关节置换来修复和替代切除的股骨上段及髋关节,作者介绍了手术适应症的选择,假体设计的要点,手术方法和术后治疗的要点等。结果57例中生存的46例,假体置换后功能评定优良率达87.7%。结论对股骨上端的原发性中低度恶性肿瘤或孤立存在的转移瘤,如无禁忌症,可考虑行瘤段切除和人工关节置换术,术后功能较满意,根治效果也较好。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兔骨髓源成骨细胞与人部分脱钙骨基质构建组织工程骨的可行性及其骨缺损修复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3/2005-01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①选取日本大耳白兔36只,雌雄不限,随机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8只,每组再随机分成3小组即4,8和12周组各6只,另选3只日本大耳白兔作为空白组。②将实验组所有动物于胫骨结节处用骨穿针刺入骨髓腔抽取骨髓2.0mL,进行分离、培养和诱导,适时将功能状态良好的兔骨髓源成骨细胞以一定细胞浓度与人部分脱钙骨基质支架材料复合构建组织工程骨,并于复合后24.48和72h用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支架材料孔隙内贴附、生长、增殖和功能情况。③所有动物于右侧桡骨中段制作1.5cm骨膜骨缺损模型,实验组骨缺损处植入组织工程骨,对照组骨缺损处植入人部分脱钙骨基质支架。于术后4,8,12周行X射线检查、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查,对比研究其成骨和血管化过程及其骨缺损修复能力。结果:①兔骨髓源成骨细胞与人部分脱钙骨基质复合后24h在材料孔隙内部分贴附良好,部分堆积成团;48h基本全部贴壁并有胶原分泌;72h全部贴壁,细胞完全伸展,相邻细胞间有突起相互连接,细胞分布均匀,数量增多,并有大量胶原分泌。②术后12周,实验组X线有明显阻射,骨缺损部位塑型基本完成,骨髓腔已开始再通;对照组支架材料X线阻射进一步增强,两端已愈合,已开始塑型。空白组术后无X射线阻射,无成骨。③实验组和对照组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成骨量和新生血管数量逐渐增多,实验组4,8,12周组织学血管面积测定值均高于对照组[(2.068&;#177;0.216)%比(0.532&;#177;0.102)%,(2.976&;#177;0.304)%(1.302&;#177;0.354)%.(3.708&;#177;0.382)%比(2.246&;#177;0.402)%,P〈0.05]。结论:兔骨髓源成骨细胞与人部分脱钙骨基质生物相容性良好,支架材料为细胞生长提供了良好的三维空间,用兔骨髓源成骨细胞与人部分脱钙骨基质构建组织工程骨是可行的,构建的组织工程骨具有良好的骨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容积再现技术(VRT)对隐性脊柱裂(SBO)的显示能力。方法:对50例SBO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MSCTVRT图像与数字X线摄影(DR)和常规横断面cT图像进行比较。结果:MSCTVRT图像清晰显示50例SBO的部位及形态,诊断率为100%,其中L5椎体11例、S1椎体35例、S1-S2椎体4例。DR对隐裂的诊断率为86%(43/50),而常规横断面CT诊断率仅为4%(2/50)。结论:MSCTVRT技术能够清晰显示SBO,只需两幅图像即可明显提高MSCT对SBO的诊断率,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 D,Cath-D)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MFH)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情况,探讨其在MFH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阐明MFH的发病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5例MFH组织的Cath-D的蛋白表达情况,分析Cath-D蛋白表达率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Cath-D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浆。65例MFH组织中Cath-D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5.4%,I~II期Cath-D阳性率为60.0%,III~Ⅳ期Cath-D阳性率为88.6%,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Cath-D的阳性表达率与病理分化程度和生存期显著相关(P<0.01)。结论Cath-D在MFH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是判断MFH侵袭、转移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8.
成年男性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成年男性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各影响因素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为教育改造服刑人员提供心理学依据。方法选取泰安市某监狱正在服刑的男性人员420人作为实验组,收回有效问卷374份。选取泰安市辖区内城乡男性居民386人,作为对照人群,收回有效问卷338份。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结果服刑人员各项因子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为55.08%,其中有44.39%的服刑人员心理问题与常模相比,达到了异常或严重(Z〉2)的程度。未婚服刑人员强迫症状因子得分高于有婚姻史者,敌对因子得分高于离异丧偶者(P〈0.05)。已服刑时间超过60个月者,在总分、抑郁、精神病性等因子得分方面显著高于已服刑时间少于12个月者(P〈0.05)。结论男性服刑人员心理健康存在明显异常,服刑时间对心理健康问题有影响。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TACO与细胞膜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 利用免疫荧光分析检测内源性TACO在细胞内的分布情况,然后利用细胞膜内膜表面展示分析和差速离心分离亚细胞组分分析检测TACO蛋白与细胞膜的结合,以及该结合与细胞膜上肌动蛋白纤维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TACO主要分布在细胞膜和核膜附近区域.结论 TACO与细胞膜具有非依赖肌动蛋白方式的结合,这一结果为阐释TACO在细胞吞噬初始阶段的功能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0.
目的 观察磷酸二酯酶Ⅳ制剂洛立普兰对髓磷脂底物上培养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轴突生长的影响,为磷酸二酯酶Ⅳ抑制剂治疗脊髓损伤寻找依据。方法 预先制备髓磷脂和多聚赖氨酸底物,体外无血清培养原代大鼠皮层神经元,倒置显微镜观察神经细胞生长状态,NF2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测量比较神经元轴突在不同底物上长度和加入洛立普兰组的长度变化,并应用HRT-PCR检测GAP-43 mRNA的水平。结果 对照组髓磷脂底物明显抑制轴突生长,且GAP-43 mRNA水平降低,加入洛立普兰的神经元生长状态旺盛,克服了髓磷脂的抑制作用,突起明显增长,GAP-43 mNRA的表达与卒白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磷酸二酯酶Ⅳ抑制剂洛立普兰可以阻断髓磷脂的抑制轴突生长作用,对神经元轴突再生存在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