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630篇 |
免费 | 376篇 |
国内免费 | 21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2篇 |
儿科学 | 83篇 |
妇产科学 | 56篇 |
基础医学 | 313篇 |
口腔科学 | 94篇 |
临床医学 | 1332篇 |
内科学 | 510篇 |
皮肤病学 | 56篇 |
神经病学 | 80篇 |
特种医学 | 203篇 |
外科学 | 263篇 |
综合类 | 2070篇 |
预防医学 | 1067篇 |
眼科学 | 84篇 |
药学 | 887篇 |
25篇 | |
中国医学 | 798篇 |
肿瘤学 | 22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2篇 |
2023年 | 216篇 |
2022年 | 251篇 |
2021年 | 293篇 |
2020年 | 213篇 |
2019年 | 239篇 |
2018年 | 231篇 |
2017年 | 166篇 |
2016年 | 183篇 |
2015年 | 228篇 |
2014年 | 403篇 |
2013年 | 437篇 |
2012年 | 500篇 |
2011年 | 583篇 |
2010年 | 542篇 |
2009年 | 415篇 |
2008年 | 392篇 |
2007年 | 432篇 |
2006年 | 389篇 |
2005年 | 328篇 |
2004年 | 310篇 |
2003年 | 282篇 |
2002年 | 190篇 |
2001年 | 186篇 |
2000年 | 128篇 |
1999年 | 124篇 |
1998年 | 102篇 |
1997年 | 84篇 |
1996年 | 79篇 |
1995年 | 43篇 |
1994年 | 40篇 |
1993年 | 30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3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65年 | 2篇 |
1961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目的:研究正畸牙周围骨皮质切开所诱导的局部微环境对巨噬细胞产生的生物学作用。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骨皮质切开辅助正畸组和传统正畸组各30只,加力后分别于3、5、7、14、21 d处死实验动物并对颌骨进行Micro?CT扫描,三维重建后测量移动牙周围牙槽骨骨密度,并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观察牙周组织中CD68、CD11b、CD86及CD163阳性细胞数。将112只8周龄成年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牙槽骨皮质切开组及对照组各56只,并分别于3、5、7、14、21、28、42 d处死实验动物并取新鲜的牙槽骨组织悬液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共培养,RT?PCR检测CD11b、CD68、白介素(IL)?6、IL?1β、IL?10及精氨酸酶(Arg)?1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65以及STAT3磷酸化水平。结果:牙槽骨皮质切开初期,骨皮质切开辅助正畸组和传统正畸组大鼠牙槽骨密度均降低,且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 < 0.05),同时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前者CD68、CD11b、CD86及CD163阳性细胞比率显著高于后者(P < 0.05)。与牙槽骨组织悬液共培养后,牙槽骨皮质切开组巨噬细胞表面标记物CD11b和CD68的表达量在共培养第3天时开始逐渐增多,在14 d左右达到峰值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M1型巨噬细胞标记物IL?6及IL?1β及M2型巨噬细胞标记物IL?10及Arg?1表达量在14 d左右到达峰值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p65蛋白以及磷酸化的STAT3蛋白表达量分别于共培养第5、7天和第7、14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正畸驱动的骨皮质切开术通过活化并促进巨噬细胞的分型进而影响牙槽骨密度并促进牙齿的移动,其中NF?κB及JAK?STAT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2.
目的:4%琥珀酰明胶注射液在老年患者低位硬膜外麻醉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肢开放复位内固定的老年患者90例,ASAⅡ或Ⅲ级,年龄65~95岁,随机分为3组(n=30):A组在给予2%利多卡因5ml试验量前10min以20ml/min的速度输注林格液500ml;B组术中患者注入局麻药后血压开始下降时输注琥珀酰明胶500ml;C组在给予2%利多卡因5ml试验量前10min以20ml/min的速度输入琥珀酰明胶500ml。记录患者注药前(T0)、注药后5min(T1)、注药后15min(T2)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以及麻黄碱的使用情况。结果:A组、B组患者的SBP、DBP T2低于T0(P<0.05),相应的麻黄碱的使用率A组24例(80%)、B组15例(50%)相比C组的4例(13.3%)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琥珀酰明胶在老年患者低位硬膜外麻醉开始前应用能有效维持麻醉早期血压的稳定,减少升压药的使用率。 相似文献
133.
1 581例变应性疾病患者变应原血清IgE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变应性疾病呈逐年增多的趋势,在医学上的重要性日愈增加。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应原也会因地区与时间不同而呈动态变化。因此,历史地对其观测研究是非常必要的。1资料与方法1.1检测对象:2002年3月~2007年5月在我院变态反应科门诊就诊并经皮肤试验拟诊的变应性疾病患者共1 58 相似文献
134.
目的:评价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加同期化疗(NP方案)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1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诱导化疗:长春瑞滨(NVB)25 mg/m2加入生理盐水(NS)100 ml,快速静脉滴注,d1,d5;顺铂(DDP)80 mg/m2,静脉滴注。28天1周期,连续2周期。同期化疗:放疗开始后:NVB 25 mg/m2加NS100 ml静脉滴注;DDP 25 mg/m2加NS 500 ml静脉滴注,于放疗的间隙每周给药一次,给药2周,休息2周,直至放疗结束。放射治疗:常规放疗于第2周期诱导化疗结束后开始。每次2 Gy,每周5次,TD 40 Gy/4周。结束后,予以3D-CRT局部加量。每次2 Gy,每周5次,TD 30~34 Gy/3~3.5周。1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诱导化疗及常规放射治疗同治疗组。结束后予以常规放射治疗缩野至原发灶及转移的淋巴结,追加26~30 Gy/2.6~3周。序惯化疗:放疗结束后即予以2~4周期的NP方案,剂量及给药方法同诱导化疗,28天为1个给药周期。结果:观察组1、2年观察期末生存率为92%和61%,而对照组为57%和14%,log-rank检验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放化疗毒副反应。结论:3D-CRT加NP方案同期化疗治疗局部晚期NSCLC可以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5.
0 引言 经皮穿刺心内膜临时起搏 ,用于治疗严重心律失常 ,疗效肯定 ,且操作简单 ,适应于急症抢救 [1 ] ,在临床被广泛采用 .对 5 9例临床观察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1.1 病例 心律失常行心内膜临时起搏治疗患者 5 9(男 33,女 2 6 )例患者 ,平均年龄 45 .0 1± 9.0 8(9~ 81)岁 ,心电图诊断 : 度二型房室传导阻滞 9例 , 度房室传导阻滞 2 4例 ,三束支传导阻滞 2例 ,窦性心动过缓与窦性停搏 13例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1例 ,宽 QRS波心动过速伴窦性停搏 2例 ,频发室性早搏呈二联律 1例 ,心脏骤停 3例 ,原发室颤 2例 ,预激综合征伴室上… 相似文献
136.
活血化瘀治疗人工流产后闭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年来由于人工流产、引产等所致的妇科疾病 ,大多由器械消毒不严 ,操作技术不佳 ,术后休息失宜引起 ,常发生的疾病有闭经、痛经、不孕、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症瘕积聚等。笔者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人工流产后闭经 ,疗效显著 ,现报道如下。1 病案举例潘某 ,32岁 ,工人。患者 2 3岁结婚 ,孕 5产1,人工流产 4次。于 2 0 0 1年 1月 2 0日来院就诊 ,该患于 2 0 0 0年 7月做第 4次人工流产后闭经至今 ,起初患者对闭经未加介意 ,但到 5个月后逐渐腰腹疼痛难忍 ,而且有周期性的小腹剧痛 ,头晕、腰痛乏力。妇科检查 :外阴、阴道正常 ,宫颈光滑 ,子宫… 相似文献
137.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中医证候与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症,DR)的中医辨证分型及其与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的关系。[方法]对临床资料完整的104例186眼,按中医辨证分组,分别以不同的空间频率(0.388Hz,1.55Hz)、不同颜色图象组合(黑/白、红/洋红、蓝/青)作刺激条件,检测在100ms检测点上的P-VEP(P100)的潜时(t)和波幅(V)并与正常组作对照。[结果]104例186眼中,气阴两虚型有103眼,以单纯性糖网症为主;而气滞血瘀型及阴阳两虚型各有47眼和36眼,均以增殖性糖网症为主,糖网症无论中医辨证分属哪种证候,其P100潜时均延长,波幅均下降,其中以气滞血瘀的潜时延长最为突出,阴阳两虚组的波幅下降最明显,而气阴两虚组的潜时和波幅改变最小。[结论]不同中医证候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P-VEP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因此,可以认为不同刺激条件的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检测,有可能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38.
目的 宫颈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大量的研究认为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几乎所有宫颈癌都伴有HPV亚型.本研究旨在评价TCT联合HPV-DNA检测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新柏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技术筛查并与病理学诊断相结合,对宫颈炎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一级及其以上(≥CIN1)病例各200例进行高危型HPV16/18型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 宫颈病变≥CIN1组阳性病例69例,阳性率34.5%;宫颈炎对照组阳性病例16例,阳性率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危型HPV16/18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密切相关.HPV高危型患者CIN发病率较高,特别是高度病变,HPV高危型检测在宫颈病变的检查中有重要意义.如与宫颈细胞学检查(TCT技术)、阴道镜检查和病理诊断相结合可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39.
为了拓展医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让更多的医学生了解护理专业,并使医学生掌握常用护理技能,了解护理模式,体会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我校自2000年开始面向医学生开设常用护理技术课程。经过几年的教学与临床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0.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鉴别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9个乳腺肿块(良性肿块组47个,恶性肿块组42个,均经术后病理证实)进行超声检查,对比分析良、恶性肿块的二维超声特点、彩色血流情况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特征。结果良性肿块组强回声晕显示率为19.1%,明显低于恶性肿块组的66.7%(P<0.001);良性肿块组钙化显示率为17.0%,明显低于恶性肿块组的83.3%(P<0.001);乳腺恶性肿块中钙化点多呈簇状分布(27/35),而良性肿块中钙化点多呈斑点状分布(6/8),2组在钙化形态上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良性肿块组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为(9.21±3.86)cm.s-1,阻力指数(RI)为0.67±0.12,搏动指数(PI)为1.09±0.31,明显低于恶性肿块组的PSV(15.1±8.73)cm.s-1,RI 0.88±0.10,PI 1.68±0.41,2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无创的检查方法,可清晰显示肿块的二维声像图特点和血流特征,对乳腺肿块的鉴别均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