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49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根据中医体质学及治未病理论,结合现代医学三级预防的理念,初步探讨辨质介入针灸的方法在更年期女性三级预防中的应用,为我国更年期妇女防病保健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2.
根据中医体质学及治未病理论,按照更年期妇女不同体质类型制定针灸辨质治未病方案,以预防更年期疾病的发生、减轻已有疾病的损害、延缓衰老进程,为我国更年期妇女防病保健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3.
采用文献计量及数据挖掘的方法对《中华医典》中"灸随年壮"的应用文献进行系统研究,明确采用"灸随年壮"作为施灸剂量的常用腧穴及疾病种类,为临床采用灸法治疗疾病时采取适宜的灸量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4.
目的:了解男性体育教师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的体质优势对其子代性别的遗传影响。方法:以锦州市在职男性体育教师142人和其不是体育教师的配偶及第一胎子女性别作为调查对象。2004-08/09确认走访调查对象,采用自制调查表进行与本课题有关的内容调查。内容包括:填表人和配偶结婚时的身高、体质量,第一胎子女性别、体育教师身份认定。只询问体育教师一方,其配偶的情况由体育教师本人代答。①从父亲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体质量kg/身高m2)3个角度分析各项数据对子代性别的影响。②以亲代父母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的前30名和后30名为限排序,观察各项指标最大值(前30名)和最小值(后30名)与子代性别的关系。③按照父前、父后及母前、母后4个组别划分体质量指数范围,对照亲代的体质量指数平均值和标准差,了解指定范围内子代人数和性别分布。结果:142人男性教师及其配偶均获得身高、体质量,并获悉其子代性别资料,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男性体育教师和配偶的身高前后30名两组的平均身高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但子代性别分布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亲代身高不影响子代性别。②男性体育教师的体质量影响子代性别的选择,前后30名两组平均体质量经过t检验有校显著差异(P<0.01),子女性别分布率经u检验差异显著和特别显著。体质量小,生女孩的比例高(P<0.05),体质量大(不能过重)生男孩的比例高(P<0.01)。③男性体育教师的体质量指数,前30名生男孩比率高(P<0.05),后30名生的女孩比率高(P<0.01)。父生男最理想体质量指数范围为24.5-28.0,平均体质量指数25.69±0.71,其配偶平均体质量指数为20.56±0.99。相反结果生女孩最理想体质量指数范围18.0-20.0,平均体质量指数19.31±0.69,配偶平均体质量指数约为20.1±2.00。④男性体育教师的配偶(母亲)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平均值有特别显著差异(P<0.01),但对子女的性别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过大有相反结果之趋势。结论:男性体育教师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适宜大时,具有优势性别的遗传效应,小时,子代性别有相反结果,男性体育教师的配偶其各项数据有差异,但对子代性别无影响。男性体育教师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或健康影响子代性别选择,其较强的优势性别具有传给子代的遗传效应。  相似文献   
85.
颈椎间隙高度与椎体高度比值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观察测量正常的X线侧位片 ,分别计算出各椎间隙高度与椎体高度的比值 ,为临床颈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价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方法 :观察正常的颈椎侧位片 2 2 2例 ,男 10 2例 ,女 12 0例 ,年龄18~ 5 6岁 ,其中小于 2 0岁 3例 ,2 0~ 2 9岁 65例 ,3 0~ 3 9岁 92例 ,40~ 49岁 5 1例 ,大于 5 0岁 11例。测量各椎间隙与椎体前缘、中份及后缘的高度 ,并求得椎间隙高度与下位椎体高度的比值 ,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男性椎间隙与椎体高度的比值 ,前缘为 0 2 72~ 0 3 3 8;中份为 0 474~ 0 5 2 8;后缘为 0 168~ 0 195。女性椎间隙与椎体高度间的比值 ,前缘为 0 2 70~ 0 3 3 3 ;中份为 0 471~ 0 5 0 9;后缘为 0 177~ 0 190。结论 :椎间隙与椎体间的比值比较恒定 ;各间隙的前缘、中份、后缘比值明显不同 ,中份最大 ,前缘次之 ,后缘最小。男性较女性的均值稍高 ,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本文结果对临床颈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效果评价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老年脑血管疾病偏瘫患者髋部骨折的临床特点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老年脑血管疾病偏瘫后发生髋部骨折6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4例髋部骨折原因为不慎滑倒39例(60.94%),高处滑落时臀部着地或按摩用力不当18例(28.12%),头晕倒地7例(10.94%);左侧偏瘫34例(53.12%),右侧偏瘫30例;股骨颈骨折30例(46.88%),粗隆部骨折34例(53.12%);骨折发生于偏瘫侧63例(98.44%)。49例(76.56%)并存其他疾病,既往有骨质疏松症记载者仅2例(3.13%)。结论老年脑血管疾病偏瘫患者发生髋部骨折的高危因素较多,应强调对骨折风险的积极检测及适当的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87.
目的:基于文献数据挖掘探讨针灸治疗肩周炎在间隔时间、留针时间、疗程、干预顺序方面的应用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近5 a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PubMed数据库中针灸治疗肩周炎的文献,采用频数分析方法明确选取的针刺间隔时间、留针时间、疗程、干预顺序等参数的规律。结果:757篇针灸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文献纳入研究,发现:(1)间隔时间一般为1次/d,占总文献的81.83%,总有效率87.88%;(2)留针时间以20 min~30 min(包括20 min及30 min)多见,占总文献的93.45%,总有效率88.11%;(3)总治疗次数一般在10次~20次,占总文献的45.39%,总有效率88.17%;(4)针刺干预顺序以先针刺下肢腧穴后针刺局部腧穴多见,有47篇,占比67.14%,总有效率85.57%。结论:时间因素对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有一定影响,尚需进一步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88.
自体静脉移植修复四肢陈旧性动脉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自体静脉移植修复陈旧性动脉损伤的时机,为临床提供有关实验依据。方法建立家兔四肢陈旧性动脉损伤的动物实验模型,在股动脉损伤15、30、45、60、75、90天后,用自体静脉移植修复。术后8周进行活体观察及血流动力学观察后取材送组织细胞学检查。结果39条移植静脉11条栓塞,总通畅率为71.8%。损伤后15、30、45天组明显优于其它时间组(P<0.01)。实验侧末梢皮温较术前均有升高,但75、90天组不明显。多普勒超声检测:末梢血管床阻力增加,血流灌注不良。组织学观察:移植血管内膜增生、移植静脉管壁增厚,内膜增生程度随动脉损伤时间的延长而加重。结论静脉移植距动脉损伤时间的长短,对移植血管远期通畅率有明显的影响。陈旧性动脉损伤应争取在伤后2个月内修复。  相似文献   
89.
股骨粗隆间、粗隆下合并股骨颈基底部粉碎性骨折较为少见。保守治疗虽能愈合,但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病死率较高,尤其发生髋内翻畸形(约占30%),影响功能恢复。自1985年8月,我科利用现有的器械稍加改进,将双头螺纹加压螺丝钉(即双螺纹钉)与加压钢板联合应用取代鹅颈钉,治疗  相似文献   
90.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索耳穴疗法治疗痤疮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198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发表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中耳穴疗法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文献,建立耳穴处方数据库,应用SPSS 23.0、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214篇文献,涉及耳穴66个,总频次1 157次。耳穴疗法治疗痤疮的高频穴位前6位依次是内分泌、肺、面颊、皮质下、胃和神门,使用频率最高的对穴为内分泌-肺,使用频率最高的角穴为内分泌-面颊-肺,配穴主要依据辨证配穴和常见症状配穴。结论:耳穴疗法治疗痤疮的选穴以内分泌和肺为主,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