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44篇 |
免费 | 187篇 |
国内免费 | 11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篇 |
儿科学 | 46篇 |
妇产科学 | 75篇 |
基础医学 | 175篇 |
口腔科学 | 10篇 |
临床医学 | 445篇 |
内科学 | 295篇 |
皮肤病学 | 13篇 |
神经病学 | 48篇 |
特种医学 | 145篇 |
外科学 | 249篇 |
综合类 | 1043篇 |
预防医学 | 456篇 |
眼科学 | 24篇 |
药学 | 424篇 |
8篇 | |
中国医学 | 352篇 |
肿瘤学 | 13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86篇 |
2022年 | 101篇 |
2021年 | 107篇 |
2020年 | 101篇 |
2019年 | 84篇 |
2018年 | 105篇 |
2017年 | 56篇 |
2016年 | 84篇 |
2015年 | 96篇 |
2014年 | 193篇 |
2013年 | 240篇 |
2012年 | 260篇 |
2011年 | 258篇 |
2010年 | 252篇 |
2009年 | 208篇 |
2008年 | 211篇 |
2007年 | 195篇 |
2006年 | 175篇 |
2005年 | 144篇 |
2004年 | 146篇 |
2003年 | 143篇 |
2002年 | 137篇 |
2001年 | 114篇 |
2000年 | 80篇 |
1999年 | 48篇 |
1998年 | 45篇 |
1997年 | 41篇 |
1996年 | 38篇 |
1995年 | 37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21篇 |
1992年 | 25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9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91.
目的:近年细胞培养实验发现他汀类药物可以促进骨形成,采用动物实验观察胰岛素和他汀类药物立普妥对糖尿病大鼠骨代谢的影响,为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于2005-08/2006-01在大连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完成。①实验分组:SD雄性大鼠55只,随机选择10只为空白对照组,余45只经鼠尾静脉注射链尿佐菌素造成糖尿病大鼠模型。其中40只符合造模标准,随机分为糖尿病未治疗组、胰岛素治疗组、立普妥治疗组及胰岛素 立普妥治疗组,每组10只。②实验方法:所有大鼠皆给予相同普通饮食。胰岛素治疗组及胰岛素 立普妥治疗组于实验第4天接受中效胰岛素治疗,6~8U/d分两次颈背部皮下注射。胰岛素剂量按每只鼠每周血糖进行调整。立普妥治疗组及胰岛素 立普妥治疗组于实验第4天给予立普妥1.25mg/kg灌胃。糖尿病未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③实验评估:9周末用乙醚麻醉,每组取4只大鼠去眼球取血之后处死。14周末应用同样方法处死剩余大鼠。均取腰椎骨,常规脱钙石蜡包埋,行苏木精-伊红染色。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测量平均骨小梁厚度和平均骨小梁间距或弥散度。血中Ⅰ型胶原氨基端肽测定采用竞争性放射免疫检测方法(碘标记)。结果:实验期间大鼠死亡5只,其中糖尿病未治疗组1只于第3周死亡,胰岛素组2只于第6周死亡,胰岛素 立普妥治疗组2只于第7周死亡。①骨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9周末立普妥治疗组、胰岛素 立普妥治疗组及糖尿病未治疗组光镜下见骨质疏松表现。14周末立普妥治疗组及胰岛素治疗组骨组织微观结构恢复至空白对照组水平。②平均骨小梁厚度:9周末:糖尿病未治疗组、胰岛素治疗组、立普妥治疗组及胰岛素 立普妥治疗组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14周末:糖尿病未治疗组及胰岛素 立普妥治疗组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③平均骨小梁间距或弥散度:9周末:糖尿病未治疗组及胰岛素 立普妥治疗组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14周末:糖尿病未治疗组及胰岛素 立普妥治疗组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④Ⅰ型胶原氨基端肽水平:9周末:立普妥治疗组和胰岛素 立普妥治疗组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14周末:胰岛素治疗组、立普妥治疗组和胰岛素 立普妥治疗组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①糖尿病大鼠造模9周出现明显的骨质疏松。②糖尿病大鼠骨质变化表现为骨吸收超过骨形成作用,主要以骨吸收增强为主。③立普妥及胰岛素可以促进糖尿病大鼠骨质的形成,抑制糖尿病大鼠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2.
组织工程支架在犬急性脊髓损伤修复中应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携带神经干细胞的聚碳酸亚丙酯[poly(propylene carbonate),PPC]可降解支架移植在犬脊髓急性损伤后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制作犬T13脊髓左侧半切损伤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细胞支架组在损伤后1周时将填充神经干细胞的PPC可降解支架植入损伤区.支架组只植入支架,对照组不作移植。8周后观察支架的组织反应、降解情况及神经干细胞的迁移分化和脊髓轴突再生情况。结果支架部分降解,管腔内未见瘢痕侵入。神经干细胞向支架邻近部位广泛迁移、扩散,并分化为3种神经细胞表型。神经丝蛋白(NF)及髓鞘碱性磷酯蛋白(MBP)免疫组化显示细胞支架组脊髓损伤区邻近部位的继发损害较其他组轻。结论携带神经干细胞的PPC可降解支架在犬脊髓组织中无明显组织反应.能够抵御瘢痕侵入:其携带的神经干细胞能够整合入邻近脊髓组织并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3.
人胚胎干细胞的培养条件与鉴别的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uman Embryonic Lung Fibroblast,HELF)饲养层对人胚胎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hES细胞)生长的作用,摸索适宜的hES细胞培养与识别方法。方法:以流产胎儿肺组织制备HELF饲养层,取生殖嵴或背肠系膜及其周围组织,获得由人原始生殖细胞(human Primordial Germ Cells,hPGCs)转化成的hES细胞。比较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增殖行为,并通过生物学特性鉴别该细胞系。结果:HELF饲养层在LIF存在的条件下有利于支持hES细胞的体外生长;hES细胞碱性磷酸酶组织化学染色及端粒酶ELISA检测阳性;具有正常的核型;在体外发展为类胚体。结论:HELF饲养层和LIF的协同作用能支持hES细胞的生长;建立通过生物学特性鉴别hES细胞的方法。 相似文献
94.
目的总结不完全川崎病(incomplete KD)的临床特征,以便早期诊治,减轻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70例住院不完全KD患儿的临床资料:(1)总结不完全性KD的临床特征;(2)分析不完全KD出现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y lesion,CAL)的高危因素(3)总结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对不完全KD的疗效;(4)随访观察其中的患儿,比较IVIG400mg/kg、1g/kg和2g/kg治疗的远期疗效。结果 (1)70例不完全KD中结膜充血出现最早,其他临床症状发生出现较晚;(2)不完全KD发生冠状动脉病变,以冠状动脉扩张的发生率最高;(3)不完全KD发生冠状动脉病变与年龄、性别、血小板、CRP、ESR和接受IVIG的时间有密切关系(P〈0.05)。(4)IVIG400mg/kg较1g/kg和2g/kg治疗组的CAL发生率明显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g/kg和2g/kg治疗组的CAL发生率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不完全KD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指趾端脱皮可以作为不完全性KD的诊断依据之一,而超声心动图对不完全KD的早期诊断更为重要;(2)年龄、性别、血小板、CRP、ESR和接受IVIG的时间是不完全KD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的高危因素,不完全KD发生冠状动脉病变以冠状动脉扩张最为常见;(3)IVIG1g/kg和2g/kg治疗不完全KD的疗效相似,较400mg/kg治疗KD的疗效佳。 相似文献
95.
冬虫夏草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冬虫夏草,简称虫草,为麦角茵科真菌冬虫夏草茵寄生在蝙蝠科昆虫蝙蝠蛾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其主要的药理作用有:对免疫功能呈现双向调节作用,有明显降压及负性频率作用。虫草素为一种广谱抗菌素,同时也有抗癌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肾脏等有广泛的影响,同时也有明显抗衰老、增强耐高温作用。在临床上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或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96.
目的 应用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2-DE) 技术分析在急性重度失血性休克(acute severe hemorrhagic shock, ASHS)条件下大鼠血浆蛋白质组表达的差异.方法 16 只雄性 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sham hemorrhage shock, SHS)和ASHS模型组,每组8只.采用股动脉放血的方法制备模型,在规定时间内处死大鼠并收集血浆,去除血浆中的高丰度蛋白后进行 2-DE,运用 Image Master 2D Platinum v 5.0 凝胶图像分析软件对 2-DE 凝胶图像进行差异表达分析,有意义的差异蛋白质点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进行肽质量指纹图谱分析,借助Swiss-prot 数据库进行蛋白质搜索和鉴定.结果 SHS 组和 ASHS 组肝脏的 2-DE 图谱分别平均识别到(570.0±0.9)和(578.0±1.4)个蛋白质点,SHS 组和 ASHS 组肝脏间平均匹配率达 83.6 %~86.2 %,共发现 8 个差异有意义的蛋白质点,鉴定出了白蛋白、甲状腺激素结合蛋白-D 链蛋白和信号素-3D 前体等 3 种蛋白质.结论 以 2-DE 技术得到重复性和分辨率都较好的 2-DE 图谱,并初步鉴定急性重度失血性休克后大鼠血浆去除高丰度蛋白后的差异表达蛋白质,为深入研究失血性休克的生理病理机制及寻找失血性休克预防和治疗的生物标志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进一步改良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法在显示SD大鼠皮肤神经分布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成年SD大鼠6只处死后紧贴肌肉表面分别于背侧及腹侧切取皮肤,最终获得背侧皮肤6块,腹侧皮肤6块,经10%甲醛溶液固定1月,无水乙醇脱脂3 d,并于0.25%的胶原酶Ⅰ和Ⅲ溶液中消化3 d后,经进一步改良的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法染色SD大鼠皮肤。 结果 12块SD大鼠皮肤经染色后,除2块皮肤染色效果不佳外,其余10块皮肤均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在除色素的过程中,表皮常常脱落,即使不脱落,平铺的皮肤上也不能分界表皮与真皮,无法看见表皮内神经分支,且在解剖过程中剔除皮下脂肪时,部分皮下脂肪难以剔除干净,故肉眼可见部分皮下脂肪内明显的神经分布。透过X线阅片灯肉眼即可见皮肤呈现淡紫色,而神经为黑色,各区域神经分布不均,直径、形态及颜色深浅也不相同。甚至可看见神经呈现扭曲、打结的现象。 结论 经进一步改良的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法染色SD大鼠皮肤,能够清晰显示肉眼可见的皮肤神经分布,这些结果将对于SD大鼠皮肤内各区域神经纤维密度的测定及动物模型中皮瓣移植后神经再生情况的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脊柱侧弯后路矫形内固定术的配合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0例青少年患者行脊柱侧弯后路矫形内固定术,配合医生手术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一例脑脊液漏,脊髓损伤及切口感染等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两年脊柱侧弯畸形均得到了明显矫正。结论手术护士熟悉手术步骤,全面掌握各种仪器及器械操作是手术配合成功的关键。完善的术前准备及密切的术中观察是减少脊柱侧弯病人术中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
目的研究慢性低氧时大鼠血浆腺苷水平的变化及其机制。方法将4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常氧组(对照组),低氧1 d、3 d、5 d、7 d、14 d、21 d组(H1、H3、H5、H7、H14、H21组),每组6只。分别于低氧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第14天及第21天测定各组大鼠血浆腺苷水平、腺苷脱氨酶(ADA)活性以及血浆中5’-核苷酸酶(5’-NT)水平。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低氧1 d后大鼠血浆腺苷水平开始升高,于第3天达到最高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此后,随着低氧时间的延长,血浆腺苷水平逐渐下降,第14天及第21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血浆5’-NT水平在低氧第3天增高最显著(P<0.001),在低氧3 d后逐渐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01)。血浆ADA活性在慢性低氧第1天、第3天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a<0.001),随着低氧时间的延长,其活性稍下降,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慢性低氧在早期可引起血浆腺苷水平增加,后期血浆腺苷水平逐渐降低,其变化与5’-NT水平和ADA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0.
钴-原卟啉诱导大鼠血红素加氧酶-1适度过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钴-原卟啉(CoPP)诱导大鼠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适度过表达,并观察其抗肝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肝脏IRI模型,按体重给予不同诱导剂量的CoPP(5、2.5mg/kg及2.5mg/kg体重2次),关用锌原卟啉(ZnPP)来抑制HO-1的活性。观察血浆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肝组织丙二醛(MDA)的变化,肝组织光镜和电镜下的改变,肝组织HO-1蛋白表达的Western印迹。结果CoPP诱导组中均有明显的HO-1蛋白表达;与缺血/再灌注(IR)组比较,CoPP诱导组动物血浆AST、LDH活性以及肝MDA含量明显降低,肝组织损伤减轻。3个剂量组中以2.5mg/kg体重诱导2次效果最佳。ZnPP的加入阻断了CoPP诱导组的这些保护作用。结论CoPP诱导HO-1适度过表达的诱导剂量为2.5mg/kg体重2次,在这一诱导剂量下HO-1过表达对肝IRI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