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44篇 |
免费 | 187篇 |
国内免费 | 11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篇 |
儿科学 | 46篇 |
妇产科学 | 75篇 |
基础医学 | 175篇 |
口腔科学 | 10篇 |
临床医学 | 445篇 |
内科学 | 295篇 |
皮肤病学 | 13篇 |
神经病学 | 48篇 |
特种医学 | 145篇 |
外科学 | 249篇 |
综合类 | 1043篇 |
预防医学 | 456篇 |
眼科学 | 24篇 |
药学 | 424篇 |
8篇 | |
中国医学 | 352篇 |
肿瘤学 | 13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86篇 |
2022年 | 101篇 |
2021年 | 107篇 |
2020年 | 101篇 |
2019年 | 84篇 |
2018年 | 105篇 |
2017年 | 56篇 |
2016年 | 84篇 |
2015年 | 96篇 |
2014年 | 193篇 |
2013年 | 240篇 |
2012年 | 260篇 |
2011年 | 258篇 |
2010年 | 252篇 |
2009年 | 208篇 |
2008年 | 211篇 |
2007年 | 195篇 |
2006年 | 175篇 |
2005年 | 144篇 |
2004年 | 146篇 |
2003年 | 143篇 |
2002年 | 137篇 |
2001年 | 114篇 |
2000年 | 80篇 |
1999年 | 48篇 |
1998年 | 45篇 |
1997年 | 41篇 |
1996年 | 38篇 |
1995年 | 37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21篇 |
1992年 | 25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9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81.
目的 探讨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转基因小鼠类风湿性关节炎(RA)模型中ICOS信号对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极化的影响.方法 1.流式细胞仪分析测定ICOS转基因(ICOS-Trangenic,ICOS-Tg)小鼠及其野生型对照(WT)小鼠脾细胞CD4+T淋巴细胞共刺激分子ICOS在不同时期的表达趋势及特征;2.ELISA检测脾淋巴细胞培养悬液中干扰素(IFN)-γ、IL-21、IL-23、IL-17的水平;结果1.野生型RA小鼠脾CD4+T淋巴细胞表面的ICOS的表达水平从4w到12w为上升趋势(%)(4 W:6.5 ±1.0;7 W:13.2±1.3;12 W:23.5±:2.1);ICOS-Tg小鼠脾CD4+T淋巴细胞表面ICOS的表达三期同样呈上升趋势(%)(4W:8.2±0.9;7W:17.2±1.5;12W:31.6 ±3.0),但与野生型小鼠相比各期均表达上调(均P<0.05);2.野生型小鼠IFN-γ从4W开始表达上升,7周达峰值后下降,ICOS-Tg小鼠同野生型小鼠相比,趋势相同但表达在各期呈下调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 W~20 W均P<0.05);野生型小鼠的IL-21、IL-23及IL-17的表达于4周上升,12周达峰值后下降,ICOS-Tg小鼠同野生型小鼠相比,三者的各期表达趋势相同但呈上调趋势(IL-21和IL-17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3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小鼠在其致病过程中共刺激信号ICOS呈上调表达;ICOS-Tg小鼠同野生型小鼠相比,其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呈显著下调趋势;Tfh分化相关的细胞因子IL-21、IL-17则均显著上调表达.Tfh细胞及其作用因子很可能参与了RA的免疫应答,与RA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82.
83.
目的 探讨进一步改良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法在显示SD大鼠皮肤神经分布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成年SD大鼠6只处死后紧贴肌肉表面分别于背侧及腹侧切取皮肤,最终获得背侧皮肤6块,腹侧皮肤6块,经10%甲醛溶液固定1月,无水乙醇脱脂3 d,并于0.25%的胶原酶Ⅰ和Ⅲ溶液中消化3 d后,经进一步改良的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法染色SD大鼠皮肤。 结果 12块SD大鼠皮肤经染色后,除2块皮肤染色效果不佳外,其余10块皮肤均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在除色素的过程中,表皮常常脱落,即使不脱落,平铺的皮肤上也不能分界表皮与真皮,无法看见表皮内神经分支,且在解剖过程中剔除皮下脂肪时,部分皮下脂肪难以剔除干净,故肉眼可见部分皮下脂肪内明显的神经分布。透过X线阅片灯肉眼即可见皮肤呈现淡紫色,而神经为黑色,各区域神经分布不均,直径、形态及颜色深浅也不相同。甚至可看见神经呈现扭曲、打结的现象。 结论 经进一步改良的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法染色SD大鼠皮肤,能够清晰显示肉眼可见的皮肤神经分布,这些结果将对于SD大鼠皮肤内各区域神经纤维密度的测定及动物模型中皮瓣移植后神经再生情况的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脊柱侧弯后路矫形内固定术的配合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0例青少年患者行脊柱侧弯后路矫形内固定术,配合医生手术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一例脑脊液漏,脊髓损伤及切口感染等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两年脊柱侧弯畸形均得到了明显矫正。结论手术护士熟悉手术步骤,全面掌握各种仪器及器械操作是手术配合成功的关键。完善的术前准备及密切的术中观察是减少脊柱侧弯病人术中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5.
肋骨骨折为临床上常见疾病,好发于第4~9肋骨,约占胸部外伤的55%[1],以多发肋骨骨折最为常见,如何正确处理和治疗多发肋骨骨折对患者预后尤为重要.我科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所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多发肋骨骨折42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18 ~ 68岁,平均42岁.交通事故28例,高处坠落伤11例,挤压伤3例.临床表现:胸壁疼痛40例,气促或呼吸困难32例,伴有血压不稳休克8例,因合并重型颅脑损伤意识昏迷2例.除1例患者因伤情危重不允许检查而凭临床查体诊断外,其余41例患者均经X线摄片或CT检查(择期手术患者均行肋骨CT三维成像检查)确诊为多发性肋骨骨折(大于3根以上),其中单侧肋骨骨折38例,双侧4例;合并连枷胸8例,血气胸16例,腹部肝脾破裂出血6例,膈疝2例,锁骨骨折3例,重型颅脑损伤2例,股骨骨折2例,肱骨骨折1例,有明显移位或双骨折36例. 相似文献
86.
目的 研究人类妊娠早期滋养细胞Toll样受体3(TLR3)活化对胎盘血管生成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该通路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作用.方法 以TLR3配体刺激原代滋养细胞和永生化滋养细胞系swan71,不同时间点收集上清液及细胞.ELISA测定培养上清液中sFlt-1和PIGF浓度,real-time PCR法测定上述分子mRNA表达水平.结果 Poly(I∶C)刺激swan71后24、48和120 h,sFlt-1浓度显著高于未处理组(P<0.05).Poly(I∶C)刺激原代滋养细胞后sFlt-1 mRNA水平升高,PlGF mRNA水平下降(P<0.05).Poly(I∶C)诱导sFlt-1 mRNA的表达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24 h时效分析见其在处理2h达到峰值,PlGF mRNA则跌至最低水平(P<0.05).Poly(I∶C)处理8~12 h,TLR3 mRNA水平亦显著升高(P<0.05).结论 滋养细胞TLR3信号通路激活诱导sFlt-1表达,抑制PlGF表达,导致血管生成障碍,可能参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外泌体circRPPH1在结直肠癌(CRC)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对GEO数据库GSE126094进行分析,筛选并验证CRC组织差异表达circRNA。SW620和SW480细胞转染circRPPH1 shRNA(sh-circRPPH1)后,MTT、流式细胞术和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周期、迁移和侵袭能力变化。将转染Oe-circRPPH1质粒和sh-circRPPH1的SW620和SW480细胞(供体细胞)分别与未经处理的SW620和SW480细胞(受体细胞)共培养,qRT-PCR检测供体细胞、细胞外泌体及受体细胞circRPPH1表达。在线生物信息学数据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预测并验证circRPPH1的靶miRNA及其下游靶基因。结果:circRPPH1在CRC肿瘤组织和癌细胞中高表达;敲除circRPPH1可抑制SW620和SW480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SW620和SW480细胞可通过外泌体将circRPPH1传递给周围癌细胞。生物信息学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显示,circRPPH1在CRC细胞中起miR-330-5p海绵作用,miR-330-5p在CRC肿瘤组织和癌细胞中均呈低表达;NRAS是miR-330-5p的下游靶基因,在CRC肿瘤组织和癌细胞中均呈高表达。结论:circRPPH1在CRC细胞增殖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可能通过海绵miRNA发挥调控作用,提示外泌体circRPPH1在CRC中起致癌作用,可能是CRC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88.
GST-GP302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其抗血清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血小板糖蛋白GPIbα之vWF结合区(GP30 2 )与谷胱甘肽S 转移酶GST的融合蛋白并制备其抗血清。方法 :将GP30 2片断插入GST融合表达载体 pGEX 4T 1,重组载体酶切鉴定后 ,在大肠杆菌中经IPTG诱导表达获得GST GP30 2融合蛋白 ,SDS PAGE分析表达产物。包涵体经变性复性后免疫新西兰白兔 ,制备抗血清 ,ELISA、Westernblot检测重组抗原的免疫活性。结果 :重组质粒酶切鉴定表明 ,GP30 2基因已正确插入到 pGEX 4T 1中 ,经IPTG诱导后 ,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 (Mr)约为 5 90 0 0的融合蛋白 ,获得了ELISA效价为 1× 10 -5的多克隆抗体。Westernblot证明所制备的多抗可以与血小板糖蛋白特异性结合。结论 :GP30 2片断在大肠杆菌中的成功表达及制备得到的多克隆抗体 ,为检测血小板糖蛋白GPIbα及其在其他体系中的表达提供了一种检测途径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慢性低氧时大鼠血浆腺苷水平的变化及其机制。方法将4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常氧组(对照组),低氧1 d、3 d、5 d、7 d、14 d、21 d组(H1、H3、H5、H7、H14、H21组),每组6只。分别于低氧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第14天及第21天测定各组大鼠血浆腺苷水平、腺苷脱氨酶(ADA)活性以及血浆中5’-核苷酸酶(5’-NT)水平。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低氧1 d后大鼠血浆腺苷水平开始升高,于第3天达到最高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此后,随着低氧时间的延长,血浆腺苷水平逐渐下降,第14天及第21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血浆5’-NT水平在低氧第3天增高最显著(P<0.001),在低氧3 d后逐渐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01)。血浆ADA活性在慢性低氧第1天、第3天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a<0.001),随着低氧时间的延长,其活性稍下降,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慢性低氧在早期可引起血浆腺苷水平增加,后期血浆腺苷水平逐渐降低,其变化与5’-NT水平和ADA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90.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甲状腺激素(TH)分泌过多所致的临床综合征.该病常见于成年人,发病高峰在30~50岁,女性多于男性,临床表现为甲状腺肿大、性情急躁、易激动、失眠、怕热多汗、食欲亢进但消瘦明显.心悸、脉快有力、脉压增大、内分泌功能紊乱(如月经失调、阳痿等). 相似文献